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国_王跃文【完结】(78)

2019-03-10  作者|标签:王跃文

  陈廷敬笑了起来,说:“要不是我命大,早被你杀了!”

  珍儿笑道:“我就知道您会记恨一辈子的,人家死心塌地地跟着您,就是来赎罪啊!”说得陈廷敬哈哈大笑。

  走了老半日,仍不见半个人影。陈廷敬越发觉着蹊跷,便吩咐道:“鸣锣!”

  大伙儿都觉得奇怪,不知老爷打的什么主意。刘景说:“老爷,一个人都没有,用不着鸣锣开道啊!再说了,老爷您也不喜欢张扬。”

  陈廷敬道:“听我的,鸣锣开道。”

  刘景同马明对视片刻,只好遵命。一时间,咣当咣当的锣声响彻原野,惊起寒鸦野雀,天地之间更显寂静。路旁的村舍仍悄无声息,不见有人出来探望。

  杨乃文悄声儿问戴孟雄:“戴老爷,钦差大人这是玩什么把戏?”

  戴孟雄听着锣声,心里也发慌,只得掩饰道:“钦差出巡,鸣锣开道,理所当然。”

  陈廷敬放下轿帘,不再注意外面,听凭锣声咣当。沿路走了几十里地,锣声不停地响,只偶尔惊起几声狗叫,就是不见有人出来瞧个热闹。陈廷敬心里明白,戴孟雄早叫人到下面打过招呼了。

  听得有人招呼说到了,轿便停了下来。陈廷敬掀起轿帘,叫刘景停止鸣锣。陈廷敬整衣下轿,抬眼望见寒村一处。

  戴孟雄也赶紧着下了轿,一个年轻轿夫伸手搀了他,说:“爹,您慢点儿。”

  陈廷敬甚是奇怪,问道:“怎么冒出个喊爹的?”

  戴孟雄回道:“这个轿夫,就是犬子戴坤。”

  陈廷敬打量着戴坤,二十岁上下,眉眼确似其父,便道:“年纪轻轻,正是读书的时候,怎么来抬轿?”

  戴孟雄恭敬道:“回钦差大人话,卑职家里并不宽裕,请不起先生。况且县衙用度拮据,我让犬子来抬轿,也省了份工钱。”

  陈廷敬点点头,说:“国朝就需要你这样的清官啊!”

  戴孟雄笑道:“钦差大人,为官清廉,这是起码的操守,不值得如此夸奖。”

  陈廷敬望着戴坤,很是慈祥,说:“不过读书也很要紧,不要误了孩子前程。”

  戴孟雄道:“看看再说吧。等几年,阳曲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再让犬子去读书吧。”

  陈廷敬点点头,不再多说。戴孟雄领着陈廷敬往村子里走,说道:“百姓要是知道朝廷钦差巡访,肯定会跪道相迎。百姓可爱戴朝廷啦!可卑职知道,钦差大人讨厌扰民,就没事先让百姓们知道!”

  陈廷敬点头笑笑,心想一路上铜锣都快敲破了,鬼都没碰着一个,阳曲百姓不会都是聋子吧?陈廷敬把话都放在肚子里闷着,只拿眼睛管事儿。

  戴孟雄边走边说:“钦差大人,这就是头一个建龙亭的村子,李家庄。”陈廷敬早看出这个村子气象凋敝,并不显得富裕,便问:“怎么个由来?谁首先提出来的?”

  戴孟雄说:“村里有个富裕人家,当家的叫李家声,独自出钱,建了龙亭。”戴孟雄说罢,便吩咐衙役快快进村叫李家声出来迎接钦差大人。

  陈廷敬听了并不多说,暂且敷衍着:“哦,是吗?”

  戴孟雄领着陈廷敬走过村巷,忽见一大片宅院,心想这肯定就是李家了。果然有位中年汉子跑出门来,跪伏在地上,叩首道:“草民李家声拜见钦差大人跟县官老爷!”

