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_梁晓声【完结】(185)

2019-03-10  作者|标签:梁晓声

  他并非只骂儿子,还骂生产“那东西”的工厂。如此yín物也可以成批成批的

  生产出来卖钱么? 将有多少好端端的男人心思会大大地坏了呢? 偌大国家就没个

  人考虑到这一层么? 对我们的共和国怀有深切责任感的老公民联想到了那场叫做

  “清除jīng神污染”的运动。退了休的他被街道委员会封为“清污”组长,挨家挨

  户查的就是有没有“维纳斯”之类。几辈子居住在小胡同低矮屋顶下的老百姓家

  里,肮脏的墙上也赶时兴地挂着电影美人儿挂历,却没见谁家摆着三尺多高的

  “维纳斯”。那条胡同的老百姓还都没条件“资产阶级”起来。不失为共和国的

  一些好老百姓。报纸、广播、电视大造了一气儿声势,似乎要彻底“清除”一通

  儿。却没“清除”得怎样,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唉唉,共产党啊,共产党啊,

  “说得到做得到”的气魄哪儿去了呢? 文化大革命固然不好,可毛主席他老人家

  那等气魄谁个能比? 共产党内就再出不了一个有毛主席那等气魄的人物了么? 连

  一场小小的运动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往后老百姓还听你们的号召? 听个鬼! 老

  公民联想甚多,不仅忧国,而且深切地忧党了。

  他一抬头,目光又被陈列架上方的一幅镶在大框子里的油画勾住了——一个

  赤条jīng光的女人横卧在红毯上。红白相衬,连块遮羞布也不覆盖。一手持柄孔雀

  翎的羽扇,从高处媚眼盈盈地瞥着他làng笑。其实他一进屋就发现了这幅油画。不

  过眼花,一片阳光照耀在画上,使他没看出画上究竟是什么。

  “维纳斯”胯以下毕竟还围着布! 尽管眼瞅着就要滑落似的。

  这dàng妇比“维纳斯”更其不要脸啊! 并且“维纳斯”低着头,也不笑。

  这赤条jīng光的dàng妇媚眼盈盈地瞥着人làng笑! ……

  而最不要脸的是儿子! 将这一类dàng妇们不知从何处买回家来,摆着,挂着。

  就差没燃香秉烛供着她们!

  “你小子过来! ”

  他又大吼一声,只觉一团怒火在胸中腾蹿,冲上脑门。太阳xué突突跳,周身

  血管都发胀。

  儿子闻声踱过来,瞪着他不说话。意思是:又怎么啦? 爸?

  他抬臂一指油画:“那是啥?!”

  儿子用天真纯洁得像三五岁小男孩般的语调回答:“波琪儿! ”

  在他听来,那种语调是故装的,隐含着嘲弄他的意味。

  “啥? 你敢再说一遍! ”

  “波琪儿。”

  簸箕! 居然当面回答他那赤条jīng光的女人是簸箕!

  “你! 你……”共和国的老公民,退了休的老工人,八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的

  自由市场领域内的“服装大王”或曰走运小贩的老父杀,瞪看儿子跺了下脚说不

  出话来。

  “你们爷儿俩gān什么? ”老伴离开花房般的阳台予以gān涉了。

  “你的好儿子! ”当父亲的又抬起手臂,指着油画愤愤然道,“他说那上面

  画的是簸箕! 我眼还没瞎! 你看那是不是簸箕! ”

  当母亲的这时才发现那幅油画。她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站在老伴的立场,

  语气便不是调解的而是教诲的:“儿啊,从前咱家穷,可是个正经家庭。如今咱

  家依赖着你,富了。富了更得是个正经家庭:挂那么个女人画,家里来个客,坐

  沙发上,客瞅着她,她瞅着客,情形好么? 算怎么一档子事儿? 你还欺你爸年老

  眼花……”

  “簸箕! 你咋不说那是把笤帚? ……”当父亲的痛心疾首。忧国忧党之情,

  转化为忧子之虑了。儿子从哪时起变得这等不正经了呢? 钱,钱! 是一个钱字将

  儿子引导坏了啊! 唉唉! 谁能说不是呢?

  “是叫波琪儿嘛! 伟大的女奴波琪儿! 画上这么写的……”当儿子的悻悻地

  嘟哝。

  “女奴不就是丫环么? 丫环还有伟大的? 杨排风一根烧火棍闯天门阵,说书

  的也不过说她比男人勇猛,戏文里也没敢唱她半句伟大呀。我看那画的是个外国

  女子。只有外国男人才把丫环宠到这地步,还夸个丫环伟大! 你如今要是专喜欢

  看……美人画什么的,挂幅演电影的,再不挂崔莺莺,挂林黛玉,都行。不qiáng似

  挂这么一幅下流脏眼的画? ……”当母亲的论古道今,循循善诱。

  当儿子的火了,顶撞母亲:“妈你懂什么? 瞎喳喳! 这是世界名画! ”

  世界名画——母亲确是不懂。缄口无言了。

  父亲又忍不住梗着脖子吼起来:“有我和你妈活着,家里就不许挂世界名画

  ! 簸箕笤帚都不许挂! ”‘

  “八百元高价买的,就是为的挂在墙上看! ”

  “八百元?!……八……百……元?!……”父亲两手颤抖,身体左右旋转,目

  光四处睃巡,看样子想摔什么砸什么发泄。

  新居没件破旧东西可供一摔或一砸,连茶几上的烟灰缸都那么美观。卧头牛,

  牛背上盘腿坐着个chuī笛子的牧童,玉石的,晶晶莹莹。父亲跨将过去,抓在手中,

  高高举起,看出价钱也便宜不了,轻轻地又放下。

  父亲一把抓住母亲的手:“这地方是他花钱买的,是他的家。

  在他家,咱俩说话能算话么? 跟我走。看来还得回去住! ……“

  母亲被父亲扯着,身不由己,脚下移动,目光哀求地望他。

  他呆呆地站立着,紧闭着嘴,不肯说一句妥协的话。他许多方面都变了,却

  仍是倔qiáng的。

  父母离去了,撇下他孤零零地在新居。他从这间屋转到那间屋,在席梦思chuáng

  上四仰八叉地躺一会儿,在阳台上朝下面的街道望了一会儿,打开电视机看了几

  分钟,从冰箱里拿出瓶汽水喝了两口,听了一盘录音带。邓丽君在国内早已落红

  了。李谷一销声匿迹了。苏小明和朱明瑛据说是都到国外深造去了。眼下在这座

  城市最流行的是薛什么和张什么。这两位是何许人? 他不知道。也听腻了他们唱

  的“请到我身边”和“告诉我”,听第三遍的时候就腻歪透了。他不想到他们身

  边,他们也根本不会高兴他出现在他们身边。如果他们高兴,那他得拎着一个皮

  包,皮包内装满了钞票,并且一开口就声明诚心诚意地将皮包奉送给他们。他这

  么想。他更没什么可告诉他们的。尽管他们哼哼叽叽的没完没了地唱告诉我告诉

  我告诉我……仿佛没人告诉他们点什么他们就不能活了似的。然而他得买他们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85/37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