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城郭_柳建伟【完结】(98)

2019-03-10  作者|标签:柳建伟

  李金堂笑了,“你要我教你办法,其实这办法很简单。金贝子本来就觉得多了你这个婆婆,你就让他当家吧,把全部的家都当了。你不是有关节炎吗?常回县上住住院,我给医院打招呼。所有的大事,你都不要插手,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到时他们觉得你是个窝囊废,我就要回你这个窝囊废。金贝子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应了改革大cháo流,就让他出出风头好了。”

  摸清了矿业公司的底,李金堂一点都没有感到踏实。政治格斗中,反常的行为常常会让对手莫衷一是。刘清松到底要做一篇什么文章呢?李金堂想到了秦江专员。遇到一般的难处,李金堂决不会轻易动用这棵大树。如今已想得山穷水尽了,不动这条线,李金堂真的怕要病倒了。他要出来电话总机,说道:“请接行署秦专员。”如果秦江也答应来龙泉剪彩呢?再说服他不来,可就犯了官场大忌。李金堂对着话筒朗声说道:“老领导最近身体可好?哦,很好我就放心了。他们没请你来剪彩呀?”秦江那边说道:“矿业的事情,归工业局管嘛,解放以来不都是这么划分的?柳城什么时候有过地质矿业局?你说说?”李金堂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声说:“是是是。”秦江说:“没把我这衙门放在眼里,我也犯不着chuī这个喇叭。一个县里成立一个矿业公司,兴师动众,宣传部、报社、电视台,全惊动了,太不成话。那边戏都安排好了,找我去跑龙套。不去。我刚撂刘下清松打来的电话,跟他说星期三行署正副职都安排有活动。要堵就把路堵死。说什么这是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标志,拔得太高了吧?我在龙泉只懂抓农业,你也不怎么样,拣起个手工业,都是农业文明。你有啥事只管说吧。”李金堂一喜一忧,喜的是秦江态度明朗,没有丝毫暧昧,忧的是仍不知刘清松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看这个架势是要搞一个宣传攻势,“暂时没啥事,如今这年轻人,都重视舆论,我都看不懂这是啥打法。矿石一块没有,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咋看都是个短命鬼,老首长不来剪彩是好事,省得将来要你来擦屁股。”秦江笑道:“也不新鲜。前一阵子我去沿海考察了一段,都讲这种规格,讲这种排场,说这是叫舆论开路,chuī上去了,叫他下来就不易,以后的事就好办了。有个市还出了这种新鲜事,几个年轻人开个皮包公司,市领导不明真相去捧了场,和这几个年轻人合了影,日后,这几个年轻人竟拿了这些照片,签了价值上千万的合同。你说说如今这事鲜不鲜。你呀,也不能老窝在龙泉,有机会也出去走走,不说长啥见识,至少也能增加点警惕性。”李金堂听了这番话,一下子把问题想透了:原来这是请来大神踢场子,戏在后头。又闲扯一阵,李金堂把电话压了。

  眼下,阻止刘清松的宣传攻势已经不可能,接待的规格又不能降下来,当书记毕竟是柳城地区的第一把手,面子一定要给足。李金堂正在堂屋坐卧不宁,办公室主任陈远冰打来了电话,说已接到地委正式通知,星期三上午十点,当书记、地委宣传部陈部长、地委杨秘书长、报社王总编辑、电视台董台长、科委庞秋雁副主任等一行三十余人要来参加剪彩仪式,问李金堂该怎么安排接待。李金堂吼道:“慌个啥,今天星期一,明天星期二,还有两天嘛。”陈远冰那边说:“这庞秋雁是行署口的,又和矿业不搭界,我总觉得来者不善,所以才提早对你说一声,听你拿个大主意。”李金堂说:“我牙正疼,晚上你来家商量吧。”

  正在这个时候,县长王宝林闪进了院门。只听王宝林说:“你们稍等,我先给李副书记说说。”独自一人进了院子。李金堂不由得站了起来。王宝林白天到家里来,这还是他当县长后的第一回。李金堂为了避免龙泉的官员和百姓一眼看出他和王宝林的关系,连电话两人都不常打,还要王宝林在常委会上常常对李金堂发表点温和的反对意见,树立起自己稳重的中间派形象,一年多来,他对王宝林的默契配合十分满意,一见王宝林自己坏了规矩,立时警觉起来,禁不住问道:“出了啥事?”王宝林笑道:“好事,我觉着能解眼下燃眉之急。”李金堂说:“你都知道了?”王宝林道:“知道了,他们是想把前面一页翻过去,星期三是开场前的铃儿。”李金堂点头微微一笑,“啥好事,说说看。”王宝林道:“刘清松搞猴子掰苞谷,咱们正好拣个便宜。马齿树新村建起来了,马呼伦早上去县委问咋弄,县委正在忙着矿业公司的事,他们去找了我。上午我已经去马齿树看了,村子修得跟花园一样。想不到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竟出了这么富的村子,听马呼伦说,他们村每年靠苇编和制塑料鞋底,能净挣两百万。”李金堂面露惊诧,“咋没听说过呢?凤凰乡也没见提说马齿树。要不是上次开那个现场会,我也不知道有这个村子。这么富的村子,应该早露点风声了。”王宝林道:“这就是咱们官僚,马呼伦太jīng能了。马齿树西靠赵河,有很好的码头,他们的货都是直接沿赵河运到襄樊的,县里当然不知道了。以后恐怕要把河道也管理起来,虽说赵河水浅,行不了大船,可每年出境的小船载货量也不少,管好了,财政每年至少可多收入几十上百万。这马呼伦可是个能人。他早在全村又实行集体核算了,因怕不合分田到户等现行政策,一直对外保密。他想着把新村建好了再宣布这个集体核算事实。”李金堂兴奋地叫道:“马呼伦还在县城吗?我要见他。”王宝林对外喊道:“老马,李副书记有请。”

  马呼伦马中朝父子前后走了进来。寒暄过后,李金堂说道:“你们的情况,王县长已经谈了,很典型,是龙泉靠手工业致富的典型。对你们这样的典型,我们过去宣传得太少了。你们新村落成,是件大事,要好好宣传。”这算把谈话的基调定了下来。王宝林接道:“老马,你不是说这赵河里还养出了铁器村、玉雕村什么的,都给李副书记说说。还有呢,你们为啥又搞起了大集体,你们没有向上汇报你们的打算,到底怕什么?都说说。”李金堂笑道:“王县长,你问得太多了。老马,看样子,咱俩年纪差不多,今天见面,也算有缘,中午就在家里吃顿便饭,喝两盅。”马呼伦也是多年在官场、商场台面上走动的人,忙接道:“中,可中。有些话俺可憋了多年了,今天遇到明主,也该倒一倒。这一改革开放,我就憋着劲要争个全县第一。gān了十多年,想着该出出头了。上回县上去开了现场会,俺估摸着是时候了,想把这一pào打红了,谁知道遇上一个昏君。”马中朝瞪了父亲一眼,“爹,李副书记和王县长要你谈工作,你胡叨叨个啥!”李金堂大笑道:“我就喜欢老马这种心直口快的人,在我家里,想说啥,随便说。”马呼伦咧咧嘴,“这赵河,这几年不知富了龙泉多少人,俺们靠它运货拉原料,石佛寺的大雾庄用它做绸子生意,孔明的梁寨用它做铁器生意。几年下来,都发了。当然,也有错误,少缴给国家不少税。为啥又搞成了大集体?简单。生意做大了,需要帮衬,需要人手,先是两三家合伙,后来越滚越大,就又合到一堆儿过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8/18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