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走向战国/开战中国_周梅森/梦回汉唐【完结】(141)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梅森 梦回汉唐

  夜幕降临了,解放军战士们戴上夜视镜继续gān活,片刻不停。熟练的后勤兵使用各种起重机,把运输舰上的物资吊运到小艇上,小艇开上海滩,见缝插针地下物资和装备,从油轮上接来浮动油管像蛇一样蜿蜒深入内地,海水淡化器也开始在滩头安装……物资太多,滩头有时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片混乱,每隔一段时间,道路就被堵塞住。

  推土机便隆隆地开出一条道儿来,时间就是生命,一切损失在所不计。

  天亮了,日军都惊异地发现昨天摊头杂乱的景象不复再见,各种物资都已分散而且地下化了,再想pào击摧毁已不可能,解放军显示出中国农民式的jīng明。岛田的这丝遗憾很快被更大的担忧赶走:解放军明显放慢了人员上岸的速度,却在拼命赶运物资,已登陆部队也没加快推进,都分散在各处进行防弹阵地建设。难道解放军改变了战术?要不要马上反击,岛田陷入犹豫。

  整个白天,解放军空军不停地进行轰炸,海军也恢复了pào击,但qiáng度都不大,日军的地下阵地也都安然无恙,这一下岛田又把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了,“继续监视!”

  他决心以不变应万变。

  小窦把修筑工事的摊子扔给政委,自己亲自带着侦察部队悄悄运动到本部半岛的中间那个险恶得出奇的山区──八重岳,他知道日军北部防御重点就在那里。起风了,天气变化很快。辽阔起伏的冲绳的丘陵上长满了蒿草和灌木,还有一片片黑色的松林,在海风中飒飒作响。小窦一行人携带了大批观测设备,他们首先在距敌主阵地两公里远的树林里安营扎寨。在不同方向支起几个有特殊减振装置的三脚架,然后安上数套激光gān涉仪。此刻空军正在八重岳主峰上投弹,这几套激光gān涉仪则扫描选点,观测岩面由爆炸引起的微小变化,然后把观测结果送回千里之外的地震研究所。专家们立刻用装有专业软件的计算机分析,推断出各点距空xué的距离,再自动把这些空xué绘制在三维地图上,最后传回给岳麓生的指挥部。

  小窦此行不光是做这种“敲山震虎”的侦察,他们还要耐心观察各山体表面,力图找出任何人力加工的痕迹。虽然有侦察卫星的全天候监视,但毕竟只能指出某一地区有大量人员车辆出入值得怀疑,并不能代替侦察兵敏锐的眼睛。pào火和炸弹已把山体上的植被掀去,露出丑陋的岩石表面。日本人很细致,所使用的水泥和岩石颜色非常接近,而且轰炸也掩护了许多施工时的爆炸点,观察结果并不很理想。小窦安慰他的士兵不要着急,还有机会。太阳下山了,他的士兵们惊喜地发现在他们特制的红外观测镜内,随着不同波段的选择,清晰地显示出水泥和岩石、土壤等自然山体的区别。

  小窦笑了,仿佛从战士们的身上看到三年前他自己在曼谷给柳维平和俞笑天当侦察兵的影子。

  13日凌晨2点,剧烈的战斗在八重岳和伊江岛同时爆发。空军从万米以上高空将一枚枚重型侵彻战斗部激光炸弹投下,潜伏在伊江岛的解放军蛙人部队和八重岳附近的陆战队队员们又用激光照she器引导这些炸弹冲向山体中各坑道工事的薄弱点,连续的爆破炸开一个又一个的天窗。没等炸弹声平息,无数直升机便把突击队员直接送到突破口,这些头戴氧气面罩突击队员不失时机地朝各缺口内投入特制的空气燃料手榴弹。这些手榴弹威力不是很大,但已足以使方圆10米以内的人员因缺氧窒息而失去战斗力,狭窄的坑道空间更加大了它的范围。日军防御工事的的山岳坑道内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闷响,解放军的突击队员一跃而入,用可穿透烟尘的远红外夜视仪搜寻道路,前进个十几米后又投下第二波空气燃料手榴弹,就这样走走投投,逐渐进入各工事的核心。他们背上的氧气筒可支撑半个小时,而急救过氧化钠面罩又可提供额外的一刻钟时间,故突击队员们气定神闲,按步就班地扫dàng残存的日军。他们身后另有专人操作拖着长长光纤的dòngxué导航仪,避免从不同方向进入的突击队之间的误伤和可能遗漏的偏dòng。

