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鉴宝灵眼 下【完结】(7)

2019-02-22  作者|标签:

之后,马文和四个雇佣兵也跳了下来,身上全都背着设备。

看来,北子哥和他想的一样嘛。

徐迩开心的在心里得意道。

第109章:藏中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秘色瓷,一种在之后的五代时期,被吴越国王钱镠规定,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

当然,在在唐代的时候,这种瓷器还不是皇室专供品,因此产量也高,所以也就好向中宵盛沆瀣。

几人沿着那条深不见底密道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一个比较空旷的岩洞里面。

整整十七个大箱子,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众人的眼前。

徐迩走过去,将其中一个箱子打开,用眼睛一扫,就看到了一箱子摆放的非常好,中间有稻草和疑是棉布残留的物质填充着。

一整箱的秘色瓷,而且全都是茶具。

在唐代的时候,茶文化传到了东瀛,短短百年的时间茶文化充斥了整个东瀛上层社会。

在一艘开往东瀛的货船上,发现了茶具作为货物,徐迩一点都不感到稀奇。

此外,还有一些酒具和餐具,这些都占了小头。

十七箱的货物,值得欣慰的是,瓷器占了整整十二箱,丝绸只占了五箱。

当然,秘色瓷这样的高档瓷器只有两箱子,其他十箱都是比较普通的青瓷和白瓷,还有一些很好看的陶器。

虽然是说是普通,但是现在拿到外面上拍,随随便便一只小碗,就可以换到一栋不错的小房子。

此外,也让徐迩好好领略了一下唐代的丝绸工艺。

五箱子丝绸,其中有一箱被人翻动过,少了一些,想来是被那些遇难船员用了。

丝绸虽然一直放在箱子里,但是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发部分都已经变成碎片和渣渣了,只有一小部分还能见人,但是也断成了十几段,做衣服是别想了,徐迩寻思着,这要是捐给国内的博物馆,说不定还能换两面小红旗,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丝绸都这么惨,还是有两匹丝绸保存的非常完好的。

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得丝绸出要出产地,从之前的北方转到了南方,这个时候江南道越州的缭绫、宣州的红线毯都成了名重一时的高级丝织品。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他所写的《缭绫》一首诗中,描写那皎洁精美的缭绫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即花纹)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在另一首名叫《红线毯》的诗中,诗人用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的诗句,来形容红线毯的松厚柔软。

之前学唐史的时候,徐迩虽然看到了诗人用华美的诗句描述这两样丝绸,但是对于它们为什么这么好依旧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

直到现在,徐迩看到放了将近两千年的东西,竟然依旧完好无损,甚至可以马上拿来做衣服,这才真的对这两样丝绸,产生了赞叹。

此外,还有几匹阿拉伯红毯,上面也编织着非常华丽绚烂的图案,虽然说现如今已经不复当时的光彩。

这些丝绸徐迩整理了一下就好好的单独放到了一个箱子里,已经这么长时间了,这些丝绸毛毯之所以还存在,就是因为之前不接触空气,现在徐迩为了保存也不打算让它们过多的接触空气。

倒是那十二箱子瓷器,保存的非常完好,几乎都没有一点伤痕。

徐迩猜测,应该是还有一部分瓷器,已经被那些幸存的船员使用过了,那些被使用的,应该都是有损伤的瓷器。

这些没有损伤保存完好的,依旧被船员们珍而重之,想要等到得救后换取财富。

可惜,在当时,美洲这边只有印第安土着,没有船只来营救他们。

他们等了一辈子,保存了一辈子的宝藏,反而是便宜了两千年之后的同难者。

两千年前的遇难者只能等死,而两千年后的遇难者,却等到了救援。

雇佣兵们对瓷器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也知道古董这种东西一般都能很值钱,因此看到这么多的东西他们也很高兴,找到了宝藏,自己几人也是有额外的钱的。

整理箱子的时候,徐迩怕有什么遗漏的,因此很认真的将所有的箱子都用眼睛扫了一遍,结果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些被藏起来的东西。

不过东西不是藏在货物里面的,而是藏在了十七个箱子的后面,那里有一个小洞,被人为地用石头暗藏了起来。

在洞里,有一个散发着极为漂亮的光晕的小箱子。

整个货船里面的的东西,多多少少都带着一点光晕,尤其是在这里的十七个箱子,不进里面的东西带光晕,就连着十七个箱子多有着看的过去的淡青色光晕。

但是,这些光晕都仅仅是带着一点颜色而已,和被藏了起来的这个五色光晕,一点可比性都没有。

只是,徐迩很好奇,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被特别藏起来了。可是,他又不能就这样走过去把石头推开,然后再把东西拿出来。

总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不然实在是太傻了。

徐迩一边和大家整理这些瓷器和丝绸,一边眼睛不时地向藏有东西的大石头看去。

徐迩的异样米有引起被人的怀疑,大家都在努力的搬运着。

马文已经通过无线对讲机,让留在上面的人去取东西去了,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过来。

徐迩坐在一堆秘色瓷的旁边,宝贝的将每一件瓷器轻轻拿起,仔细观赏,小心放下。

真正的唐代瓷器,甚至几乎全都是整套的,这在华夏收藏界,绝对是头一份,徐迩甚至想着,是不是等到回家之后,拿一套出来放在家里自己用,而不是把东西所在保险柜里,偶尔拿出来欣赏一下。

不过,这么好的茶具,是不是应该配上更好的茶叶,茶室里的东西是不是要换成更好地?

