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_马伯庸/汗青【完结】(109)

2019-03-10  作者|标签:马伯庸 汗青

  可惜顾养谦不是宋应昌,他铁了心要和谈,对朝鲜的恳求压根不听,反而以撤兵作要挟。

  两边就这事开始扯皮,一扯就扯到了七月份。还没等扯出结果呢,来自北京的一场信任危机悄然降落在顾养谦头上。

  原来早在万历二十二年初,宋应昌那时候已经离任,顾养谦还在上任的路上,整个朝鲜战区正处于没人管的状态。李昖趁这个机会,派了一个谢恩使团去北京告状,把晋州惨案和倭寇在和谈期间的一系列骚扰行径汇报给大明朝廷,请求千万别搞什么封贡。

  这个使团在北京大概是没使动关节,一直没机会觐见万历皇帝,一呆就是好几个月。他们带的奏章,即便是递上去了,估计也是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可凡事架不住有心人。这份奏章,被戶部的給事中陈世恩无意中看到了。

  陈世恩立场是主战,正发愁如何才能攻倒石星庇护下的顾养谦,他看到这份奏章,不禁大喜过望,连夜查阅往来文书,写了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弹劾帖。这篇弹劾帖写的极其jīng彩,里面大量引用了大量明、日、韩三方的信件文书和作战记录,引经据典,逻辑清晰,力证顾养谦的封贡之议是完全错误的。

  万历看了这个帖子,很不高兴。顾养谦这小子,倭寇明明这么嚣张,他还说什么倭情恭顺,这不是拿皇帝开涮么?他批示说:“事成,功有所归。不成,责亦难诿。今后但有争论奏疏,宜两存勿辨,以观日后效验如何。”

  石星一看这个批示,登时坐不住了。万历本来是支持和谈的,现在立场却发生了动摇。他赶紧让顾养谦拿出点成绩出来,否则皇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心思。

  顾养谦一听,连忙对朝鲜人放了一句狠话:“你们若再不替日本人请求封贡,我就把明军全撤回鸭绿江,到时候东事将不复矣!”他说到做到,在浙兵之后,刘綎所部川军也被调回国内,大明在朝鲜的驻军力量被进一步削弱。

  朝鲜人扛不住顾养谦的威胁,纵然他们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咬牙认栽,违心起草了一份代倭请封表。

  与此同时,他召见了困在辽阳好长时间的内腾如安。顾养谦之前一直把内腾如安软禁在辽阳,是因为他知道单是这份降表不能说明问题,必须和朝鲜人的代请封贡奏折一起jiāo上去,才有说服力。可怜内藤如安就为了这薄薄的几页纸,白白等了好几个月。

  这次顾养谦见了内藤如安,说你收拾收拾,带上《关白降表》准备上京,只要朝鲜人的奏折一到,你就出发。内藤如安欢天喜地回去整理行装,耐心等候。

  可怜内藤这一等,又是两个月过去……

  朝鲜人的代请封贡的奏折写好是写好了,可到底送还是不送,大臣们又争论了很久,等到李昖下了决心,让使臣带着奏折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了。

  这时一个人事变动的消息传到了汉城。顾养谦被回调兵部管事,接替他的是兵部另外一位侍郎孙矿。

  李昖一听就急了,被免职了?我们才按照老顾你的要求昧着良心帮日本人说话,这才几天你就被撤职了?

  这不坑爹呢吗?

  不怪李昖这么激动,顾养谦搞出这么不靠谱儿的一出戏,让朝鲜人的立场全乱套。

  顾养谦怎么会被撤职呢?又是石星下的手!

  以陈世恩为首的言官这几个月来卖力弹劾,顾养谦又迟迟拿不出成绩,已是左支右绌。五月份福建巡按御史刘芳誉上书请求绝封,在奏折里他说已经派人联系上了在日本的许仪后——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人物——取回来更详细的情报。情报显示日本厉兵秣马,一直在积极备战,甚至连日军火器原料积储产地什么的都打探清楚。

  刘芳誉是顾养谦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石星一看到这份奏疏,便知道老顾已是圣眷不在,不能再留了。他只得施展出丢车保帅的手段,把被弹得千疮百孔的老顾调回部里,另外派了孙矿去接任。

  孙矿也主张封贡的,可朝廷的风向有了变化,他也不好表露出太明显的倾向。在陈世恩等人的策动下,很快朝廷掀起了一股新的主战风cháo,鼓chuī响应朝鲜的请求,增兵半岛以备倭寇再袭。

  陈世恩“保卫朝鲜,gān掉倭奴”的口号还没喊完,朝鲜人的代日封贡奏折在九月十二日送到了北京……

  这一下子,大明朝廷所有人都糊涂了。

  朝鲜到底怎么回事?先说不可与倭寇议和,现在又忽然来这么一封代倭封贡的奏折,前后矛盾抵牾,混乱不堪。

  远在汉城的李昖委屈得都快哭了,想打的时候碰上大明想和,想和的时候又碰上大明想打,这时间差真不怪我,实在是要怪北京离汉城太远,信息更新太不及时了。

  这一连串黑色幽默的误会搅混了京城的水。主战派苦心孤诣为朝鲜制造舆论,现在苦主居然先反水了,士气为之顿挫。

  这时候,老jian巨猾的石星意识到,机会总算来了。

  这位老政治家向皇帝提议说现在大家思维这么混乱,要不咱们找个明白人问问吧。万历皇帝说找谁问啊?石星淡然一笑,告诉皇帝日本有一位使臣小西飞就在辽阳,一直恭敬地等待着来北京朝觐的许可。

  万历皇帝对日本使臣兴趣不大,可石星又告诉他,您别忘了,这位日本使臣身上,带着丰臣秀吉给咱们大明的降表呢。这一下正搔到了万历皇帝的痒处,他之前听顾养谦说过有这么回事,但没细问。现在石星一提,他马上就想起来了,下旨说:“叫过来吧!”

  皇帝金口一开,什么事情都好办。石星立刻派了一位兵部特使姚洪前往辽阳,通知已经等得快发疯的内藤如安去北京觐见,沈惟敬作陪同。

  内藤如安大喜过望,连夜收拾行李,往辽东而来,并于十二月上旬抵达帝都。

  当他看到北京巍峨的城墙时,不禁泪流满面。万历二十一年七月,他带着主君的期待踏上釜山,到今天终于到了北京,这一段路他足足走了一年半……

  第九章 东亚第一骗局 (上)

  内藤如安在北京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是几十年来第一位以正式使节身份抵达京城的日本人。石星和主和派的官员都把他当成了和平天使,希望他的到来能够为两国和谈带来一丝曙光。为此,朝廷还特意恩准,允许内藤如安过城楼的时候可以不下马——这已经是王公级别的待遇了。

  内藤如安被安置在朝阳门外的成国公庄居住,沈惟敬陪他一起住。这里本是靖难大将、成国公朱能在北京的宅子,八世孙朱世桢早在万历十四年自杀身亡,目前还没人袭爵,庄子也空着,正好便宜了这个日本人。

  盘桓数日,到了十二月十一日,内藤如安终于在午门楼见到了大明最高的统治者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以会见朝鲜、琉球使臣的礼仪接待内藤如安,排场极大,百官陪班,数百余名盔明甲亮的大汉将军林立两侧。内藤如安哪里见过这种气势,吓得两股战战,一叩到底,表现得极其恭顺,如同一只见了狮子的绵羊,乖乖奉上了伪造的关白降表。万历展卷一读,不禁微微点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09/17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