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知堂书话_周作人【完结】(157)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作人

  字下,不敢明言他的谬误,只婉委其词云,臣因知今所谓麈正古所谓麋也,

  岂不即是说他误叫麋为麈,却要妄改古文么?王筠在《说文句读》中便更不

  客气,在一个什么字底下说《康熙字典》引《说文》云云,为原书所无,颇

  为荒唐,乃云筠案此盖内府秘本,外人所不能见者,挖苦而又俏皮,实属大

  不敬,如在乾隆时必将为人所告发而捉将官里去了。

  康熙比较乾隆学问稍好,因为他还肯同几个西洋人搞天文数学,但敕撰

  的官书都由些翰林们胡乱去弄,与坊本一样的糟,却顶着皇帝的招牌,没有

  人敢说话。到了民国以后,皇帝的这些纸老虎才渐渐戳穿,可以希望不大有

  人再相信它们了。

  □1950年

  8月

  6日刊《亦报》,署名鹤生

  □收入《饭后随笔》

  康熙字典

  《大公报》列举中国的天下第一,第四十八项说纪购等奉令所编《康熙

  字典》是第一部最完整的词典,削颖先生已查明纪购生于雍正二年(一七二

  四),不能够于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二)去参加编辑字典的事务了。但说

  这部字典从旧观点说,不论音韵注释,都很完整,诚如所言,那却是不的确

  的。这字典里的引证一塌胡涂,从前国学家非难很多,只是因为是钦定的,

  不敢明说,王引之(?)在嘉庆时有过一部补正,说的很是温暾,也未通行,

  只有同治时王菉友才说过几句挖苦的话。他的《说文句读》手头没有,记不

  清是什么字了,他引《康熙字典》中《说文》云云,与今本舛异,说道谨案

  此盖是御府秘本,外边所未见者也。字句错误(或杜撰),书名错误,据说

  多得很,但这须问专门家,我未能具体的回答。老友东阳仲子曾叹息说,现

  在还只得查《康熙字典》。他是国学者,办过中学大学,他说这句话乃是痛

  话恶话,我们到了民国二十年,还只能来用《康熙字典》吗!他因为要骂新

  的那些辞典,所以称赞《康熙字典》,这话是我亲自听见,所以很是了解的。

  要称说中国字典之天下第一,为什么不抬出许叔重的《说文解字》来?此书

  完全成于公历一二一年,可以够得上说世界第一早出的字书了吧。

  □1951年

  4月

  1日刊《亦报》,署名十山

  □未收入自编文集

  谈康熙字典

  清朝皇帝统治汉人,有很巧妙而恶辣的方法,除用武力迫压外,更重要

  的是愚民政策,依照明朝成法,加重提倡八股,此外还有欺骗人的文化工作,

  即《康熙字典》与《四库全书》。关于《四库全书》的事,已经有许改先生

  详细报道了,它的用意固然不正,成绩也并不好,虽然是那么的一大堆。近

  时上海书店编印《四部丛刊》采访古本,《四部备要》则用校订善本,都没

  有用《四库》的钦定官抄本,可以谓是中国学界差qiáng人意的一件事情。《康

  熙字典》原来是粗制滥造的东西,实际只是根据梅氏《字汇》和吴氏《字汇

  补》来混合一下,并不比原书好,单靠着专制君主的威权,独霸小学界,经

  师学者看着它谬误百出,都不敢明白说一句话。辛亥革命至今已四十年,可

  是还有人在佩服它,也还有人使用。佩服自然是很荒谬的,使用却也是不得

  已,因为近代有了新编的辞典,终于找不到适用的字典,没有可以替代的东

  西。辞典固然也很要紧,但一般总是太贵,平常查考一个字的音义,需要以

  字为主的字典,这一类并不是没有,却是不完备,因此不能适用。字典、辞

  典可说是人人必需的工具书,于文化前途至有关系,必须价廉物美才好,这

  个编刊的工作便非由国家来担任不可,因为编纂上要赔钱,印刷上不预备赚

  钱,不是营业本位的店家所做得来的也。

  □1951年

  12月

  27日刊《亦报》,署名祝由

  □未收入自编文集

  关于章氏丛书

  汪旭初先生在《寄庵谈荟》中答柳君非杞问,关于《章氏丛书》所见说

  明,今就所知略为补充。

  《章氏丛书》康氏排印本错字颇多,现今市中亦已难得,浙江图书馆本

  虽板渐模胡,想尚可买到。

  此外《章氏丛书续编》,于民国廿二年在北平刊成,木板四册,共收书

  七种十六卷,《菿汉昌言》及《体撰录》均在内,新出《三体石经考》系钱

  玄同手书,写刻jīng工,似比初编中的《小学答问》更好。

  此书系由章门弟子中若gān人发起,出资刊刻,汪先生也在内,《chūn秋左

  氏疑义答问》上且列名校勘,不知何以说《体撰录》始终未刊,是否当时未

  曾收到刻好的全书?

  刊校印刷的事闻由吴检斋经理,参加的人各分得三五部,大家愿意将书

  板寄赠章氏国学讲习会,后来听说未曾实行,吴检斋死后这事更无可考了。

  虽然据说吴氏经手印过一批,在旧书店中或尚可见到,但总之比较初编要难

  得多吧。

  分载《国华》及《制言》中的文字,经孙世扬编辑,有《太炎文录续编》

  七卷,各卷多分上下,实有十三卷,于民国十三年在汉口排印出版,共四册,

  为《章氏丛书三编》之一部分,只印了五百部,未附分送名单,在重庆项下

  也有汪先生的名字。

  书虽印的不多,但在西南想应当还可找着,若在北方,则正与续编相反,

  很不易得,据单上分到的只有五六部而已。以上据所见闻略述一二,以供参

  考,如承指示增广,至为欣感。

  □1950年

  1月

  28日刊《大报》,署名荣纪

  □收入《饭后随笔》

  钱玄同与章氏丛书

  钱玄同从太炎先生听讲,最初是在东京大成中学的国学讲习会,后来在

  《民报》社特别听讲《说文》,有时便留下不走,与太炎“抵足而眠”,彻

  夜谈论文字问题,结果bī得先生承认写字非用篆字不可。太炎给学生的信,

  托便人带来的,封面上有写篆文的,但是江声老先生的旧办法到底也难实行:

  于是玄同提出依照小篆用楷字写之一法,写起来倒并不难看,虽然不大好认,

  圆笔变方了,反而面生,一也,须用本字,一见难认,如认之作仞,二也。

  经了苦心研究之后,终于写成了四卷《小学答问》,木刻jīng印,民国后收入

  《章氏丛书初编》内,但后印本究竟jīng彩差得多了。

  民国二十二年在北京编刊《丛书续编》,由玄同与吴检斋主其事,每卷

  之后均有二人复校的署名,可以算作记号,其中新出《三体石经考》一卷,

  也是玄同手书,写法却有点改变了,太炎跋云:

  吴兴钱夏前为余写《小学答问》,字体依附正篆,裁别至严,胜于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57/36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