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_贾志刚【完结】(90)

2019-03-10  作者|标签:贾志刚

  19.12(7.37)★★★★★

  子曰:“君子坦dàngdàng,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解析】孔子总是盯在君子和小人的问题上不放,反映出他总是盯着人不放。既然君子坦dàngdàng,心胸宽广,就别总是盯着别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实际上,长戚戚倒好像是孔子自己的特点,总是批评抱怨和担忧。

  孔子早年是很豁达的,可是到了晚年,因为理想未能实现,因而变得偏执偏狭,喜欢揪住别人的小事不放,喜欢动不动上纲上线,喜欢把人分类,喜欢杞人忧天。所以,我们宁愿相信,所有这些关于君子小人的话,都是孔子老年所说的。

  【现实解说】这个世界就别分什么君子小人了,每个人的生存有自己的原则,无所谓君子小人。

  19.13(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坏别人的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解析】这里的君子,与上面的君子已经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说这段话是在批判小人赞扬君子,倒不如说这是在为君子和小人作新的定义,那就是专门破坏别人好事的人,就是小人;专门成人之美的,就是君子。

  【现实解说】成人之美是一种美德,而成人之恶往往出于利益,否则就是变态。羡慕嫉妒恨,就是小人的另一个定义。

  19.14(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和谐。”

  【解析】意思就是小人只是因为利益而聚合在一起,没有什么道德底线,相互之间只要有共同利益就纠结在一起,就串通在一起。而君子不一样,大家有什么意见就提出来,并不追求看法一致。

  需要解释的是这个和字,和就是和谐,和谐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是跟晏子学的,那么晏子怎么解说和谐呢?我们来看看。

  按《左传》。梁丘据是齐景公的宠臣,专门负责陪齐景公吃喝玩乐,一次,齐景公问晏婴:“唯据与我和夫?”

  晏婴回答:“什么和谐啊?那就是他一味迎合你,顶多说是保持一致而已。”《左传》原文是: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那和谐和保持一致有什么区别?”齐景公问道。《左传》原文是:和与同异乎?

  “那当然,差别大了。”晏婴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和谐呢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最后做出来可口的肉羹来。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是肉,臣下们就是水、火、醋、酱、盐、梅。国君拿主意,但是臣下们要提供自己的看法,综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主意。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缓、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放个屁他也说是香的。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梁丘据什么都跟您相同,要他还有什么用?”

  所以,什么是和谐?就是集中不同的意见,达成最好的结果,而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一样。

  什么是和谐社会?就是包容的社会,言论自由的社会,批评声音不断的社会。而不是只有一个声音的社会,而不是只能赞美不能批评的社会。

  所以,一个君子的社会,就是一个包容的社会,一个各种不同的声音可以同时存在的社会。

  【现实解说】和谐社会,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就绝不是和谐社会。

  19.15(13.25)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解析】君子有原则,小人无原则;君子不喜欢谗言,小人喜欢奉承;君子用人量才是用,小人用人求全责备。总之,跟君子gān活很轻松,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用去巴结他;跟小人gān活很辛苦,要讨好他,而且会被苛求。

  【现实解说】有的老板很难伺候,所有的属下都没人说他的好话,这样的老板就是小人。

  19.16(14.23)★★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解析】这段话其实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是在君子小人之间折腾。至于上达和下达什么意思,历来的解释都是五花八门,其实无外乎说君子上进,小人下作之类。

  【现实解说】君子看重上半身,小人看重下半身。这样的解说,是不是更清晰一点?

  19.17(15.21)★★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苛求于自己,小人苛求于别人。”

  【解析】君子总是反省自己,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责备自己;而小人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总是找别人的缺点,却不反省自己。

  【现实解说】反省自己,就会进步。所以,管他别人是不是善于反省,自己反省就行了。落后就要挨打,挨打之后,最要紧的是反思自己为什么要挨打,反思自己为什么落后,进而努力改变自己的落后,这就是君子求诸己;挨打之后抱怨世道,总是企求别人道歉,眼睛总在别人身上,这就是小人求诸人,今后还会挨打。

  19.18(15.34)★★★★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通过小事来认知,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通过小事看透他们。”

  【解析】同样的一件小事,君子做错了不代表君子不行,小人做错了就能判断小人不行。这就等于说,如果你是小人,行也不行;如果你是君子,不行也行。问题是,你怎样判断谁是小人,谁是君子?如果一个人被你认为是小人,那不是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了?如果被你认为是君子,那么小事做得一塌糊涂,也可以委以重任是吗?

  孔子喜欢给人贴标签,我喜欢的就是君子,我讨厌的就是小人,这一点很不好。

  【现实解说】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绝对的君子,也没有绝对的小人。用人所长,避人所短,何必要给人贴标签呢?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90/10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