名人演讲在清华_和弦【完结】(9)

2019-03-10  作者|标签:和弦

  录像机的普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什么?因为录像带终于成为影视传播的新载体。最初,人们主要使用录像机录下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在自己方便的时间观看。后来,这个技术使好莱坞改变了电影的发行渠道,录像带成为好莱坞电影发行的主要方式,电影录像带租赁业兴旺发达起来。1987年和1990年之间,多数的美国人宁愿到录像带租赁店租好莱坞电影回家看,而不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在很短的时间内,好莱坞就意识到他们可以通过发行电影录像带获得利润,问题是租赁录像带为制片商带来的利润是有限的。好莱坞以75美元的单价把录像带卖给租赁商,然后租赁商以3.35美元的价格出租录像带,他们只要把录像带出租20次以上就能挣钱。但是,销售录像带的市场容量只50万,这已经包括了几乎所有的录像带租赁店。在1988年,好莱坞的制片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决定把录像带以家庭观众可以接受的价格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1988年,电影“E?T”(《外星人》)的录像带以29.95美元的价格发售。环球公司卖出了1250万盘“E?T”录像带,获利2.4亿。事实说明以较低的价格把电影录像带直接销售给顾客所获得的利润是没有上限的。1983年到1992年,进行录像带直销发行的电影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到1992年,已经有2.07亿盘好莱坞电影录像带销售给美国观众。这是革命性的变化。在此之前,拥有一部好莱坞电影的拷贝是极其奢侈的。你还得拥有35毫米放映机和银幕,只有美国最富有的人才有能力在自己家里放电影。但是到1992年,好莱坞靠销售录像带得到的收入比电影院的票房收人还多。出租和销售录像带的利润是电影院票房收入的两倍。并且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美国人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的越来越少,即使去电影院也不是去看电影,多数仅仅是为了感受一下电影院的氛围而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通过录像带发行,什么电影的录像带卖得最好呢?这些录像带的目标观众是像我这样的“婴儿cháo”一代和他们的孩子“新婴儿cháo”一代。假如把两次婴儿cháo期间出生的7600万和7200万人口相加,占了美国总人口的大多数。那么什么类型的电影在好莱坞的制作和销售中独占鳖头呢?迪斯尼,就是迪斯尼!从1988年开始,迪斯尼计划每年制作一部卡通故事片――Alladin《阿拉丁》、Pocahontas《风中奇缘》、LionKing《狮子王》、Muan《花木兰》、Tarzan《人猿泰山》、Dinosaur《恐龙》……其中“阿拉丁”创造了电影录像带销售的最高记录。1994年,美国十大最卖座电影录像带的前五名全部都是迪斯尼电影,而且进入十大的电影没有一部是R级,即只允许13岁以上人士观看的电影。相信大家对好莱坞的电影分级制都有一定了解。好莱坞发现他们可以从家庭观众那里赚取大笔的利润,因此在90年代像HomenLone《小鬼当家》这类电影脱颖而出。《小鬼当家》的制作成本是1800万美元,票房收入是2.85亿美元,在次年卖出了上千万盘的录像带。《小鬼当家》的成功为好莱坞电影业翻开了新的一页,好莱坞电影进入了家庭电影时代。这些电影的目标观众是“婴儿cháo”一代的父母和“新婴儿cháo”一代的孩子们。于是,类似的电影大行其道,不仅仅是迪斯尼,其他的制片商也加入这个行列。像Ants,ABug’sLife,HoneyIShrinkTheKids,Babe,DoctorDolittle,JurassicPark,SmallSoldiers等等,所有这些电影的共同点就是都不被列为R级,可以全家老小一起看,而且录像带销售收入毫不逊色于票房收入。这一切促使好莱坞在制作什么电影、由谁来主演、讲述什么故事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90年代,美国的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结构开始瓦解。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已婚夫妇和他们的亲生孩子,这曾经是典型的美国家庭结构。但是自60年代到90年代,这种家庭结构因为离婚率的上升而逐渐瓦解。离婚率居高不下的结果造成了再婚家庭(StepFamily)的增加。同时,未婚母亲的数量也持续上升,到1999年,未婚女性在生育第一胎的孕妇里占了大多数。这意味着美国家庭的定义发生了变化,家庭结构不再是基于血缘或法律联系,而是功能性的。家庭关系不是依靠血缘维系而是依靠形式。这种变化是怎样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出来的呢?家庭在好莱坞电影中被体现为社会中最重要的独立单元,这个单元不是由血缘或法律关系所建构的,而是由功能决定的。一个人成为父亲是因为他选择扮演父亲的角色,发挥父亲的作用。家庭关系由个人的选择决定而不是血缘。家庭仍然在9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家庭的结构不是核心家庭而是由任意的几个人组合而成的。至于家庭是如何组成的并不重要。90年代的美国,看电影成为体现家庭功能的一种形式。消费文化主导者扮演家庭角色的方式,最典型的方式就是购买一盘关于家庭的电影录像带然后和家人一起看。在大家一起看电影的这个过程中家庭就成其为家庭了。

