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作者:向小舜(下)【完结】(7)

2019-05-23  作者|标签:向小舜 灵魂转换 幻想空间

  虽然我们没有做到叫冯石头每天喝一口尿,但做到了让他喝了很多口尿。秦老师和她妹妹的尿是隔夜的,非常之臭。石头每次喝尿的声音我得听见才算过关。我一直站着,不会低一下头,不会弯一下腰,一切事情都是他们办。我感到自己需要“崇高”,他们和石头都是“大便”,如果我低了头、弯了腰,表现出了他们的随机、灵活,我就成了“大便”。

  他们的热情飞涨着,提议让石头吃我的屎。我十分厌恶和难受,提议者见我嫌恶和难受,马上自己脱了被子拉了一巴屎,叫我令石头吃这巴屎。我没有同意。因为“普遍必然规律”还没有让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到事物的“普遍必然规律”使事物发展到那一步时,我还是让石头吃了屎。

  让石头吃过两次大便后,一学期时间终于结束了,一开始就设定的所谓“不多不少一年时间”也到了,一个对受害者和加害者都是漫长而残忍的折磨终于过去了。我暗暗松了一口气,不知石头想不想得到他从此不必再受我的加予他的磨难了。

第123章 第 123 章

  h

  冯石头和大多数我的小学同学一样,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务农了。我是他们中间少数几个上了中学的人。在外读书期间,每次回家,若在哪里遇见了他,他仍是一见我就顿时如当年一样,好像我还会对他说“你过来”,还会从他脸上掐下r_ou_来,而他那张脸上的情景,也立刻就让我想到“星罗棋布”、“繁星满天”、“筛子”等等意象。

  我上高中了,他也长成大伙子了。他遇见我像是没有那种恐惧了,而是显得已经成年了,长大了,是社会和大家所需要和期望的一员了,还有老成、持重的样子。他居然礼貌、热情地向我打招呼!不知为什么,我这才感到自己当年是真的把他毁了。

  他虽然被我破了相,在上初中时我都还听到人们在议论他的脸,说他的脸被破了相了。不过,他后来还是结了婚,有了孩子。只不过,他的老婆是换来的,我们这里叫做“换换亲”,用他的妹妹或姐姐去给别人当老婆,换别人的妹妹或姐姐来给他当老婆。只是,他的老婆是换来的,和他被破了相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在我们这里,因为穷,通过这种方式结亲讨老婆的多的是。我遇见他,发现过去的事他并没有忘,他在躲闪我的目光,他不愿意看到我,他的眼睛的深处是黑色的y-in云,其中深处游走着恐惧的电光。

  一般所谓的改革开放来了,这事情对每个中国人的影响之大不用我多说,而石头也发生了相应的一些改变。有一天,披着一身新西装、一身豪气的他让我遇上了。我们有好久都没有看见过对方了。我没变,还是一个穷教书的,而且是“民办教师”,也就是“土饭碗教师”,和爹当年的吃的那碗饭一样,而他呢,我知道也不怎么样,但比起我来是要强一些了,算得上混得好、吃得开的了。他没有招呼我,给在场的人每人扔一颗烟时没有给我也扔一颗,我还突然看到了他以挑衅的目光看着我。过去的事他没有忘记,也忘记不了。我突然觉得,如果有可能,他会报复我,比我当年对他做的还要甚,一时间,我竟有点害怕。

  而我呢,事实是,这些年中,多少次我都有跪在他面前求他宽恕的冲动,多少次我都得逼真地想象我已经跪在他面前了才能平复我心里那种一想起当年对他做的事就无法遏制的犯罪感。

  有些年我喜欢上了暑期天找地方游泳。上沟就有一个大堰塘,我便经常去那里游泳。一天,我在这堰塘游泳,看到了冯石头在堰塘边洗衣服的老婆。都是一个沟里的人,我当然经常和她打照面,但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未正面看过我一眼。可是,这一次,我突然发现她在用仇恨的眼光看着我。那是一种真正的仇恨,这样的仇恨我在冯石头的眼睛里都没有看到过。我再次产生了一阵害怕,看到如果我落在了她手里,她是绝对不可能轻饶我的,会十倍百倍地从我身上讨还债账,而同时,我也看到了我在冯石头的脸上留下的给冯石头,还有他的亲人是怎样的伤害。

  在我于电脑前打这些文字的时候,冯石头是个打工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农民工,我也是一个打工族,一个农民工,都在外边艰难地谋生存。有一年过年回家去,我在我们镇的派出所补办第二代身份证,不经意转头竟看见了冯石头站在我身边,他也是来办身份证的,我已经好多年没有看见过他了,我高兴而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脱口而出喊的还是他的小名“石头”,他也笑了,和我寒暄,但是,我立刻就注意到了他脸上仍然有点点印迹,当年我留下的经过四十余年的岁月的洗礼,仍然还没有完全褪去,而且,我从他闪惚的眼神中也看到了他一看见我,过去一些东西就自然而然地浮现于心头了,就像它也自然而然地浮现于我心头一样。过去,仍然在我们之间投下了一片y-in影。而且,我还观察到,多少又浮现于他的神情中的畏缩和自卑,是因为他认为我现在比他混得好,比他有钱有面子。如果他认为他比我混得好,他这一次会怎样呢?总是这样的,我也就赶紧去办自己的事情去了,只能在心头想一想,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走出来啊。

