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书店[系统]+番外 作者:少年梦话(上)【完结】(83)

2019-04-02  作者|标签:少年梦话 爽文 穿越时空 打脸 系统

  林侨生的心顿时凉了一片,他不舍的摩挲着书皮,涨红了脸,嗫嚅道:“可、可不可以便宜一点。”

  老板看了他一眼,目光平静,没有任何鄙夷或者不耐烦,他心平气和地问道:“你有多少钱?”

  “我最多只有一块五毛钱了。”林侨生的声音低到自己都听不清。

  “一块钱。”老板说,“一块钱卖给你。”

  林侨生惊喜地抬起头,感激地看向老板:“谢谢,谢谢。”

  “不用谢我,要谢的话,就谢谢鲁迅先生吧。”老板的目光放到林侨生放到书柜里的那本《阿Q正传》上,“你也喜欢先生的书?”

  虽然对老板前半句话有些困惑,林侨生还是重重点头道:“先生的书我大部分都看过!先生他是我们永远的导师!”

  “知道这本书我为什么卖给你一块钱吗?”老板突然问。

  林侨生脸红了,还能为什么,不就因为他没钱,老板才发了善心?

  老板看了他一眼,好像已经洞察了他的心事,脸上挂着神秘的笑容揭开了谜底:“看过《一面》⑤吗?”

  林侨生愣了一下,脑海中电光石火般闪过了什么:“是——是阿累先生悼念鲁迅先生的那个《一面》?”

  “没错。”老板点了点头,笑着说,“当时鲁迅先生卖给了作者两本书,只要了一块钱。所以——”他从书柜里抽出一本书递给了林侨生,“加上这本书,我一共收你一块钱。”

  林侨生低头看去,就见书皮几个大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的作话有话说:

  ①②③都是历史上的事件。至于林侨生是我原创的人物,我特意模糊了他的身世背景,他是当时部分爱国华侨的缩影。这个故事为了避免国内人物和历史,所以采用了民国时期华侨抗r.ì的这一段历史,来诉说当时的抗r.ì一角。

  ④有关毛边书的介绍来自百度百科,所谓的毛边书,通俗介绍就是只有下面的书页是裁开的,上面和右面的书页没有裁开,要用专门的裁纸刀裁开,是民国时很多文人只要的书籍形式,就算在当代,也在小众圈子里流行着。

  ⑤《一面》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的吧?一个囊中羞涩的工人在内山书店买书,因为付不起书费,鲁迅两本书只收了他一本书的成本钱。小时候不解其意,现在才恍觉,那篇短短的课文,本身就是作者为追悼鲁迅先生而写就啊。鲁迅那时候已经死了。明白了脱离了课本的鲁迅是怎么样的人后,我终于开始真切的难过起来。本副本的名字“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选用了先生的一句诗。

  题外话:华侨中国抗r.ì的援助是巨大的。“九一八”事变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侨胞采取各种形式为祖国捐款,其中印尼华侨捐款国币60万元、毫银6万元、荷印币21万盾汇回祖国。“一·二八”事变时,十九路军收到的1068万元捐款中,华侨占了四分之三,单单印尼一家叫做三宝垄华侨救国后援会的组织就汇寄来银元57000多两,国币7万多元。全面抗战开始后,南洋侨胞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共推陈嘉庚任主席,统一领导南洋各国对祖国捐赠款物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南洋各地华侨向国内汇款平均每月达2500万元。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仅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筹j_iao给国民政府的捐款数就有4亿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抗战经费的三分之一。

  其二是认购国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曾发行过多期国债,其中第一期救国公债就达5亿元。购买者半数以上为海外侨胞。其中,缅甸专门成立了150人的缅甸华侨公债劝募委员会,部分侨商变卖了仰光安溪会馆、南安工等会所产业购买救国公债。抗战胜利后,这批国债不少并没有兑现。有学者统计,1937至1939年间华侨购买国债达11亿元,占这段时期发行国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其三是侨汇。侨汇是华侨汇给国内亲人用以保障r.ì常生活的赡养费。侨汇的数额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分水岭,之前平均每年约3亿元左右,之后侨汇数额剧增,1938年6亿元,1939年约12亿元,1940年15亿元,1941年约20亿元。考虑到当时中国政府发行的法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这些侨汇所发挥的作用比其实际价值更大。整个抗战期间的侨汇收入,既弥补了中国的贸易逆差,还被作为发行纸币的基金,起到了稳定战时经济的作用。1941年1月初,孔祥熙在《三十年来之我国财政》一文中说:“我国抗战已三年有半,财政金融基础仍异常巩固。”他认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海外华侨有大宗汇款回国,充实外汇”。

  其四是物资援助。除了经济支持,南洋华侨还向国内捐献了包括药品、车辆、服装以及飞机、枪械等紧缺的战时物资,据史料记载,在抗战初期,每r.ì军火输入量都保持在300吨左右,极大地缓解了内地物资上的燃眉之急。以药品为例,抗战期间国内急需金j-i纳霜(奎宁丸),出产地在爪哇,南侨总会发动印尼华侨购赠,一次就送来5000万粒。另以汽车为例,当时国内路上跑的许多卡车、救护车,都是华侨捐献,不少车辆上都印有“XX华侨号”、“X地华侨捐献”字样。据统计,从1937年下半年至1940年初,华侨捐赠的各种物品,总数在3000批以上。

  其五是投资实业。抗战期间,部分爱国侨胞踊跃回国投资,开发西南、西北资源,生产矿物、药品、食糖等战时急需物资,成为中国战时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如陈嘉庚等人筹资50多万元建立重庆制药厂,生产药品达90多种。马来西亚闽籍华侨王振相投资70万元,与国内合资在西南建立一家胶轮复制厂,不久就修复旧轮胎1万多个,为祖国节约外汇2000多万元。

  除了经济和物资上的支援,成千上万的南洋侨胞,先后组建了前线、敌后华侨服务团,救护、运输伤兵的华侨救护队,还有在滇缅线公路抢运战略物资的华侨机工,在各条战线为祖国的抗战出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所以当年ch.un晚一首《中国心》,才在海内外引发如此共鸣。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83/11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