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走向战国/开战中国_周梅森/梦回汉唐【完结】(13)

2019-03-10  作者|标签:周梅森 梦回汉唐

  柳维平果断的下了决心:“一起走!让他们通知二、三分队。”

  老刘拿起普通对讲机发出一串暗语。

  果然,拿了老刘递上的装满几十张百元面额美钞的香烟壳的泰警们装模作样地翻了一下,便挥手放行了。可刚起动的车队还没出关,又被军警们赶到路边,大家不觉心提到嗓子眼,后车的队员们都握紧了暗藏的武器。只见军警们驱赶着杂乱的人群,开出一条通道,一个指挥官模样的中年人跑出营房向远方张望。

  五、六分钟后,一列车队呼啸而来,其中一辆插着泰国的皇室旗。军警们已列队敬礼。那车队没有停,但因狭窄的通道而不得不减速。老刘惊讶道:“那不是林老板吗?他陪着的人似乎是个亲王。但不知那个美国佬是gān什么的?”与此同时,四车上的俞笑天少校也正扫视这支神秘车队,多年情报员的直觉告诉自己有人在窥视,感觉隔着车窗一闪而过的那张美国人的脸似曾相识。

  柳维平的车队重新上路,不久便到了山脚下的另一道检查站。荷枪实弹,牵着大láng狗的警察如临大敌,气氛远比山上紧张。但熟知内情的队员们都很镇静,因为这些警察主要任务是辑毒,而特遣小分队在这方面却很清白。

  在小分队再登征程后,俞笑天换到了先行车。他对着似乎想着心事的柳维平说:“我想起来了,在老罗寨遇到的美国人是中央情报局东南亚区的负责人詹森,很jīng明qiánggān,我们要小心。”

  柳维平向正在开车的老刘问道:“那个林老板是什么来路?”

  老刘夸张地竖起右手大姆哥道:“他来自台湾,可是在整个金三角地区都吃的开的人物,我们一路上的加油站都有他的股份。”

  俞笑天插嘴道:“这个人我也听说但没见过,据情报显示此人把金三角地区的各派保护费收取方式企业化,保护了各派利益且减少了争执。”见柳维平很有兴趣,便详细解释道:“随着公路网在金三角地区的发展,马帮都弃骡马而就汽车,各派传统的设卡收费既不方便也不经济。这个林老板便建议在几十个主要出入口设收费站,以出售各派电子通行号形式收取保护费。一派境内的所有加油站只给有本派电子通行号的货车加油。对那些贪图便宜没有该派电子通行号又不幸在该地瞎了火的客商,则没收其车货。这一措施不但方便了各方人马,还反过来促进金三角地区的公路网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柳维平笑道:“他们好了,可外面的人更受毒品之害了。”又正经地向俞笑天问道:“为什么他们要劳动王室成员的大架?”

  俞笑天答道:“金三角地区的各派根本不卖泰国政府的帐,但都宣誓效忠于国王。

  詹森大概想借这两方之力方便自己的特务活动。我建议要向前指汇报这一新情况。“

  顿了一下又道:“今天美方撤走自己的执法人员大概是顾忌泰国王室的面子,不想让我们检了便宜,使我们双腿不用急行军了。”众人大笑。

  一路上经常遇到逐渐增多的美、英和泰国的各种军车,却再没有碰到关卡,特遣小分队在九月十二日傍晚已顺利的bī近曼谷。柳维平一反常态地皱紧双眉,想起老师长薛皓简的告诫:一个侦察兵越是接近目标越是要谨慎。驾车的俞笑天见柳维平有心事便建议道:“前面有一个加油站,我们是不是修息一下?”

  “加油站──林老板──詹森”柳维平突然感到多日来的不安有了答案。“谢谢你,老俞!”见俞笑天一头雾水,笑着道:“你的那句加油站使我想起我们的电子通行号是个漏dòng,詹森稍花时日不难发现我们是从云南过来的。我们今夜不进曼谷!”转向后座正准备混沌通讯仪的小窦命令道:“通知各分队马上起用第二号方案!”

  清晨,正吃饭特遣分队的队员们从电视上得知,军警昨夜突然在各个通往曼谷的近郊路口设置路障检查入市货车,造成全市大塞车,弄得怨声载道,军警又不得不改为疏散jiāo通,都不由得会心一笑。开着俞笑天从秘密联络点搞来的五辆品牌各不相同的旅行车,特遣小分队折返回昨日离开的大路,朝曼谷驶去。由于塞车没有完全消除,泰国军警看都没有看一眼就把他们“赶”入曼谷。

  在曼谷的第二秘密集结地,特遣队的三个分队会师了。柳维平很快分配了任务,一分队留在曼谷,二、三分队赶赴距曼谷还有几小时车程的海滨风景名胜帕塔亚,美军在这里建起泰国最庞大海空军事基地。柳维平qiáng调目前主要的任务有两个:jīng确标定敌各重要军事目标;渗透敌通讯网络。如有余暇,不妨了解敌兵力部署、部队番号等等。分别前,不知谁的提议,各分队又打赌看谁先破译美军的密码。

  分散行动后,俞笑天问道:“以往侦察都以了解敌兵力部署为重,这次我们怎么一反常态?”

  柳维平毫不隐瞒地jiāo底:“我现在还不完全理解薛总指挥的谋略,他曾说过不要迷信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那一套,巨量的真假参半的信息往往分散决策者对关键点的判断。战争的胜利是属于jīng确掌握关键情报的一方而不是拥有最多情报的一方。战争是心理动态变化的过程,敌人的力量最qiáng点往往就是心灵的最弱点,找出打败敌人的最qiáng点方法就是战术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侦察应与此有关,你要详细知道为什么,gān脆以后去问薛总指挥吧。”

  9月13日,在云南的丽江前指控制室内,薛皓简翻看着各地特遣队的进展情况,发现有两个地方,没有渗透成功。一个是马来半岛上的西马来西亚,那是第一阶段计划外的任务,他命令那个特遣队在半岛的泰国和缅甸边境埋伏好。另一个却是“极速风bào”第一阶段的要点──越南金兰湾的美第7舰队第75特混舰队的驻地。

  正在相法补救时,曹秘书递上今日敌情简报,薛皓简被其中一条消息吸引:越南南下军机被金兰湾美海军战机击落。薛皓简眼睛一亮,命令道:“叫空军作战参谋来,让金兰湾特遣队运动到胡志明市和金边之间的地区。”

  这天,乌云笼罩着夜幕下的曼谷,柳维平、老刘、小窦和另一名叫小葛的年轻少尉为一组去侦察湄南河畔的美军新机场。他们戴上数字红外热成像夜视眼镜,身着能减少红外线特征的特种野战服,手持装有消音器的微型冲锋枪,肩负野战背包,来到一片树林边,这是他们白天初步勘察后选择的突破口。他们的红外热成像夜视眼镜采用了一种单晶锑化铟半导体材料,可在室温下工作,省却了笨重的冷却系统。

  红外探测在军事上应用可以追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但只是在上世纪后半叶,

  它才被应用于不需要携带光源来照明目标的被动式传感。上世纪60年代,红外探测技术上的第一次突破导致研制和生产了将热辐she变换为可见光的热像仪,用用了十几年,热成像技术达到了能切实可行地应用于战争的完善水平。当然,在基础材料科学和微电子技术取得每一次新进展都会为减小红外探测系统体积、重量和功耗,提高其灵敏度和热图像质量提供发展余地。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3/1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