  “李家声免礼!”陈廷敬说罢回首四顾,居然没见一个人出来观望。

  李家声爬起来,低头道:“请钦差陈大人、戴老爷屈就寒舍小坐!”

  陈廷敬觉着奇怪,问道:“李家声,你怎么知道本官姓陈?”

  戴孟雄出来圆场说:“钦差大人是当今山西在朝廷做得最大的官,您只要踏进山西,百姓谁人不晓啊!”

  陈廷敬说:“你不是说不敢让百姓知道我来了吗?”

  戴孟雄答话牛头不对马嘴:“卑职平日出来,也不敢惊动百姓,这都是跟钦差大人您学的。”

  杨乃文忙附和道:“我们戴老爷平日暗访民间,布衣素食,很得民心啊!”

  陈廷敬含糊着点头,进了李家大院。刘景不经意回头,见不远处有户人家的门开了,一个小孩跑了出来,奇怪地看着外面。一个妇人忙追出来,抱着小孩慌忙往里跑,头也不敢回。

  进了李家大门,绕过萧墙,但见里头叠山凿池,佳木葱郁,楼榭掩映,好生气派。池塘里结着冰,隐约可见残荷断梗。想那夏秋时节,李家这园子必定是江南胜景。李家声却连声道:“寒舍简陋,委屈钦差大人了。”

  陈廷敬不说话,只随李家声往里走。走过这大大的园子,这才到了李家正堂。陈廷敬想这李家真是奇怪,有钱人家通常都把园子藏在后边儿,他家却进门就是园子。

  进了客堂,李家声恭请客人上座。下人低头过来上茶,垂手退下。陈廷敬抿了口茶,说:“李家声,你们戴老爷说,你自家出钱建了龙亭,把皇上《圣谕十六条》刻成龙碑,本官听了很高兴。”

  李家声拱手道:“草民我能安身立命,乡亲们能和睦一家,都搭帮了《圣谕十六条》,它好比尧舜之法,必定光照千秋!”

  戴孟雄说:“禀钦差大人,这个村子十六岁以上,七十岁以下,无论男女,都能背诵《圣谕十六条》。”

  陈廷敬似乎饶有兴趣,说:“是吗?李家声,你背来我听听。”

  李家声稍稍红了脸,道:“钦差大人,草民这就背了。一、敦孝悌以重人伦。二、笃宗族以昭睦邻。三、和乡党以息争讼。四、重农桑以足衣食。五、尚节俭以惜财用。六、隆学校以端士习。七、黜异端以崇正学。八、讲法律以儆愚顽。九、明礼让以厚风俗。十、务本业以定民志。十一、训子弟以禁非为。十二、息诬告以全良善。十三、戒匿逃以免株连。十四、完钱粮以省催科。十五、联保甲以弭盗贼。十六、解仇忿以重身命。”

  李家声摇头晃脑背诵完,讨赏似的望着陈廷敬笑。陈廷敬称赞几句,问道:“圣谕说,完钱粮以省催科,你们村的钱粮都如数完清了吗?”

  李家声道:“回钦差大人话,我们村的钱粮年年完清,没有半点儿拖欠!”

  陈廷敬回头望望戴孟雄,戴孟雄忙说:“钦差大人,卑职正要禀报。这个村,全村钱粮都是由李家声代jiāo的,因此年年都不需官府派人催缴。”

  杨乃文忘了规矩,在旁插话:“庸书这个钱粮师爷当得最是轻松,不像别的县,成日带着衙役走村串户,弄得jī飞狗跳!”

  陈廷敬顿时来了兴趣:“啊?这倒是个好办法啊!朝廷平定云南,最要紧的就是筹集军饷。如果各地都依这个办法,就不会有税银拖欠之事。”

  戴孟雄道:“回钦差大人,阳曲县已有三分之二的村用了这个法子,往后我想让全县各村都按这个法子来做。自从卑职到阳曲任职,银粮年年都是如期如数上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8/15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