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 作者:来自远方(三)【完结】(59)

2019-06-22  作者|标签:来自远方 重生 穿越时空 强强 天之骄子

  几句话,如水落滚油,人群轰然。

  “什么?”

  “他刚才说什么?”

  “余姚谢氏!”

  “谢迁……谢相公?!”

  “胡说,一定是胡说!”

  “未必。”

  “当官的哪个不贪?说是族侄,最后还不是落到谢阁老手里!”

  “莫要胡说!”

  “怎么胡说了?俗话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人都要死了,说出的话,九成可信。”

  议论声中,谢十六借囚车阻隔,继续大喊大叫,污蔑谢迁,甚至咬出杨瓒。

  “我本有功名,为里中人讲话得罪差官。功名被夺,家人枉死,蒙冤受屈,为报仇雪恨方才落草。”

  有官兵知晓内情,当即反驳:“落草为匪,祸害百姓,愧天怍人!竟还自称冤情,当真是觍颜无耻!”

  不想,这一反驳正中谢十六下怀。

  “钦差剿匪,为何不除贪官污吏?如官员不贪,差官不恶,活得下去,谁愿为匪?”

  “剿匪是假,贪财是真!为民除害是假,官官相护,沆瀣一气是真!”

  人群骚动,议论声愈高。

  百姓不停挤向囚车,都想看一看,这个自称谢紘,同谢相公族人拜把子,又蒙受奇冤的海匪,究竟是什么样。

  “不好!”

  押送囚车的千户立知情况不妙。

  陛下万寿当日,献俘本事美事。万一囚车被掀翻,造成混乱,继而传出流言,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押送之人,必问失职之罪!

  囚车周围的混乱,城头上看得一清二楚。

  听闻回报,朱厚照竟没有发怒,仅是表情微冷,令众人很是意外。

  “陛下,”杨瓒拱手,道,“此人狡诈,是臣思虑不周。还请陛下应允,由臣前去,向众父老解释清楚,免被贼人蒙蔽。”

  “杨先生,下边正乱。”

  “臣请陛下恩准。”

  朱厚照摇头。

  这个关头,谢迁忽然走出,行礼道:“陛下,贼人话中所言,臣知详情。如陛下恩准,臣请同杨御史一并前往。”

  “这……”

  朱厚照略有迟疑。

  下边乱成这样,解释能行得通?

  “请陛下恩准!”

  当着文武群臣的面,谢迁杨瓒下拜,旨意前往,朱厚照为难片刻,到底点了点头。

  “谷伴伴,你同谢先生杨先生一起去。另外,告诉牟斌,调锦衣卫护送。”

  “奴婢遵命!”

  口谕下达,谢迁杨瓒再行礼,步下城楼。

  文臣看着宫城前方,心思难辨。武将惊疑不定,尤其掌管京卫的五军都督,心惊之外,都很是难堪。

  天子令锦衣卫随行,莫不是对押送囚车的京卫心生不满?

  想起联手打压入京卫军,抢来献俘之事,就为争功,几名都督都是心中发沉。

  闹不好,功劳不得,祸将临头。

  行到城下,杨瓒落后谢迁半步,低声道:“多谢阁老!”

  “老夫是为余姚谢氏,杨御史无需如此。”

  “无阁老出言,下官断难全身而退。阁老仗义相助,下官感激不尽,镂骨铭肌。”

  闻言,谢迁表情和蔼几分。

  “杨御史之言,老夫记住了。”

  杨瓒没有再言。

  同聪明人说话,当点到即止。说得太多反而累赘,甚者,还会适得其反,得不来好,反被厌恶。

  南下之前,谢阁老请他过府,赠他一副石棋。其中深意,时至今日,杨瓒也未能全部知悉。

  牵扯到余姚谢氏,稍有不慎,便会同谢迁发生龃龉。朝中地方必会有人乐见。好在杨瓒不是笨人,前有李阁老提点,后有天子相护,加上锦衣卫相助,化解这场突来的危机,应该不成问题。

  今日之事,也是对他的教训。

  自信可以,绝不能过于自信,甚至于自大。

  早知谢十六狡猾,就该料到,他不会安心上法场。如事先有所提防,绝不会这般措手不及,更不会引发这场混乱。

  两人身着赤色朝服,戴梁冠,束金玉革带,佩绶悬玉。两侧是着大红锦衣,戴金缘乌纱,佩鸾带,手按绣春刀的天子亲卫。

  有百姓见到这一行人,当即让路。

  唯囚车周围,依旧嘈杂。

  立在城头,朱厚照眼珠子转转,忽对张永道:“张伴伴,朕记得城楼上有鼓。”

  “回陛下,确有。”

  “擂鼓。”

  什么?

