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_贾志刚【完结】(78)

2019-03-10  作者|标签:贾志刚

  16.27(13.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孔子说:“公子荆这个人善于处世。刚开始有点财产的时候,就说‘够用了’;财产多一些的时候,就说‘差不多了’;富足的时候,就说‘哇塞,我很满足了’。”

  【解析】公子荆也是孔子在卫国结识的大夫,公子荆是卫灵公的弟弟,但是很懂得进退,一点也不贪婪。孔子的意思,是用来对照鲁国三桓的贪得无厌。

  其实,孔子在卫国期间是很懂得jiāo游的,所结jiāo的都是公子公孙,而对于这些人,孔子也都是赞扬。

  【现实解说】遗憾的是,“苟合”这个词现在用来表达男女不正当性关系。

  16.28(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却并不据为己有。”

  【解析】孔子盛赞上古的君主,认为他们很仁德。孔子似乎很是赞赏那些把江山让出去的人,不知这算不算一种民主思想的表现。

  【现实解说】历朝都说《论语》好,哪个皇帝说这条?

  16.29(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dàngdàng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解析】歌颂古人,贬低今天的君主们。孔子的做法,实在跟如今的愤青没有区别。对当今世界绝望,于是缅怀古人缅怀得厉害。

  【现实解说】所谓国学热,就是缅怀古人热吧?

  16.30(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文】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侍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解析】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周武王所说的十人,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是这个“妇人”是谁。其余九人是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姜太公)、毕公高、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妇人”有两个说法,一是武王的母亲太姒,一是武王的夫人武姜(邑姜)。周礼,王不得以母亲为臣,因此,不可能是太姒。而同样根据周礼,夫妇一体,周武王似乎也不能以邑姜为臣。有人认为孔子这段话是藐视妇女,认为妇女不能列为人才。其实不然,孔子的意思,武王与邑姜夫妇一体,因此邑姜并不是周武王的臣。所以,这段话并没有歧视妇女的意思。同样,作为商朝的后代,却盛赞周朝的开国君主,孔子的胸怀是很宏大的。

  孔子讲历史讲人才,应当是上课的时候讲的。如果按照商礼,国君不仅不能把老婆当臣,也不能把老丈人当臣,那么太公望是周武王的老丈人,上面周武王的“乱臣”就只有八个了。

  【现实解说】要做成大事,团队很重要。

  16.31(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解析】对于大禹,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想想当年,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道路也未必有,就这么扛着扁担走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那时候还没有挖土机,甚至铁锹都没有。就这么愣是把大水给治了,那不是伟大至极了?

  【现实解说】怎么没有发动大伙学习大禹jīng神呢?这有点奇怪。

  16.32(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过错,因此牢骚抱怨也就少了。”

  【解析】看到别人的优点,忘记别人的缺点,就能少很多抱怨。这个道理,孔子早就明白了。这段话,可能是说给子张听的。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儿子,父亲去世之后两人不肯继位,结伴出走。周武王伐商,两人曾经阻拦。后来周朝灭了商朝,两人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双双饿死。成语“不食周粟”就是讲他们的故事。按理说,他们是周朝的敌人,可是奇怪的是,周朝人普遍对他们抱有敬意。

  【现实解说】善于忘掉别人过错的人,烦恼会少很多,朋友会多很多。

  16.33(16.11和16.12)★★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解析】这是孔子晚年,因为一生失意,有了隐居的念头,可是最终下不了决心。因为有了隐居的念头,所以开始狂赞伯夷、叔齐。

  绝大多数版本中,这一章分为两章,即,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为一章。“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为一章。不过,这两段显然是连在一起的,因此这里作为一章。

  无得,就是实在找不到值得称赞的地方。既没有先进事迹,也没有雷锋日记,想称赞他都找不到借口。

  【现实解说】隐居就隐居吧,饿死自己就不应该了。况且,孔子所推崇的隐居,也都不是饿死自己的那种啊。如今科技太发达,要隐居不容易,所以,大隐隐于市吧。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8/10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