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_孔二狗【完结】(71)

2019-03-10  作者|标签:孔二狗

  这时候,赵红兵和沈公子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刘海柱。

  赵红兵、沈公子、刘海柱三人关系最好,10多年来常年在一起喝酒聊天,但却始终没有任何经济来往。

  一向看不惯拉里邋遢的刘海柱的高欢曾经这样评价刘海柱:“我从小学一年级就认识他,那时候他就是个混子,常年在转盘街跟人家打架,次次打得满地是血。chūn夏秋冬他就一套衣服,没看他换过也没看他洗过。现在你赵红兵居然和他成天在一起喝酒,我就纳闷,你们俩究竟成天聊些什么?你们俩的关系不就是酒肉朋友吗?一个酒肉朋友,至于让你总醉成那样吗?”

  男人之间的关系,女人很难理解,即使聪明如高欢。

  这次,刘海柱和赵红兵让高欢见识到了什么叫“酒肉朋友”。

  赵红兵在借钱的时候刘海柱说的那句话,直到今天,赵红兵酒后还经常一次又一次的跟别人重复。

  “刘哥,借点钱。”

  “借啥啊,去我侄女那拿去。”刘海柱的侄女是他配件门市的出纳,刘海柱还以为赵红兵要用个几万块周转一下。

  “要借很多钱。”

  “多少啊?”刘海柱靠着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劳动,也的确算是个大款了。但是在99年的时候,刘海柱还不像现在这么有钱,二狗记得那时候他还经常钻车底下修车。

  “……200多万。”

  “……”刘海柱被吓着了。

  “……”

  “……红兵,你要做什么?”

  “开发房地产。”

  “……恩。”

  “刘哥,如果没这么多就少借点。”

  “……”刘海柱沉吟了一下。

  “……红兵,我有。多长时间要?”

  “越快越好,就这几天。”

  “三天行吗?”

  “行。”

  “三天后来我这里拿吧!”

  “刘哥,这钱说不定什么时候能还,而且,也有风险……”

  刘海柱笑了,笑的时候消瘦的脸颊全是褶子,满是机油油污的脸露出了两排白牙,说了一句话。

  “红兵,我他妈的活了快50岁,我明白一件事儿。如果我想借钱给你,那我一定做好了你还不上的准备才借给你的。但是呢,我琢磨着就算你还不上我,这辈子你还是我的兄弟,咱们这关系还是和现在一样。这200万就算是给你,也值。”刘海柱说完,拿板子重重的敲了两下车的保险杠。

  刘海柱看似粗鲁并且邋遢,但是大事儿真的比谁都明白:借钱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觉得即使对方还不上也值得的时候再借。如果没做好对方不还钱的心理准备,就gān脆别借钱给对方。二狗不大认同一句看似是名言的话:“如果你想失去一个朋友,那你就借钱给他吧!”二狗觉得和这句名言相比,刘海柱看待借钱这件事儿的态度更值得欣赏和学习。

  看着刘海柱转身钻进修车坑的背影,赵红兵眼睛有点湿:这200万,是老哥辛辛苦苦半辈子一个螺丝一个螺丝的拧出来的钱,血汗钱。

  四十五、两只小海豹

  五年前,二狗的第一任领导曾经教育二狗说: “当今社会中人和人坐在一起能互相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能坐在一起安安静静的一起说上两个小时的话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了,如果两个小时的沟通都很顺畅,那么,你们很可能成为朋友。所以,你在见客户时一定要和客户多聊聊天,未必是要聊工作上的事儿,只要客户不表现出厌烦的情绪,你就继续和他聊就成。聊着聊着,说不定你们就成了朋友。这样,你不但多了个客户,还多了个朋友。成为了朋友,事情就好办多了”。

  仔细想想,这五年来,曾经和二狗安安静静的聊上了两个小时的人,真的都成了二狗的朋友。

  赵红兵和沈公子肯定懂这个道理,他们明白两件事儿。1、既然韦市长是要和小静一起过生日,那么晚上肯定不会安排其它的事儿,他们肯定有大把的时间和韦市长聊天,有机会聊天,就有机会成为朋友。2,初次见面,肯定一句正事儿都不能谈,最多介绍一下自己是做什么的。

  吃饭的地方在李四新开的海鲜酒店的一个小包房里,挺安静。

  这天,沈公子和赵红兵都是西装革履领带,很正统的商务人士打扮,在上海西装笔挺的人到处可见,可在当年的东北,很少有人总是西装笔挺。沈公子和赵红兵都当过兵,腰杆笔直而且肩膀也宽,穿着西装都显得格外的jīng神。而且据说他俩还都提着公文包,尽管二狗猜测他俩的公文包里顶多也就是一包烟和一个打火机,但是他俩却都的确提着公文包。

  “来,来,认识一下,这是我们家老韦,在市政府上班。”小静热情的对刚刚走进门沈公子和赵红兵说。

  “你好,你好。”赵红兵和沈公子都上前几步,和韦市长握了握手。

  “这是赵红兵,和我从小玩儿到大的,就我经常跟你提起的,现在在紫玉集团上班,负责采购……”

  “小采购员……呵呵。”赵红兵做梦也没想到小静顺口说他是做采购的,但既然小静这么说了,他只能硬着头皮这么说下去了。

  “赵经理,人家都说采购是个肥差啊。”韦市长善意的朝赵红兵笑笑。

  “混口饭吃呗,嗨!”普通人见到平日威风八面的市长通常都很拘束,但赵红兵绝不,赵红兵从小见到的官忒多了,他爸爸当年也是市委常委,手中的权力不比韦市长小多少。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就总教育我们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但是真正能做到不卑不亢的人的确不多。多数人在见到比自己qiáng势的人的时候,总会有些露怯,而当见到远不如自己的人的时候,却又多了几分自得。所以说,多数人都是又卑又亢,而不是不卑不亢。真正能做到不卑不亢的人,通常会成大事,赵红兵和沈公子如此,韦市长也是如此。而且,人只喜欢和与自己能力相仿的人做朋友,在别人面前表现得过于自卑和过于自大,都很难结jiāo到真正的朋友。

  “这是申总,北京人,赵红兵的战友,现在投资入股了紫玉集团,是紫玉集团的副总。”

  “申总,你好。”韦市长又起身,礼貌的和沈公子握了握手。

  “你好,韦市长。”

  “别市长市长的,烦不?和我一样,叫他老韦就行了!”小静插话。

  韦市长笑吟吟的看着小静,没说话。

  “那……不合适吧,我今年才34,您肯定比我大,我就叫您韦哥吧!”沈公子笑着看着韦市长说。

  “好!”韦市长说话一向gān脆,从不拖泥带水。

  这时,赵红兵和沈公子都落座了。他俩做出了相同的动作:解掉了领带,尽管这领带是他俩十分钟前在车里刚系上的。他们这个动作是要传达两个信息。1、这是家庭聚餐,要轻松欢快,打着领带有些拘束,有些太正式。2,那为什么还要系领带呢?这是要告诉韦市长,他俩也是体面人,有正事儿的人。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1/7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