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传_龚济民+方仁念【完结】(94)

2019-03-10  作者|标签:龚济民+方仁念

  --------

  ①参阅林毅:《忆郭老二三事》,1978年6月27日香港《大公报》。

  ②见1949年7月7日《人民日报》。

  在实际工作中,沫若逐渐被推上文化科技教育战线的领导岗位。为了迎接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到九月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一天休息。为新政协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草案,他曾多次参加酝酿和讨论;专程赶来参加政协会议的宋庆龄、程潜等人抵达北平时,他去车站一一迎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长时间的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终于在九月二十一日隆重开幕。当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人民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时候,沫若在心中唱起了自己献给祖国的新的颂歌:

  人民中国,屹立亚东。

  光芒万道,辐she寰空。

  艰难缔造庆成功,

  五星红旗遍天红。

  生者众,物产丰,

  工农长作主人翁。①

  --------

  ①见《新华颂·新华颂》。

  九月已经到了最后两天,这两天呵,牵动着亿万人的情思,两天后的开国大典,将在人类历史上写下壮丽的一页;这两天呵,沫若好象成了一名助产士,他在全心全意协助党和毛主席,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好一切准备。二十九日,他往颐年堂毛主席住所,与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huáng炎培八人讨论、修改毛主席自拟的就职公告稿。三十日,他出席政协闭幕会,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从此进入了国家领导人行列,等待他的是更加繁重而艰巨的工作。

  郭沫若传--第十七章 在新时代的列车上

  第十七章 在新时代的列车上

  四十九

  一九四九年的十月一日终于来临了。站在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重檐下轻轻晃动的红色宫灯,广场上滔滔翻卷的红旗的海洋,使沫若忘却了自己是在参加开国大典,他仿佛置身于梦幻中,连隆隆的礼pào声和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引起的热烈欢呼声,都听不那么真切,只见那鲜红的一片在扩大,扩大……是饮弹后倒在血泊中的纪德甫,是屠刀下鲜血淋漓的孙炳文,是太空中化作一片火光的王若飞和叶挺夫妇,是被蒋介石的无声手枪杀害了的李少石、李公朴和闻一多,……他们的鲜血汇成红色的海洋,如今从这血海中升腾起灿烂的五星红旗。这是金色的秋天收获的金色的硕果,沫若睁大眼睛贪婪地看着,他流着热泪笑了。笑吧,笑吧,尽情地笑吧!“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你看,鲁迅先生那向来严肃、苦涩的脸上,不也dàng漾着和暖如chūn地豁朗而有内涵的笑?沫若好象听见他在说:“我们应该笑了,在毛主席的领导之下,应该用全生命来保障着我们的笑,笑到大同世界的出现。”①

  --------

  ①《新华颂·鲁迅笑了》

  新时代的列车在疾驰,解放了的中国日新月异。人们改变了千百年来缓慢的生活节奏,仿佛有一种紧迫感追bī着每一个中国人。已近花甲之年的郭沫若,十月九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副主席,十天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他又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同时他还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主席、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副会长,然而再多的职务也压不垮他,照样一头乌发,满脸笑容,jīng神矍铄地从这个会议赶往那个会议。他感到自己重又焕发了青chūn,即使日理万机,也是jīng力充沛,似乎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新中国频频派遣郭沫若访问各国,他还常以和平使者的身份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一九五○年八月,在美帝国主义飞机狂轰滥炸下的平壤,沫若于灯火管制的一片黑暗中,与朝鲜军民谈笑风生地共进晚餐,他冒着生命的危险,把中国人民的友情带给了正在保家卫国的友好邻邦。十一月,沫若率领我国代表团赴华沙参加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第一次听到了新中国代表所发出的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心声。一九五一年二月,他又率代表团出席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第一届会议;四月,又飞往莫斯科参加“加qiáng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委员会会议;十月,他再次率代表团去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第二届会议。在维也纳会议上,他以亚洲近年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用武力从事征服从来没有过成功的例子”,从而警告战争狂人:“无论你的武力在质量上多么优越,无论你所采用的征服方式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想以武力来征服人都只是徒劳的梦想。”①

  --------

  ①《我们坚决地相信:和平一定战胜战争!》,1951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以诗人和学者著称的郭沫若,在国际友人们看来,他的发言既带着qiáng烈的感情色彩,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受到广泛的注意和众多的尊敬。也是出于对他的敬爱,就在这后面一次会议刚刚结束之际的十一月八日,代表团的同志们提前为他做六十大寿。同志们赠送给他一册日记本,扉页上的题词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努力,不辞苦辛”。入境随俗,各人都以西洋的方式向他表示祝贺,跟他热烈握手、拥抱、接吻。沫若无限感激,他以美好的诗篇代替答词:“同志,我多谢你们的兄弟姊妹般的热情,……是你们的热情促进了、也绿化了我的生命;我受到你们的祝福,感受着无上的矜荣。”①

  --------

  ①《新华颂·多谢》

  由于沫若在一九五○年底的华沙会议上,曾满怀义愤地揭露和控诉美帝悍然在朝鲜和我国东北投掷细菌弹的罪行,并qiáng烈要求组织国际调查,结果得到了以约里奥—居里为首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一些领导成员的支持。后来又经过郭沫若和一些国际和平战士的推动,于是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于一九五二年chūn天在挪威奥斯陆举行执行局会议,沫若率代表团再度赴会,向大会详细报告了美帝扩大细菌战的严重罪行。起初,会上对和平理事会要不要gān预朝鲜战争中细菌武器的问题,各国代表意见分歧不小,一时斗争十分激烈。沫若觉得事关重大,他在会上会下抓紧一切机会进行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大多数的同情和支持,尤其是,竭力敦促约里奥—居里主席拿定主意,专门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进行宣传,他尖锐地指出:“支持不支持被侵略的朝鲜和中国的要求,这关系到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存亡问题。若不能主持正义,还有什么理由让世界和平理事会存在下去!”第二天,大会进行辩论和表决,气氛显得非常紧张,沫若心中亦忐忑不安,但他格外冷静,一面细心倾听每个代表的发言,一面不断观察、辨析会场上的反应。会议终于通过了告世界男女书《反对细菌战》,同时通过了组织“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的决议。沫若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默默坐在座位上,低看头用手绢捂住了眼睛,不愿让人们发现他在流泪,但又根本无法压抑住那直往外涌的泪泉,只得长时间地保持这一动不动的姿态。回到休息室后,他才发觉不仅是手绢全湿透了,连内衣也都被汗水紧紧粘贴在背上。身负重任的沫若,到这时候方始松了一口气,他对茅盾、钱三qiáng等人说:“总算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委托啊!”①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4/11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