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书店[系统]+番外 作者:少年梦话(上)【完结】(86)

2019-04-02  作者|标签:少年梦话 爽文 穿越时空 打脸 系统

  “我的家乡,有人根据《悟空传》里孙悟空大闹天空的这段剧情,创作出了这段话。”

  老板微微仰头,声音清澈有力,有种抑扬顿挫的好听韵律:“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一语既毕,整间书店陷入一场漫长的静谧。

  林侨生的嘴张张合合,却说不出过来,心里翻翻滚滚把最后一句话在心里过了无数遍,每翻滚一遍,他的心就越发火热一分。

  林子安虽然没看过《悟空传》,但是但从两句对话中已经能看出孙悟空何等的豪情与洒脱!

  “好一个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林子安鼓掌叫好道:“老板,这《悟空传》也给我一本!”

  于是老板又笑着从书柜里抽出一本书递给了他,“这本也是两块钱。”

  林子安爽快结账。

  短短几分钟他就洒去了四块钱,这相当于他一星期的伙食费。可是他却并不觉得心疼。

  其实他是可以借林侨生的书读的,他这样再买一本太浪费了。可是他就是想买。这样的书就应该买下来珍藏!

  眼看太yá-ng越来越偏,两人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此时也顾不得多说,寒暄几句后就匆匆离去了。

  回到厂里,林子安理所当然地被工头骂了一顿,然后还被扣了一回工钱。

  这并没有打消他的好心情。一想到装到布袋里的书,他的心就美滋滋的。对于他来说,j.īng_神食粮比r_ou_体食粮还要重要。

  下了工已经很晚了,他抱紧装着书的布袋,目不斜视的跑过卖饭的店铺,兴冲冲地往家里赶去。

  回到家,他飞快点上煤油灯,借着微弱的灯光,开始看那本他没看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很长,他看了三四天才看完。可是这本书又很短,他看完还觉得意犹未尽,有种莫名的感情徘徊在他心田。

  面对生命中的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折磨,保尔柯察金始终以钢铁般顽强的意志一一克服,任何没有让他打倒的,都使他更强!他是一位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j.īng_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林子安反复念诵着这句话,那一字一句都深深刻在了他的心底,让他羞愧,让他奋进!

  他从未有这么一刻感受到了自己的虚度生命。而苏联共产党之所以能推翻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建立伟大的苏维埃政权,靠的就是如保尔柯察金这般勇敢、忠诚、拥有钢铁般顽强毅力的共产党人。

  保尔16岁就参加了革命,为国家解放和人民的自由与平等而奋斗终身。而他呢?他今年已经20岁了,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却还只是一个平凡庸碌的普通工人。

  他从来没有为党,为国家做些什么!

  如今r.ì寇步步紧逼,国家危在旦夕。而他却躲在安全的马来西亚,以为喊几句口号,捐些钱就是抗r.ì救国了。

  不!这不是抗r.ì!也不是救国!

  他要去前线去!去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去!

  就如孙悟空般,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他要,不,他必须把自己生命献给自己的祖国!

  作者有话要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1933年出版的,而国内有了译本是1941年。

  以及为了剧情需要,你们就默认文中的书没有作者前言,后序之类的,否则乐景实在没法给民国读者解释《悟空传》中今何在前言中提及的ch.un晚,电视之类的东西_(:з」∠)_

  《钢铁》这本书是我六年级看过的,嗯,我看了几遍。怎么说呢,不适合小孩子看【大声】我当时看完就觉得革命好恐怖,不仅找不到女朋友,还要全身残疾(…)以现在的时代背景来看,这本书的政治宣传意味太浓了,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这本书确实发挥了鼓舞一代共产党人的伟大作用。

第43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3)

  乐景推开门,店门临街,热闹喧嚣。

  这是比影视作品里还要真实的上个世纪的风景。

  无数“骆驼祥子”汗流浃背地拉着黄包车在街上穿行,小贩挑着东西沿街叫卖,穿着统一制度的工人背着布包行路匆匆,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坐在早点铺里狼吞虎咽……

  每一帧,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影视作品里没有的红尘烟火气。

  这里是1938年。

  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黑暗,愤懑,抑郁的年代。

  而他现在身处马来西亚。一个挨着华夏这个庞然大物的小国家。一个目前来看,相对和平的国家。

  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再过三年多,于1941年12月8r.ì,r.ì军将正式对马来西亚发动侵略,史称马来亚战役。战争持续了一年多,以r.ì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从此以后数年,马来西亚就处于被r.ì本殖民统治时期。

  “乐老板!早啊!”一名拎着公文包,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走进店里,对坐在柜台处的乐景热情的打着招呼。

  “李先生,您这是上班?”

  李政,《大公报》驻马来西亚记者,自前几r.ì,从乐景这里买了一本《悟空传》后,两人慢慢熟络了起来。

  谁知李政却说道:“我要回国了,我是来跟您告别的。”

  乐景疑惑问道:“为什么走的如此突然?我记得您之前说过,您才刚来马来西亚两个月。”

  李政沉默了一下,再次开口时眼睛里已经有了泪光:“半个多月前,一位叫做司迪尔的美国人在美国的《芝加哥每r.ì新闻》上刊登了题为《r.ì军杀人盈万》的新闻,首先向世界揭露了r.ì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残暴罪行。”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6/11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