  日军在坑道的各种防御武器是另人毛骨耸然的,隐蔽在坑道中的各种口径火pào若都推出来,按预先jīng确测定的距离实施毁灭性的she击,肯定会把滩头阵地打成一片火海。可惜此刻这些武器的操作者们都像gān涸池塘内的鱼,大口喘息,贪婪地捕获空气中那一丝残存的氧气,让所以武器都成了摆设。

  沉闷的爆炸声响了一夜,到天亮时分,八重岳地区日军构筑核心永久阵地和伊江岛制高点城山地堡都被攻陷,只剩下一些侦察时没有发现的小暗堡还在苟延残喘。这两地本应该负责形成jiāo叉火力的日军已自顾不暇,更不用说互相支援了。

  岛田同两地的线路通讯在战斗一打响便被切断,之间的无线通讯又被岛中部的解放军全波段gān扰,得不到清晰的战况,岛田只能通过同某地通讯有无回音来判断阵地是否易手。13日上午10点,一些不死心的日军参谋在解放军停止gān扰后又进行了最后一次联络,回应却是死一般安静。岛田等指挥官对这一切简直难以置信,因为在他们最坏的估计中,八重岳和伊江岛都至少可坚守半个月。让他们感到更可怕的是,解放军又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又有了什么新的战术,他们都一无所知。八重岳和伊江岛失守的消息震撼了在首里附近的日军,失败主义情绪开始在中下级官兵中蔓延。岳麓生的欺敌战术至此取得完全成功,第一天的登陆他故意采用刻板的教条,所有登陆部队都从东南部的海滩登陆,造成兵力拥挤,逐次投入的假像,麻痹了日军,也掩护了小部队的侦察。第二天夜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充分发挥数字化空突部队的机动性和jīng确性,选择日军意想不到的地方──防守最坚固的工事上方,采用“小群多路”正面突击结合侧后迂回的战术,来了个“打蛇打七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战果。

  当岳麓生收到孟如虎的“在日军坚固防守的八重岳山区,有组织的抵抗已经停止了。”

  报告后,便批准他趁热打铁,趁日军全线出现动摇之机,迅速扩张战果的计划。刚登陆的陆战二师横扫冲绳蜂腰部直打到胜连半岛顶端,只遇到小股日军部队的阻击,还不够填牙缝的。陆战五师一团,在小窦指挥下,向左旋转,一路北进。和本师的另一个团沿着冲绳东西海岸,穿过树林、溪流、山涧,绕过日军的小股抵抗部队,大踏步推进。后勤跟不上、战线上破dòng百出、人员疲劳都无法阻止士气高昂的陆战队士兵。小窦的东海岸突击部队,沿着有铭、平良、安田等山村和崎岖的沿海道路,直扑冲绳岛北部的边户角。西海岸部队沿多幸山、恩纳岳、仲尾次、盐屋等险峻的山地夺路疾进。只用了三天,就同东路部队将在边户角会师。现在,冲绳岛大部已被解放军占领,仅仅剩下以首里为中心的西南角了。

  第三十八集团军的南进遇到了日军的顽qiáng抵击,日本人的防线西起牧港机场,中经仲间、前田、幸地,东到西原机场,巧妙地利用了一条东西走向的西原山地。与陆战队相比之下,第三十八集团军的官兵们则打得很辛苦。由装甲车辆组成的穿插纵队在崎岖的山间公路上快速穿行,而在更陡险的地带,士兵们只好下车步行。更加严重的是,由于日军在这地区对“北斗”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定位系统进行了全频gān扰,所有的GPS都不好使了,卫星信号也遭到gān扰。为了保证jīng确轰炸和pào击,指挥员们只好求助于岛上数字化空突部队的直升机区域定位系统,但这样还是给解放军战斗部队的调配造成了困难。而且,通信卫星也遭到gān扰,使第三十八集团军的的C4ISM系统对深入山区部队的通信不能不间断联络。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1/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