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_王安忆【完结】(10)

2019-03-10  作者|标签:王安忆


“端丽”,文耀叫她,“妹妹学校来通知,晚上要召开家长会。姆妈耳朵不好,叫我去。我想恐怕是要动员上山下乡的事。我不大会应付这些事,你去吧,啊!”

“你怎么这样没用场?”端丽艾怨地说。

“现在又不比爹爹那时候,人要能gān才能生存。托共产党福,一人一份工资,省心省力,没有肉吃,也有饭吃。”

“我看是爹爹的钞票害了你,什么都不会gān。”

“我是有爹爹的钞票,没钞票的人我看也不见得有能耐,不过比我多几句牢骚。”

“你的嘴倒能说。”端丽说不过他。这时方记起他在学校里是个辩才。

“好,不说了。晚上,你去开会啊?”文耀把碗一推,温存地抚摸了一下端丽的头发,走了。咪咪吃完了泡饭,手里拿着没舍得下饭的油条,一点一点咬着跑去排队了。来来还没吃完,悄悄地对多多拒绝的那根油条进行蚕食。多多站在自己的小chuáng跟前,低着头不知在gān什么。端丽好奇地望望她,见她在往一个泥罐子里丢钱。

“多多,你在存钱?”

“嗯,我同学送我一个扑满,钱放进去就拿不出来了,最后存满就把它砸碎。”

“你存钱gān嘛?”

“我要买一双松紧鞋。”多多说。目前,女孩子中间很流行男孩子穿的松紧鞋。

端丽发现女儿长大了,胸脯开始丰满,衣服绷在身上,显小了。姑娘大了,就知道要好看,知道打扮。端丽感到对不起女儿,心想着应该给她做几件衣服。自己在她这个年纪,有多少衣服哪!

多多把扑满小心翼翼地放在chuáng底下,以免被庆庆顽皮碰碎:“这样才能存住钱呢!”

这给了端丽一些启示。当然,她不是小孩子了,自己能管制自己,用不着拿个扑满来qiáng行节约。她找了个旧日用过的珠花小手提包,决定将一些可用却没用去的钱放在这里,虽是极少的几个钱,可总是在积起来。炒菜时,味jīng没了,她刚要张嘴喊咪咪去买一袋,转念一想:这完全可以省下,鲜与不鲜之间,本没有一道绝对的界线。她把省下的六毛二分钱丢进了钱包。上街买牙膏,她毅然摒弃了从小用惯的美加净,而买了上海牙膏,又省下两毛八分。她尝到了节约的乐趣,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心心念念想着如何装填钱包。以至文耀也讽刺她是“葛朗台”。

趁庆庆睡觉,她打开箱子,想找几件旧衣服给多多改两件衬衫。家里本来有着成堆成堆的各色料子。买,是她往昔生活里的一大乐事。走在街上,逢到绸布店必定进去,不管用得着用不着,她总要买几段。有时因为花样别致,有时因为料子质地优良,有时因为自己喜欢,有时仅仅因为想买。不少衣料买回来便忘在了一边,都被虫蛀了。抄家时把这些东西全翻出来,集中在院子里开“阶级教育展览会”,连她自己都吃惊怎么会积存了这么多东西。

