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未遂+番外 作者:若三【完结】(45)

2019-03-26  作者|标签:若三 灵异神怪 现代架空 近水楼台

  就好像一尾鱼儿,你再怎么和她说人是用双腿走路,她也没办法弄懂的。而她即使弄明白了,也只有一个听字而已。

  我想了一想,随后索性打开了社交网站的页面,望向天花板,天花板上大大的灯在发光。我说:“的确是这样,但是不止。”

  “不止?”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需要钱的世界里——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人去买东西还可以赊账,甚至过年过节再还,”我脑海里闪过很多书里的文字,“所有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个钱字。可以说你弄懂了它,你就差不多能弄懂这个社会了。”

  九晴也望向天花板。我们这个样子,好像天上有什么好看似的,不过其实什么也没有。

  “很久很久以前,货币是金银,因为他们很稀有,所以可以用来交换稀少的东西——他们之间画上了等号。但后来,钱不够用了,人口太多了,所以就要将钱换成纸和金属,这样才够所有人花。但,其实它们是没什么价值的,真正有用的还是金银。”我继续。

  这是大家都懂的东西,它存在于所有人的脑子里,因为正常人是习惯了这种常识的,即使他们不能明确地说出来,但他们就是知道。

  而从来都不知道的,是死神。

  九晴却听得很入神的样子。“……那这些货币之间有什么不同?”她问。

  我反问她:“你觉得十张百元纸币,和一千个一元硬币有什么不同?”

  九晴安静了。

  她努力地思考了一会儿,从表情上看,她应该是真的在思考了。但她眨眨眼,特别不懂事的样子:“一千个硬币能砸死人,十张纸币砸不死。”

  我:……

  “有问题么?”“……不,没有,你说得对。”

  我捂脸,因为这个回答单纯得简直就是九晴一贯的风格,我早该知道,我应该说得更详细一点的。等到我重新建立了逻辑,我才说:“硬币其实是值钱的,因为它本身可以当成废铁卖出去,铁本身也值那个价格。但金银能买到的钱更多。”

  九晴才彻底懂了。

  “我明白了,就像原始人社会里完整的贝壳比碎的贝壳更值钱一样。”她举了另一个例子。

  “然后这个游戏就玩得更大了。因为这些货币是可以量产的,而不像金银那样,稀少,容易没有,所以我们能用它来交换更多东西了,经济上去了,我们可以买的东西变多了,人更容易活下来,所以人口增加了。这就是钱的好处咯。”

  这话听起来很奇怪,但九晴沉默片刻,她还是选择了听下去。我继续描述事实:“所以现在,一个人活着,可以只靠钱,不靠关系了。”

  听到这话,九晴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所以呢?”

  我弯起食指和拇指,让它变成一个圆圈,圈住我视野里的电灯泡。我想起早上的钟表广告里,银行印刷纸币的镜头,它存在于所有人的生活里,理所当然。“一切就变了,每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们可以赚到的钱,你越厉害,越明白这些规则,赚的钱就越多,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九晴点头,开始举例,“而以前,决定一个人过不过得好的是血统,对么?”

  “嗯,所有人其实都知道的,就算他们没办法明确说出来。但他们就是知道。”我说得喉咙干涸,所以喝了口水。“所以我说逻辑是世界的共同语言。这是逻辑和合同的游戏,越明白这些的人越精明,”我耸耸肩,“那些很有钱的人也最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是金字塔最上层的人。”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阶级分配,你有钱,就能买到更多的东西,而所有人都默认,站在最上头的就是大佬。

  “但是呢,”我坐直身,不继续看天,因为那样很累,“那些读书少的人就不懂——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本来成绩就不好,理解能力就不强,不会想这些;而他们的父母,也没办法告诉他们这些事,因为父母们也不知道,就算他们很爱自己的儿女,也没办法说清楚。他们只会让孩子努力读书,但背后的真正原因,他们是说不清的。”

  九晴似懂非懂。

  “所以咯,他们确实是在欺负你读书少,因为你真的是读书少,所有东西都摆在那里,而瞎子视而不见。”这话很嘲讽,但反正坐在这里的九晴也是嘲讽专业户之一,那就无所谓了:“不要以为富二代真的只继承了财产。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一个人的影响才是最深远的,几乎刻在骨子里——”

  我摊摊手,“所以了,你看那些网文,为什么主角就算穿越到穷人家的儿女身上也能改变命运?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不是原来那样了。但相反,如果一个穷人穿成富二代,我想,他恐怕很有可能只会坐吃山空了。”

  说到这里,我重新说了一遍那句很中二的话:“你知道吗,有一样东西是即使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的。”

  九晴回答:“是心情。”

  九晴忽然笑了,双眼弯成一汪澄澈的水,笑意直达眼底,好像发现了一件好玩的玩具:“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随后她歪歪头,“可我经常听见他们说,要回学校好好读书啊。那他们应该是懂的吧?”

  我摇头,“我没有经历过,不能就这么下定论。不过我觉得他们并没有真的明白——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读书读好一点,那样就可以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签文件而已。”

  制度就像一道倒过来的法国大餐。在它的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在吃甜品,而到了最后,他们就只能吃很苦的沙律菜了。

  “这是一个能力为尊的时代,所以人们崇尚智商,高智商的人能找到更多办法解决问题,学校里的学霸能升读更好的大学。”我苦笑,忽然想起电视上的那么多育儿广告和书店里畅销的书:“而不读书的人,就是堕落、不干正事、不是正经人。”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45/9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