第124章 第 124 章

  二、秦老师和她的妹妹

  a

  秦老师在我对冯石头那样干的时候,她给我的印象自始至终她都是昏睡的,班上那一伙人在对那个女生那样干的时候,她更是好像根本就不存在、不在场,在场的她只是一个影子、一具空壳,她可能万万想不到,多少就因为她是这样一个人和一个老师,和我加诸于冯石头、那一伙人加诸于那个女生形式不同而实质一样的事情,将落到她头上,而且这件事情就是我一手制造的。

  秦老师调到我们这里来教书,她人未到,我们这里的人对她的事情已经尽人皆知了,传得沸沸扬扬。她出生于我们沟里人所说的“国家人口”家庭,就是说,她一出生就是所谓“非农民人口”,享受种种“农业人口”享受不到的特权,在我们沟里的人眼中,一出生就是“非农业人口”,那就是一出生就在天堂里,就是相对于我们这些农民来说的上等人、高贵人,与我们这些“农业人口”有质的不同。可实际上,她是所谓“非农业人口”里面那种无权无势的,说是在“非农业人口”里混也要看是否有权有势,是否有“背景”有“后台”,而她家则无权无势无“背景”无“后台”,属于典型的“非农业人口”里的赤贫阶层、普通老百姓阶层,据爹的说法,这种人在“非农业人口”里占绝大多数,虽然他们看不起农民,可实际上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也要仰他人之鼻息,和普通农民也就有那么点差别而已。就因为她无权无势无后台无背景,初中毕业后长期在家待业,找不到工作,连在最苦最累最差的工厂里找个活干也找不到。后来,她终于攀上一个大“后台”,一位丧偶的什么什么部门主任,是一位实权不小的官,比她大二十多岁,愿意出手帮助她,条件是她和他结婚。她家里人同意了,她也同意了,于是,她被推荐去上了一年师范,就到我们这里来教书来了,也算有了份不错的工作,而现如今已是她的丈夫的部门主任也承诺,她在我们这里来混两年就调她到城里去,而进了城,她这辈子就算是人生终于有了最后的归宿,功德圆满了。

  小孩子虽然是小孩子,但在男女的事情上其实也有好奇心。所以,她人来我们沟了,也看到她果然名不虚传,年轻而漂亮,我们就急于看到她丈夫是个什么样子。没几天我们就看见她丈夫了,果然一看就是年纪一大把,而且始终戴着个帽子,连夏天也不脱掉,衣服也穿得比较厚,连大热天都穿得比较厚,显然是有种什么人们所说的“慢x_ing病”那种东西和他如影相随。大人们都说他和秦老师是般配的,他毕竟有那么大的权力,要啥有啥,不是他,秦老师一家也给拉扯不起来,而且,秦老师也是一开始就和他说好了的,可不能食言,活人要讲诚信。但是,在我们孩子看来,秦老师是实实在在一朵鲜花c-h-a在牛粪上了。

  她人还未到,我们沟里的人就好像都喜欢上她了,对她赞不绝口,说她有良心,没有过河拆桥,读了书、有了工作、享了福没忘恩人,没有违约。一时间,她人还没有到,我就看到满沟都是她可爱、美好、要貌有貌要德有德的亮丽身影。

  她到我们沟了,拜访领导,走访村民,不摆架子,不拿姿态,朴素谦和,又加上年轻漂亮,把我们一沟人都迷倒了,天天茶壶嘴的学校门口都有一大群人围着她在谈心交流。从此,直到她调走,茶壶嘴学校门口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和她聊天,她与我们这里的人那是真如书上所说、文件上所宣传的——和群众打成一片。有几户人家还通过她买到了白糖那样的东西。白糖,普通农民就是给掌管供销社的那些有大职小权的人们背死人、端尿盆子也未必买得着的。这可不是说瞎话。当然,她是通过她男人买到的。她帮群众做了这些事情,让她在我们沟里声誉日隆。

  每调一个公办老师来,爹都会割一斤r_ou_请他们一顿,他说这是他身为当地的民办教师应该做的,也是为搞好同事之间的关系。秦老师调来了,爹也这样做了,上席时,秦老师一定要拉我和哥哥也入席,争执不下,爹妈同意了只让我入席,因为我年龄小,在席间,在爹一片请请请声中,她每次都只是象征x_ing地夹一点,还总在桌下用脚踢她的妹妹,她妹妹把桌子上的东西直勾勾地盯着,一双眼都绿了,只要见我夹一筷子,她就闪电般地跟着夹一筷子,我还在嚼,她就已经咽下去了,眼泪水都噎出来了。上席前妈交待了,在席上要等客人夹几筷子了我才能夹一筷子,菜不多,我夹了客人就没有了,所以,我每次夹的时候都要装模作样一番,掩耳盗铃,这和秦老师妹妹那动作恰成对照。不过,也幸好有我和秦老师妹妹在桌子上,要不然,虽然菜就那么点,也要几乎全剩下来,因为爹和秦老师只在那儿客气而热情地请请请,菜却很少送进他们嘴里。

  秦老师还和距茶壶嘴几十一百米远的一户人家建立起了“亲上加亲”的关系。“亲上加亲”是我总听到秦老师和这户人家挂在嘴上的。秦老师和这户人家的老太太认了干娘干女儿的关系,和他们好得就跟自家人一样,若她男人来了,她妹妹就到家人去过夜,她回家去了,这家人就帮她看门,如此等等,各种往来颇多,叫我们一沟都羡慕妒嫉恨。秦老师和一沟人关系都好,她几乎每天都能得到人们给她送的干柴、红苕、酸菜一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一个在乡下教书的老师来说那可都是好东西。每天都有人给她们义务挑水。每天都得有人给她们挑水,是她们两个弱女子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7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