端丽找出两件半新的旗袍,花色都很好看,一件是咖啡底色上奶huáng碎花,一件是天青色的。她摆过去,摆过来,不明白该如何下剪刀裁。想了一会,她取出多多的一件衬衫,先用报纸儿照样放大一点,剪了几个衣片,然后把衣片放在拆开的旗袍上,尽力使衣片全部被容纳,再用划粉划下来,最后才用剪子。她慢慢地做着这一切,象小孩子做拼板游戏,颇有兴味。当她先用大针脚把衣片连上的时候,心中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她很佩服自己,多么聪明啊!居然想出这么个主意,她尝到了创造的滋味。多多放学回来,她立即要多多试样。多多穿上以后,就再不肯脱了。兴奋地红着脸,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在她新衣服穿不完的时候,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娃娃,当她长成大姑娘,真正爱美了,却从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她没什么可以修饰的,只能在两根短辫子上下工夫,一会系紫色的玻璃丝,一会系红色的玻璃丝,不同颜色玻璃丝能带来的微妙的变化,只有她自己才能觉察。端丽告诉她,衣服还没最后做完,需用细针细线缲起来方可穿着,多多恋恋不舍地脱下衣服,就嚷着要自己缲。端丽不愿意,这件劳作这么吸引她,也许因为这是头一件从她手里创造出来的成果吧!这一个下午,母女俩都很兴奋。一边密密地缝着,一边思忖着接下去,还要为和改做什么。

学校的家长会真是谈分配问题的。这届毕业生是插队落户一片红,百分之百的外地农村,简称“外农”。去向有黑龙江、云南、内蒙、贵州、安徽、江西。经济困难者,独生子女者,统统不予照顾,统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回家商议,大家决定屏住不走。婆婆说:“我已经把她养到十八岁,不信这会儿就少你一口饭了。”端丽也表态:“没什么了不起,我大学毕业还不过做家庭妇女。”文影从头至尾一直在掉泪,搞得大家好心酸。端丽很可怜她,也许只有她知道文影伤心的更深一层原委:已经正式上班了,在闵行一家大工厂做工。想想自己当年,这正是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时候,而文影这些姑娘,却在豆蔻年华承受这么多的忧愁。想到这里,她更下了决心,要帮助文影赖到底。方案定了,可落实起来却不那么简单。

先是班主任来动员,端丽几句话就把他呛出去了。她虽不大晓得外面的形势,但看他那破破烂烂的一身便知他目前的地位不高,人人都可欺得。接着里弄里打着锣鼓来宣传,野蛮小鬼趁机砸碎两扇玻璃窗。然后,学校里开学习班,端丽出席,让端丽在家带庆庆。名曰学习班,就是bī着表态,不表态不让回家,吃饭时给每人送来一碗开水一只面包。第一天端丽没吃,但第二天仍向她收钱,一气之下,索性吃了。这一关挺过来了,但学校和爹爹单位接上关系,将文影的生活费停发,爹爹因此挨了批斗。婆婆、文影成天啼哭不止;文耀只是连声叹气,一无所措。端丽和他说说,他反而不耐烦,说:“妹妹也是太娇气,我不信外地是地狱,那里不也有千千万万人在生活。”胸怀一下子广大了许多。最后,学校来了最后通牒,再不报名,就要qiáng行将户口在总册上注销。并且,越往后去的地方越糟,只有内蒙、云南,甚至还有西藏。这些地方在只知道天井上方一块云的上海市民听来,就象是外国,想都不敢想的。实在无奈,文影决定去了江西。江西总比安徽远了些,可安徽吃杂粮,那是绝对受不了的。

家里倾其所有,为文影准备一份行装。她远不如文光好将就,什么都要带,什么都要买。马桶、木盆、火油炉、钢jīng锅、上海大头菜、香肠、罐头,仅牙膏就买了十条,卫生草纸带了一肥皂箱,如没有钱满足她的需要,她就哭,哭的人肠子都揉碎了。后来,只得又卖了几件东西,端丽把钱包里攒的钱也奉献出来,多多空前地懂事,将扑满递给妈妈,转过脸说:“你摔好了,松紧鞋我不买了,现在反正已经不兴了。”端丽不忍心,收了起来,可是到最后,文影还要买十斤卷子面。端丽只好把扑满砸了,数数,已经有四元多钱,超过一双松紧鞋的价值了。她留了一点钱,准备去买一块直贡呢鞋面,自己学着做一双。她深感这家的子女都是无用且自私。楼下阿毛娘的大儿子也去安徽插队,运行李那天她看见,只有一只板箱一个行李卷放在自行车后架上一捆就驮走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0/2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