  饶是习惯天子神来之笔,也没想到会神成这样。

  张永愣在当场,不知该应诺,还是出言规劝。

  奉天城门之上,确有数面皮鼓。上次敲响,还是瓦剌兵临城下。今日万寿圣节,天子竟要擂鼓?

  “张伴伴。”

  朱厚照皱眉,张永立时打了个激灵。不敢再做迟疑,带着两名小黄门,走到鼓架下,撸起袖子,亲执鼓锤。

  此情此景,落到文武眼中,都是诧然色变。

  “陛下,万万不可!”

  刘健当先出言。

  城楼之上,阁老尚书距天子最近。见张永要击鼓,哪里会不晓得,这是圣上有命。

  平时胡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着京城万民,绝对不行!

  “陛下,万寿圣节,鸣鼓不祥。”

  李东阳也不能保持沉默。

  太宗皇帝迁都神京,城楼立鼓,是为明警来敌。

  这个时候敲响,算怎么回事?

  朱厚照犯了倔脾气,八匹马也拉不回来,主意已定,压根不听劝。再者言,不许城楼鸣鼓,并未记在祖训,他更是没了顾忌。

  “两位相公无需多言,张伴伴,擂鼓!”

  “陛下!”

  刘健额角鼓起青筋,胡须都要炸开。

  朱厚照做太子时,很是畏惧刘相公。年岁虽长,地位也发生变化,记忆仍无法彻底抹灭。

  见刘健吹胡子瞪眼,下意识绷紧了神经。

  李东阳见状,忙拉住刘健衣袖。

  万民之前,万不能逼迫天子。否则,之前的劝说努力俱会付诸东流。况君臣有别,无论是否出于好意,此举都是万分不妥。

  刘健被李东阳拉住,张永抡起胳膊,鼓声立时敲响。

  浑厚的声音,破开长空,穿透云层,在神京城中回荡。

  混乱的人群,逐渐安静下来。循鼓声望去,却见两名绯服朝官立在不远处,四周俱是满面肃杀的锦衣卫。

  肃然中,杨瓒清晰看到,谢迁眉间拧出川字。可见,对城头擂鼓,谢相公定不赞同。

  乍闻鼓声传来,杨瓒也是吓了一跳。

  猜到朱厚照的用意,不是不感动。但此举的确有些欠妥。可以想见,今日之后,直谏的奏疏怕会飞入文渊阁,堆满御案。

  百姓不在聚涌,鼓声终停。

  谢迁上前一步,赤色朝服,七梁朝冠,长髯飘胸,未出半言,先拱手行礼。当前百姓,除数名古稀耄耋老者,俱不敢受,匆忙闪避。

  “本官谢迁。”

  四个字,人群再次轰然。

  囚车中,谢十六被几名海匪压住,亦是满面愕然。

  “囚车中之人确是姓谢,出身江浙。同本官祖侄是义兄弟。”

  人群嘈杂声更大,谢迁依旧不慌不忙,怡然自若,朗声道:“谢氏族中出不肖子弟,结交匪类,本官惭愧无地。”

  “此番钦差南下,奉天子命肃清海疆,本官不敢徇私情,族中亦不敢包庇。谢氏不肖子已被押解至京,十日后,将同海匪一并问罪。”

  “迁为官三十载,衾影不惭,俯仰无愧。不想,今有族人以身试法,实汗颜无地。诸位父老面前,本官立誓,定使其明刑伏法,以正法纲!”

  “京中父老,均可为证!”

  短短一番话,并无慷慨激昂。

  嘈杂声却渐渐平息。

  片刻,有耆老步行上前,言道:“谢相公秉公廉明,涤私清正,世人俱知。一样米养百样人,海匪女干诈狡猾,族中人为其蒙蔽引诱,同谢相公无干。纵被讥以失察,今日后,真相当明,天下人唯感谢相公持正公允,不徇私情。”

  “耆老之言,迁愧受!”

  说话的老者,须发皆白,满面沟壑。一身布衣,挺背直腰,不见半分伛偻。

  谢迁站在老者面前,神情郑重,深深下拜。

  杨瓒心中感叹,不觉钦佩。

  阁老终究是阁老,谠言嘉论,干净利落。换成他,想能解困,必要费更多口舌,未必会如此干脆。

  不过,杨瓒也明白,自始至终,谢迁的官职地位,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士农工商,士本在前。

  一品大学士,三朝老臣,左班之内仅列刘健之后,同李东阳并齐。

  这样的谢阁老,万民之前坦言惭愧,远比一个四品佥都御使费尽口舌更有说服力。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9/7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