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136)

2019-03-10  作者|标签:心缘

  其次,在政治上,太祖还采取措施分割宰相权力和削减地方长官的权力。与唐朝宰相权力过大相反,宋初不仅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而且还把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也就是说,宰相主政,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一切都要通过皇帝。同时,提高御史台、谏院等监察机构的权力和地位。经过这些改革,宰相只剩下有限的权力,而皇帝可以总揽大权。

  宋朝还规定州郡长官不能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且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归朝廷。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从此结束了武人专横跋扈的局面。而且地方长官的权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抗。

  第三,進一步完善科举制度。由于宋朝的地方长官多由文官担任,而选拔这些官员的途径就是科举考试。北宋建国后,就逐渐采取许多措施,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经礼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宋太宗在位的21年中,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朝的这种趋于完善的科举制度,对后世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经济上,北宋在土地政策上,采取了“不抑兼并”和“田制不立”的政策,这一政策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减少了政府对土地的政治gān预,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也使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政府获得的土地税也逐渐减少。到北宋中期,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以成俗” (《宋史?食货志》)的地步。

  北宋的农业税,沿用唐朝后期以来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税额较低。

  第五,在对外关系上,对辽和西夏国采取被动防守的方针,即只在边境上屯驻少量的禁军。

  太祖受命杜太后,传位于弟弟,即太宗。一次,太宗生病,太祖亲自前往探视,并亲自为其灼艾。太宗觉得痛,太祖就取艾自灸。太祖常常对近臣说:“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

  976年初,太祖去世,终年五十岁。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宋史》称赞太祖说:“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建隆以来,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余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乌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

  宋太宗贤明治国

  太宗初名赵匡乂,后改赐光义。史书记载,当太宗出生时,“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这预示着他将来不凡的经历。太宗年幼时就极具威严,其他孩子与他儿戏,都对他十分敬畏。长大后,更是“隆准龙颜”,气度不凡。

  太宗生性喜好读书,并且多才多艺。他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下了累累战功。太祖去世后,太宗即位,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太宗遵循太祖时期的各项制度,贤明治理国家。他关心农事,每逢gān旱时节,他就下令群臣共同祈雨。

  有一年,天下发生旱灾,并且出现了彗星。太宗于是下诏说:“朕以身为牺牲,焚于烈火,亦未足以答谢天谴。当与卿等审刑政之阙失、稼穑之艰难,恤物安人,以祈玄祐。”冬季,天下又下起了大雨雪。太宗将上天的这些谴责归罪于自己,因此再次下诏令四方所上表祗称皇帝。而不必加尊号。群臣上表请求恢复尊号,太宗不许。

  同太祖一样,太宗提倡节俭,所穿衣物都是浣洗之后的;对于天下奇巧的物件,下令销毁,以免玩物丧志;而对于各地敬献的美女等,也一概拒绝。

  太宗时期,曾在979年(太平兴国四年)、986年(雍熙三年)两度出军攻辽,企图把契丹势力驱逐出长城,可是全都失败了。自此,北宋对辽采取被动防御的方针。

  太宗以贤明治理国家达二十二年,997年去世,中年五十九岁。群臣上尊谥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

  《宋史》称赞太宗说:“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進、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jiāo州、西夏之役。gān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

  真宗理政时期和澶渊之盟

  太宗去世后,第三个儿子即位,这就是真宗。历史上的真宗尚属于英悟之主,但性格软弱。真宗能体恤民情,当京城发生灾疫时,他派遣大臣分发药品;每当各地发生灾情时,他会下诏减免税赋,并進行赈灾。真宗也能任用贤明的大臣,比如寇准,杨继业等。

  真宗时,北方辽国已兴起为一个qiáng大的军事国家,不断向宋朝進兵侵犯。公元999年、1001年、1003年,辽兵连续三次入侵宋朝边境,作试探性的行动。

  公元1004年2月,辽对宋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入侵。辽军一路所向披靡,攻克了许多宋军坚守的州县,长驱直入,向huáng河边挺進,大有直bī北宋都城开封之势。

  这时,在如何对付辽军進攻的问题上,朝中大臣发生了主张迁都逃跑与坚决抵抗两种对立的意见。真宗也惊恐万状,拿不定主意,于是征求宰相寇准的意见。寇准认为:“应该先斩献策迁都的人,然后北伐。”寇准告诉真宗,击退辽军有上、下两策。上策是真宗大驾亲征,这样全军将士振奋,军威倍增,可一鼓作气,击退辽军而巩固边疆。下策是真宗坐镇京都开封,坚守城池不退,并出奇兵骚扰辽兵后路,断其粮秣,使辽兵因长期不得進展而疲劳涣散,再举兵反攻,亦可获胜。如果抛弃在开封的宗庙,跑到楚、蜀去,必然会人心崩溃。那时,辽军乘胜长驱直入,宋朝少则失去中原大地,偏安于一隅;多则尽失天下,宗族尽灭。

  真宗接受了寇准的上策意见,于公元1004年11月率军离京向河北進发。这时,辽军已抵达huáng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城,对澶州北城展开三面围攻。辽军的先锋挞览在督战时被宋威虎军头张环的chuáng子弩she中额角,当晚死去。辽军因损失一员大将,士气大为低落,被迫暂时稍为退却。正在此时,宋真宗在寇准的陪同下渡过huáng河,抵达澶州北城,这给因杀死辽军主将而刚刚抬头的宋军士气注入了兴奋剂。宋军将士士气由此大振。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36/35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