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走向战国/开战中国_周梅森/梦回汉唐【完结】(50)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梅森 梦回汉唐

  联军的海岸守军并不示弱,为了显示他们的存在,发she了仅有的几枚RGM─84L“捕鲸叉”岸对舰反舰导弹,那些203毫米的要塞pào也投入了pào战。离“仰缅”号不远处也升起几个水柱。一发pào弹在空中爆炸,弹片纷飞,打在钢板上,发出刺耳的哨音。忽然,掩护“仰缅”号的“湛江”号“旅大”级驱逐舰上发生了大爆炸,惊天动地。它的中部命中一枚RGM─84L“捕鲸叉”导弹,舰桥的一部分像玩具一样被掀到一百多米的空中。各种钢铁机件、电器元件、人肉碎块、扯烂的海军服被崩到更高的地方,然后纷纷落下,有的就掉在“仰缅”号的甲板上。小窦扭过脸去,不忍心看。

  RGM─84L“捕鲸叉”导弹的重量为800公斤,长度为5。3米,直径34厘米,由雷达导航,she程为250公里。用于搜索、捕获和跟踪目标的制导部整合了惯性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其寻标头具有优异的目标辨识力,除了识别海làng、杂波,还能识别海岸地形、礁石、房屋建筑物的影响,把早期型A型和B型的海上舰对舰攻击能力,提高到可以袭击港湾舰只的水平。战斗部为高能穿甲爆破型,可穿入舰内爆破坏目标。

  广播喇叭里响起营长的山东口音:“陆战队登艇。”

  小窦命令他个连队官兵翻过搭在船舷上绳网,下到步兵登陆艇上。在漆黑中大家默不作声,以班为单位,依次攀下。下船前,小窦最后看了一眼那艘负伤的军舰。几艘护卫舰围着它,有的喷水灭火,有的张罗救人。“旅大”级驱逐舰严重倾斜,大火和浓烟从裂口冒出来,黑压压浓烟在跳动的火苗映照下,活像张牙舞爪的怪shòu。

  不知不觉间他也上了气垫登陆艇。

  各种冲锋艇、登陆艇、坦克登陆艇和少数气垫船在护卫舰、猎潜舰和扫雷艇引导下,驶向预定的海滩。离海滩还有三海里远,岛上亮起了红光,守军的残存pào火砍入了船队完美的队形,船队略显混乱了。很快守军的火力点被我军蛙人们引导远程火力一一消灭。不久坦克登陆艇陆续吊下来一辆辆两栖坦克,绞盘吱吱响,水花四溅,入水以后的两栖坦克开动引擎,排好阵列,然后向海滩冲去。海滩的低堤附近响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声,那是海军陆战队的水下爆破工兵部队在排除普通潜水区的水下障碍和水底发she式水雷。

  两栖登陆作战的战场主要集中在海岸的浅水区,按照美国海军的划分标准它又细分为水深61米到12米的普通浅水区、水深12米到3米的甚浅水区、水深3米到海水高cháo线的拍岸làng区和海水低cháo线到内陆30米的海滩区。

  在现代的两栖登陆作战中,登陆部队在甚浅水区和拍岸làng区的行动是最迟缓和最艰难的,此时最容易遭到敌方岸上坚固工事中火力的袭击,如果再加上水中的雷阵,在上下夹击之下,登陆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若想取得两栖登陆的成功,必须首先消灭浅水区,特别是甚浅水区和拍岸làng区的水雷障碍。

  如果说在较深的普通浅水区进行反水雷作业时,普通的小型反水雷舰艇还可以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在较浅的甚浅水区用水面舰艇进行传统的扫雷或猎雷方式的反水雷作业,是相当困难的,而在拍岸làng区,则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第二次大战以来的一些典型的两栖登陆作战中,普遍采用的是用潜艇秘密运送潜水员组成的水下爆破队,用水下爆破的办法来消灭登陆地区的甚浅水区和拍岸làng区的水雷和水下障碍物,但这种方式,排除水雷的速度很慢,而在现代高新技术条件下,由于侦察手段的进步,潜水员水下爆破的行动容易bào露给敌方,而造成潜水爆破员的大量伤亡。在一些突击登陆中,也曾采用航空兵和舰pào对即将登陆的海滩进行轰炸和pào击,以减少由于水雷或障碍物造成的登陆员的伤亡。上述的两种方法是早期爆炸排雷技术的体现,其效果并不理想。