  好莱坞还发现,不仅看电影录像带能帮助实现家庭功能,购买与电影有关的专利产品也是一个有效方式。例如迪斯尼就生产大量的电影附带专利产品,而且大多数都在中国制造的。生产电影专利产品平均每年创造700亿美元的利润。65%的专利产品是为儿童制造的。而好莱坞电影的票房总收入每年只有70亿美元,仅仅是专利产品利润的十分之一。可以说像《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已不单纯是电影制造商,他还是专利产品制造商。《星球大战》每一集电影的发行都是与其相关的电子游戏、塑胶模型、T恤、玩具等等专利产品的生产密切配合的。乔治?卢卡斯的拍摄动力不是电影本身,而是为了保证注册商标的商业价值。

  电影业的变革要求我们的电影研究方式也随之变革。在电影制造史上,电影制造目的不再是吸引人们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而是吸引像我这样的父亲去给自己的孩子购买电影专利产品。因为孩子并不在意电影本身,而是自己的玩具。想像一下好莱坞下一个发专利产品之财的机会在哪里?当然是HarryPotter《哈里?波特》)。哥伦比亚公司已经准备拍摄电影《哈里?波特》,制片人正是《小鬼当家》的同一人。因此,我们研究电影的方式必须革新,好莱坞电影业已经进入尾声,电影业死亡了。人们不再到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能存在下去只是因为美国人热衷于在黑屋子里吃爆米花。我们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如何命名这门研究电影的学科。它既包括传统电影研究的所有内容,也包括从电影本身到我女儿的睡衣、麦当劳的儿童套餐、中国制造的儿童玩具等等……这一切电影的副业都应该包括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这不仅仅是对电影的研究也不仅仅是对媒体的研究,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呢?

  回答听众问题

  提问:国际市场对好莱坞有多大的影响?您不认为广大的国际市场仍然足以使好莱坞继续生存下去吗?好莱坞电影并没有死亡。

  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的演讲中的确没有涉及到这一点,谢谢你帮我指出来。国际市场对好莱坞的确是很重要的。另一点我刚才没有提及的是,好莱坞之所以继续为电影院制作电影是因为“新婴儿cháo”一代正渐渐长大,青少年的数量将在人口中重新占据主流,正如我这一代人年轻时的情形。未来10年的趋势都是如此,所以现今像AmericanPie(《美国派》)、IKnowWhatYouDidLastSummer(《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在做什么》)、There’sSomethingAboutMarry(《我为玛丽狂》)等等电影和我刚才说到的电影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好莱坞拍这些电影呢?因为,13岁到25岁的白种男孩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正在上升。为了使今天的话题更全面,应该补充谈谈国际市场和正逐渐长大的“新婴儿cháo”一代。“新婴儿cháo”的孩子总会长大,他们将为电影业带来阶段性的繁荣,但是,无论如何,好莱坞电影再也回不到过去的以电影为本的辉煌时代了。原谅我不能直接回答国际市场对好莱坞的影响,不过我所了解的是有些好莱坞电影是专门为了投放国际市场而制作的,如果没有国际市场,有的电影明星像阿诺德?施瓦辛格也许会失业了。因为这些电影在国际市场上赚的钱比国内更多。我不敢肯定刚才所运用的人口统计理论是否适用于美国以外的好莱坞电影市场,这仅仅是美国的现象不是国际现象。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6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