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_柳建伟【完结】(62)

2019-03-10  作者|标签:柳建伟

  周恩来气坏了。这样一来,方面军总部不是无事可做了吗?12月16日,周恩来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电文发往瑞金:中央根本不了解前线实际,连日电令屡更,使部队运转增加很大困难,请在相当范围内给我们部署与命令全权,免致误事失机,否则亦请以相机处理之电令给我们。因为这事关战局责任,使我们不能不重申请。

  李德知道这份电报后说:"有一个方面军总部,常常弄得前后方指挥不统一,不如让他们撤回来。我们完全可能直接指挥各军团和独立师、团作战嘛。"博古当即表示同意。

  于是,周恩来、朱德的军事指挥权被剥夺了。12月20日,他们接到电令:中草军委决定将原属红一方面军各部组成为东方军、中央军和西方军,方面军司令部即回瑞金。

  2福建事变还是给红军带来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完成了博古、李德对红军的绝对控制。

  12月20日,中革军委下达了《关于转移突击方向和组织三个方面军及各军动作的指示》,决定以第五、第七军团及独立六十一团和东北各地方部队编为东方军,留在建宁、泰宁、黎川、光泽、金溪一线开展游击战争,钳制和消耗东线之故;第九军团及独立一团、四团编为中央军,在第五军团左侧前牵制和消耗敌人;第一、第三军团及独立第二、第三、第十一、第十三团编为西方军,转移到永丰地区消灭敌税警总团,并相机消灭敌第九十三、二十七、十三师等部队。

  和qiáng敌相比本来就弱小的红军就这样又被分成了三支。这种编制无疑为敌人实行各个击破提供了便利。

  12月24日,红一军团西移至jī田、七都地区。27日,红三军团移至广昌之南头陂并准备继续西移。

  我们看看西方军要攻的是怎样的敌人吧。

  永丰地区共有国民党军三个师、一个骑兵旅、一个美械装备的税警总团驻守,总兵力近因万,为红一军团总兵力的一点五倍。这一地区,守敌已构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防御体系。藤田至永丰一线,构筑碉堡二百三十余座,平均两公里左右一座。其中圩寨三个,连碉五座,排碉四十二座,班碉一百八十座,三分之一为石碉。

  我们实在不忍心描述自1933年12月25日至1934年1月4日,红一军团进行的长达十天的攻击堡垒作战。温习一下车史上这样几句话吧:"12月25日,西方军发起攻击,广大指战员,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与敌浴血奋战至1934年1月4日,攻占了上坑两翼高地,占领了上州附近的敌人堡垒,初断了敌人永丰至大桥、古县间的联系,包围了敌九十三师。但是,红军缺乏重武器,不但无法消灭guī缩在堡垒内的敌人,反而在敌人的qiáng大火力she击下,遭受较大伤亡,第一师第三团的九个连队,有十三名连级gān部阵亡,被迫于4日huáng昏撤出战斗。"军史后面加了这样一句评价:"至此,'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西进永丰地区的反攻计划化为泡影。"彭德怀、杨尚昆正在率三军团西进,突然间于1月2日晚接到中共临时中央的电令:"明3号开始向沙县地域移动,并应于10号协同七军团遂进行进攻卢兴邦师及占领沙县的任务"。

  这是拒绝和十九路军合作结出的第一枚苦果。

  沙县的卢兴邦师,本是福建地方武装,归十九路军指挥,蒋介石讨伐军bī近南平时,倒戈归蒋。蒋忙写委任状一份,卢兴邦就成了堂堂国军整编第五十二师师长了。1934年元月初,第十九路军主力已被将军压迫至南平、水口以南,中央苏区的侧翼也随之受到了蒋系部队的威胁。博古、李德令彭德怀、杨尚昆回攻沙县,有一个目的是想争取第十九路军左翼部队易帜。

  这个想法实在有点一厢情愿,同时也表明博古、李德乱了方寸。

  红一军团被迫撤出战斗的消息传到瑞金后,李德发了一顿脾气,大叫着:"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这仗还怎么打?你们军委不是下了命令吗?拒绝攻击敌人堡垒,就等于拒绝战斗。这都是萧劲光带的好头!要想打胜仗,必须严格战场纪律。这种人,杀一个,别的人就知道怕了!jiāo给军事法庭,杀掉他。"博古愣了一会说:"必须杀吗?"李德道:"先放弃黎川,又在游湾打了大败仗,不杀他怎么能振军威?要尽快办。林彪、聂荣臻今天已经擅自决定撤出战斗了。"《毛泽东年谱》披露:1月6日,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和李德等人以黎川失守和游湾战斗失利之事,完全加罪于萧劲光一个人,在瑞金对他进行公审,称之为"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判处他五年监禁徒刑,开除党籍、军籍。在公审之前,李德等人主张杀掉萧劲光。征求意见时,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这个主张,说黎川失守这件事不能全部归罪于萧劲光。王稼祥也不同意对萧劲光处以极刑。

  萧劲光被关押起来后,毛泽东派贺子珍前往探视。贺子珍对萧劲光说:"毛主席让我告诉你,要挺住。黎川失守是整个指挥部署的问题,中革军委又没下让你死守的命令,你应该撤,你做得对。"经过毛泽东、王稼祥力争,萧劲光只关了一个月就被安置到红军大学当战术教员。李德找博古要追究这件事,博古借口工作太忙推掉了。这些蛛丝马迹说明毛泽东为保萧劲光动了真格的。

  十个月后,长征开始时,留守的中央分局书记项英曾找李德谈了一夜话。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他(项英)警告说,不能忽视毛为反对党的最高领导而进行的派别斗争,毛暂时克制不过是出自于策略上的考虑。他说,毛可能依靠很有影响的、特别是军队中的领导gān部,抓住机会在他们的帮助下把军队和党的领导权夺到自己手中。我同意项英的疑虑。可是,我在几天以后向博古讲述这次谈话时,他显得很有信心。他说,关于党的政治总路线已不存在任何分歧了;至于以前在军事问题上的不同意见,由于各地的红军都转入了运动战、转入了反攻,现在也都消除了。他还说,毛泽东还同他谈过,毛并不想人为地制造一场会把中央红军的命运推向危险境地的领导危机。"共和国成立后,萧劲光出任第一任海军司令,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萧劲光回忆说:"我得以释放,能活到今天,是毛主席同'左'倾机会主义者坚决斗争的结果。"在和蒋介石争天下的武装斗争中,红军内部萧劲光这样的军事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毛泽东是深知这一点的。萧劲光事件发生前一个多月,毛泽东曾给在闽西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寄过两次书,一次寄一本。第一次寄的是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毛泽东在书的扉页上用铅笔写道:"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第二次寄的是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毛泽东这回写的是:"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书,叫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没有一次因战事失利对团以上军事指挥官处以极刑。毛泽东第一次用朱笔点杀的高级领导,是建国初期犯了贪污受贿大罪的刘青山和张子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2/7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