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之王爷,请用膳(穿越)下——弦【完结】(60)

2019-06-09  作者|标签:

应该说这是宫晓咏第二次坐在裁判席的位置上。但上一次那只是临时凑热热闹,谁也没让他评判。这次不一样了,身为东家之一,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大厨,他有绝对的“生杀大权”。所以说今天往这里一坐,他就倍感压力。“尼玛,居然比别人考我还紧张。”小声点地叨咕了一句,他斜眼看了看坐得极其端正的莫行倧以及一旁虽然面带轻松,却很严肃地吴文佑。这两位的心情应该也比自己好不了多少。真是……平衡了!

今天本来莫行云和邢翊鸿都该来的。但前者被以为内皇上退朝之后觉得头疼,就把人急招了回去。虽然宫晓咏认为这一定是皇上的小心眼儿病又犯了!后者则是因为不想太过张扬,所以暂时回避了。不过人是在楼上看着呢,可是晓咏总觉得,这货其实也是想偷懒!

最终被选中参加比试的人有四十位。数量着实地不少。但最后留下的只有一半,所以场面也相当激烈。

考核的题目是临时想的,自然也就没有作弊的可能性。宫晓咏出的题目其实也比较简单,毕竟这些人里绝大多数都是学徒,这个时代的学徒跟徒弟是有差别的,掌勺的大厨是不会教你东西的,就算是被逮到偷学也可能会挨打挨骂,所以能学到一些本领的,都是有心人。

宫晓咏就出了五个题目。

第一个:一碗清汤。里面加什么了无所谓,重要的是要好喝。

第二个:用银耳做一道菜。热菜凉菜无所谓,酸甜苦辣都行。重要的同样是好吃。

第三个:以陈皮入肴。烧一道荤菜,肉类随意挑选。

第四个:用小砂锅煮一份米饭。只是白米饭。里面只能放两样辅料,是什么不限。

第五个:将芝麻和面粉制成一道面食。味道不限。

宫晓咏所要求的这五样东西都没有难度,但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能考验人。就想他之前对别人说过的那样。同样的食材规定之下,做出不同的东西来才最有评判的价值。他觉得这四十人中怎么也能有让自己欣喜的。最次也可以挑选出厨艺尚可的留下。毕竟真正的掌勺大厨这方便不能暂时就用这些新手,反正皇上那边说给拨三个御厨过来,他们也不着急。

一时间刚刚装修好的主楼里可谓是烟火缭绕的。本来就热的天气加上这么一弄,让所有人都有点儿闷得慌了。幸亏这主楼被改修成了四面都可以打开的全明式装修。只要把四面的窗户都打开,一楼俨然就是一个四米高的巨大凉亭样。倒也没有让这些参赛的人太难受。

五道题目是按照次序制作的。而第一碗的清汤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关键。毕竟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所有人都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开始。

四十个人,就是四十分汤,一人品一小口,也是有分量的。不过有几份汤光是看和闻就已经让王妃足以帕斯掉了。他没想到,真的有人会如此急功近利,看到材料白给用就放了不少好东西。可一碗清汤首先是清,不光是色清,味道也要清。不一定是清淡,但一定要清亮。厚腻感是绝对不可取的。有几个人的汤闻着的确很浓郁,但上面明显的有油花让人一看就失去了食欲。虽然这么要求对这些人来说也许有些苛刻,但这么热的天,弄一碗油乎乎的热汤上来,里面还明显放了过浓的辛香料就实在是差点儿意思了。

这四十个人里,宫晓咏最欣赏的是其中三个人做的汤品。

其中一个人制作的河鲜汤。这时候做这种汤除了应时节之外,还有就是不油腻。河蟹的肉加上虾肉及蚌肉炖出鲜味儿,然后将这些东西捞出。光是用盐这一味来调,即便盛在碗中的只有清汤也足够美味了。

还有一个人做的是凉汤。是酸辣的口味。虽然酸辣的感觉都不冲,但配合到一起却很得妙处。其实比起宫晓咏上辈子尝过的各式各样的冷面汤,他这个还差了许多。但能做到这一点,也已经不容易了。

最后一个最让他欣喜的是一个年轻人居然做的是混合果汁。算起来这绝对算是作弊,但在大恒,很少有人会去制作果汁,即便有时候会用果汁果泥,也是会放到菜肴当中调味或者是制作甜品。单独打出来当饮品的尚在少数。所以既然不在饮品之列,算作汤也不为过。这冰凉的西瓜汁种混合了蜜桃和梅汁。这种酸甜和冰爽感实在是让人在燥热当中感受到了一丝清凉。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

而在楼上的王爷也瞧见了自家王妃变化不同的表情。对其中几个晓咏特别留意的人多了个心眼儿。“王田福,去把那几个人的家世如何都拿来我看看。”

王田福垂首:“奴才这就去办。您的意思,是要提前留下这几个人?”毕竟家世什么的之前都调查清楚了。

邢翊鸿道:“既然晓咏看得上他们,咱们总要带走几个的。”皇城脚下这边又不会缺人,皇上还能让莫行云累着?自己还不得趁机给自家媳妇儿捞走四五个,这可是个好时机。

79.踏实的食物

五道题足足比了三天。最终除了挑选了二十个人留在亦云庄之外,还有五个人被邢翊鸿给提前订走了。

莫行云对此虽然有点儿郁闷,但一想到三弟将来还是要再开一家亦云庄的,到时候也是需要人手。他们那边也不可能有御厨去帮忙,带走几个学徒自己还能有什么可说的。想到这些,他倒是开始琢磨着,要替三弟再要几个好厨子的事情了。

厨子有了,帮厨有了,接下来就是试着做菜了。结果等到亦云庄正是开业,已经是秋高气爽之时了。

亦云庄第一天开业,绝对可以算的上是人山人海。但真正进入亦云庄里用膳的人却远没有围观的人多。

不管亦云庄的菜色到底价高几何,光是这包间儿按单独小院儿算的食府就不是普通百姓和小富之家可以高攀的了。何况还是皇上亲笔御提的牌匾呢。

经过邢翊鸿和宫晓咏融合了现代格局分配的设计,亦云庄的每一个院子的建筑都被分得十分精细。每一个院子里最多的是十个包间,最少的是四个包间。主楼上下三层可以容纳几百桌,其实按照客流量的话,绝对是会显得非常宽敞的,甚至会显得有点儿空。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0/9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