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_[日]黑柳彻子【完结】(15)

2019-03-10  作者|标签:[日]黑柳彻子

  从沼律换乘上大家做梦都想坐的轮船。虽然这船不是很大,但同学们还是异常兴奋,这里瞧瞧,那里摸摸,有的还跳起来抓住什么东西dàng个秋千。而且当船就要离开码头时,大家还向镇上的人挥起了小手。然而,船行至途中下起雨来了,大家不得不从甲板上钻进船舱,而且船也颠簸得更厉害了。这时小豆豆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别的小朋友也有这种感觉。正当这个时候,有个高年级的男孩站到了颠簸不止的船中央,保持好重心,船一摇晃,他就“欧嘿,欧嘿”地喊着会儿跳到左边,一会儿又蹦到右边。尽管大家心里都很难受,甚至想哭出声来,但看到那男孩的表演以后,都觉得怪逗人的,于是便大笑起来,就这样在笑声中船开到了土肥。而令人可怜和遗憾的是,当同学们下了船,又jīng神抖擞起来时,那位在船上“欧嘿,欧嘿”的男孩子却头晕起来了。

  土肥温泉是个幽静而美丽的村庄,这里有海水和树林,还有一个面向大海的小山包。休息一会儿之后,老师们带领大家来到了海边,和学校的游泳池不同,入海的时候大家都穿上了游泳衣。

  海里的温泉别有风味,哪是温泉,哪是海水,根本没有线或围起来的标志,所以当别人告诉说:

  “这儿是温泉呀!”

  当时就要把那地方记住,然后蹲下身去,温泉的热水刚好没到脖子下,简直就和在浴室里洗澡一样,又暖和又舒服。而且,如果想从这“浴池”到海水里去时,只消往外爬五米左右,水就渐渐变凉,然后再往外去,就是彻底的凉水了,因此就可以断定:“这里是海水啦!”所以,当大家在海水里游冷了时,就赶紧退回到暖和的温泉水里去,只露出来一个小脑袋。泡在暖融融的温泉水里,就觉得好象回到了自己的家似的。奇怪的是,如果到海水里去游泳,孩子们就要紧紧地戴上游泳帽,而一旦进入温泉水里,尽管看上去和海水毫无差别,他们却围成一圈,以轻松的姿势在一起说个没完。如果局外人看到了,纵使是小学生在洗温泉,说不定也会把孩子们当成老爷爷老奶奶的。

  这会儿的海水里几乎没有外人,好象海岸和温泉都成了巴学园学生们的专用场地。在这次稀奇的温泉海水浴里,大家尽情地玩了个痛快。所以,当傍晚返回别墅时,由于在水里泡的时间太长了,每个孩子手指头的皮都皱起来了。

  夜里又有夜里的乐趣,钻进被窝以后,大家又轮流讲起了鬼的故事。小豆豆和她那些一年级的小同学们被吓得直哭。但还是边哭边问: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在土肥温泉的这三天里,和以往在学校时的野营或试胆量都不一样,过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比如:同学们都被轮班派到蔬菜店或鱼店去买做晚饭的菜。若是碰到素不相识的大人问:“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呀?”或是问:“从哪里来的呀?”这时,就必须有礼貌地给予回答。此外,还有的孩子在树林里迷了路,也有的孩子游泳游得很远,一时没能回来,让大家替他担心的。还有的孩子被掉在海滩上的玻璃划破了脚。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怎样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当然,令人高兴的事也多得很。在一片大树林里,到处都是知了,还有一个冰棒店。在海边还碰到了一位正在独自造一条大木船的叔叔。那条船已经基本上成形了,所以早晨一起chuáng,孩子们就都跑去看那条船是否比昨天造得更好了。小豆豆还向那位叔叔要了一条又薄又长的刨花作礼物。

  离开温泉的那天,校长对大家说:

  “怎么样?拍一张纪念照好不好呀?”

  全校同学还从来没在一起拍过照,所以大家又兴奋地跳了起来。这时有位女老师说:

  “好,我来拍吧!”

  女老师刚说完,就有人要去厕所,她只好说:

  “好,快去吧!”

  还有的孩子把球鞋穿错脚了,要重新穿好。在这段时间里,有个孩子一直紧张地摆好姿势等候拍照。当正式开始拍照时,那位女老师说:

  “注意,拍了!”

  刚拍完,那孩子就叫了起来:

  “哎呀,不行啦!累死啦!”

  说完,就躺到地上了。总之,拍这张照片花了好长时间。

  不过,这张以大海为背景,以孩子们各自喜欢的姿式拍来的照片,简直成了孩子们的宝贝。因为一看到这张照片,就能一下子想起轮船、温泉、鬼的故事,以及那位吆唤“欧嘿,欧嘿“的男孩子。

  就这样,小豆豆的第一个暑假在各种有趣的记忆中过去了,而这些记忆是她永远也不会忘怀的。

  小豆豆度过的这第一个暑假的当时,附近的水池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喇蛄,就连东京的垃圾车也还是由一头大牛拉着到处转呢!暑假已经过去,第二个学期开始了。通过暑假期间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小豆豆不仅和本班同学,而且和上年级的每个同学也都熟悉起来了。并且对巴学园也更加喜爱了。

  巴学园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和一般的小学不同之外,上音乐课的时间也特别多。音乐课的学习内容有多种多样,其中只有旋律课每天都上。所谓旋律课,本是一位名叫达尔库罗兹的澳大利亚音乐教育家首创的一种特殊的旋律教育法。这项研究成果一发表,虽说当时还是二十世纪初一九零五年,却很快受到了整个欧洲和美国等国的重视,各国甚至成立了训练所或研究所。达尔库罗兹先生的旋律学是怎么传到这所巴学园来的呢?其过程是这样的:

  窗边的小豆豆

  --------------------------------------------------------------------------------

  --------------------------------------------------------------------------------

  第七章

  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在创办巴学园之前,为了了解外国对孩子们的教育方法,便出发到欧洲去了。在那里参观了各种小学,访问了许多被誉为教育家的人。就在这期间,小林先生在巴黎遇见了一位名叫达尔库罗兹的人,他既是位了不起的作曲家,又是位教育家。小林先生了解到,达尔库罗兹先生长期以来一直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教育儿童不用耳朵,而‘用心灵去听、去感知音乐’呢?这不是死板板的教育,而是要使儿童感受到生动而又活泼的音乐,……究竟怎样才能唤起儿童的这种感知能力呢?”

  最后,他终于在观察孩子们自由自在的蹦蹦跳跳中来了灵感,并创作了旋律体操,即“旋律教育法”。于是,小林先生便在巴黎这所达尔库罗兹的学校里逗留了一年多,并掌握了旋律教育法。说起来话就远了,在日本有很多人接受了达尔库罗兹的影响,首先是山耕笮,其次还有现代舞蹈的创始人石井漠,歌舞伎的第二代师祖市川左团次,新剧运动的先驱者小山内薰,舞蹈家伊藤道郎……等等。这些人都是把旋律教育作为一切艺术的基础来向达尔库罗兹学习的。不过,最初尝试把旋律教育法引进小学教育的,还是小林校长。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5/3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