  为解决上次登陆中遇到的水雷问题,这次行动投入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武器开发中心刚刚开发研制出的两种爆炸排雷装备。一是浅水突击排雷系统,它应用了新型的“发she后不管”引信的改进型直列装药的爆炸排雷装备,作为浅区扫雷的优选装备。

  浅水突击排雷系统包括一条挂有140个分立炸弹、长125米的爆炸线,弹间被约1米长的辫状尼龙线隔开,装在专用的钢制发she箱内,并与整套发she架整合在一起,而火箭发动机则连在发she架上,形成布放系统。浅水突击排雷系统可用发she箱预置距离,而内部引信的延时可保证在直列炸药下沉到海底之后,即超过预定延时,自动起爆。

  二是网式分布爆炸装置,由60米×60米的爆破网组成。网是从一个玻璃钢或铝制的容器内向外布放,而布放的动力是两枚牵引火箭,火箭以25度角从平台上发she,在网的角边处用降落伞,使其最大限度地张开。它使用与浅水突击排雷系统相类似的“发she后不管”的引信,网一触到海底,立即爆炸。

  小窦乘坐的那艘气垫登陆艇携带着9套浅水突击排雷系统和2套网式分布爆破装置。

  甲板上的排雷员在3米至1米的水深范围时,首先并列发she的直列炸药,开辟出一条50米宽的通道,使气垫登陆艇迅速开到1米水深的区域,然后再发she的网式炸药,在1到0米水深的区域开辟出50米宽的通道直到岸边。

  没有了水雷威胁,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小窦带领他的连队涉水爬上了海滩,跨过一道没有完工的壕沟,官兵们纷纷撕开武器上的防水塑料薄膜。联军显然没料到解放军在这一带登陆,少数印尼的海防部队已陆战队的两栖坦克部队赶跑了,小窦的连队在天亮时没费什么事就占领了一个离海滩5公里左右的村镇,截断了两条公路的jiāo叉点。

  与此同时,先上岸的两栖坦克部队也截断了连接亚齐首府班达亚齐和北苏门答腊省首府棉兰的铁路和公路。中午时分,海军陆战队的陆战一师和二师已全部登陆,并把彼此的登陆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沿海岸三十公里长,纵深八到十五公里的滩头阵地。登陆指挥官两栖军军长燕汉魂也在滩头建起了指挥所。薛皓简建议他首先要巩固好核心阵地,多建几个临时码头,等天黑后,再虚张声势向苏门答腊岛最大的城市,也是印尼第四大城市的棉兰发动夜袭。

  联军在苏门答腊地区的最高指挥官美第18空降军军长米歇尔中将得知中国军队在棉兰以西五十多公里处登陆大感意外。印度人说中国在安达曼海上的船队表面上是满载,但他们的潜艇近距离观察却发现可能是空船。空中侦察和第609信息战中队对中国军队前线后勤计算中心的破译都证实中国的主攻将在苏门答腊廖内省,廖内群岛可为中国军队提供理想的踏板。驻在廖内省首府北gān巴鲁的第3机步师师长已向米歇尔请示是否驰援,他决定先向守棉兰第18空降军直属的第2轻型装甲骑兵团了解状况。第2轻型装甲骑兵团团长乐观地报告当面的中国军队力量不大并缺乏重装备,不足为虑。米歇尔提醒那个团长只需配合印尼的驻军坚守,不要落入中国军队的圈套,接着他命令第3机步师全师戒备,严守海岸。米歇尔把他的目光投向他老部队──驻守在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的第10山地师,不由担心中国军队万一切断它与主力的联系,后果不堪设想,立刻命令第10山地师出动夹击中国军队。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0/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