徐迩虽然数学不好,可也知道要是这么一换,家里又要花上一大笔钱了。

北子哥现在挣钱挺辛苦的,自己是不是就不要太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徐迩在这边胡思乱想,那边陈知北则在这个洞里转了转。

在陈知北看来,那几个船员当初既然能把这些精品搬到这里,那么狡兔三窟,说不得对方还藏了其他的暗手。

抱着这样的想法,陈知北带着审视的眼神打量着这个山洞。

无意间,陈知北看到了徐迩傍边的那块大石头,越看越不对劲儿。

这石头,放在那里有点突兀。

整个山洞里除了十七个箱子,除了箱子意外,就只有这个石头。

而这块石头,貌似不是长在地上的,而是被人放在那里的。

这块石头,搬一下。陈知北指了指石头,对其他的几名雇佣兵说道。

徐尔这时候正在思考换不换家具的事情,对于搬动石头,也只是想了想,结果听到陈知北让人搬石头,吓了一跳,以为是自己刚才说漏嘴了。

徐迩心虚的抬起头,就看到陈知北一脸严肃的看着石头被众人搬走,一点都没有看向自己这里。

是自己想多了?

徐迩小心的低下头,思考自己是不是太过小心翼翼了。

搬石头就搬石头呗,想那么多做什么。

这样一想,徐迩发现自己有时候真的是有些想得太多了。

其实,就像陈知北这样,下个命令就可以了,别人也不会想到自己会透视这样的事情。

反而遮遮掩掩的,想来才更加惹人怀疑才是。

这样一想,徐迩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然后跑到陈知北身边,北子哥,你也觉得这里面会有东西吗?

陈知北点点头,看出来了?

我就是觉得,这块石头太奇怪了,无缘无故的,为什么要放一块大石头在这里。徐迩点点头,然后说道。

那块石头大约有三米多高,说起来确实很沉,但是利用带来的杆压设备,移开它还是非常容易的。

很快,马文就和另一个块头比较大的佣兵,将这块巨石移了位置,露出了地下隐藏的一个小洞。

马文打开探照灯,向里面看去,发现里面有一个一米多长的小箱子,被一块布料包裹着,那布料已经腐朽了,但是依旧可以看出这块布料,原本是一块非常显眼的丝绸。

马文和另一个佣兵,将这小箱子用绳索吊了出来,小心的放到了地上。

哇哦,藏得这么隐蔽,一定是好东西,东方的约柜吗?一个年纪最小的雇佣兵,惊讶的说道。

整个箱子是由非常坚韧的铁木制成,上面雕刻着非常简约的图画,好像是飘渺的海外仙山,刀法古朴至极,从刀工上来看,光是箱子就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东方可没有约柜。徐迩摇摇头,但是脸上却带着笑意,不管是什么,反正徐迩是看到了很多象形文字,看起来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像是一个个活过来的小人一样,从箱子里面调皮的钻了出来,然后在箱子上跑跑跳跳,特别的有意思。

里面,应该是书籍吧,徐迩才想到。

后来又自己在心里使劲儿摇摇头,若是春秋战国时期,那可没有书籍,只有竹简和帛书。

当然,帛书应该是无法保存住的,那么里面的东西,就只能是竹简了。

想到里面的东西可能是竹简,徐迩整个人就精神了起来,抬起腿就想往前冲,被陈知北狠狠地箍在了怀里。

干嘛?徐迩一会的看着陈知北,不明白对方为什么突然抱住自己。

小心点。在陈知北看来,这个藏东西的人心思太深,谁知道他有没有在箱子里藏着什么暗手。

哈哈,我赢了,真的是东方的约柜。箱子一打开,刚才那个猜测是里面是什么的雇佣兵,就开心的笑了起来。

第110章:回国后的后续

徐迩走到近前,就看到了五卷竹简非常规整的躺在木箱子里面。

这箱子也很特殊,虽然外面是非常坚硬得铁木,但是内里,确实非常华贵的金丝楠木,而且应该是从一个整颗树干里面,掏空出来的木箱子,整个箱子上一点拼接的地方都没有。

大约六十厘米宽的金丝楠木,被说现在了,就算是一千年前也是个稀罕东西。

竹简长五十厘米左右,颜色已经开始由红到黑进行转变。

徐迩小心的将一卷竹简拿到手里,小心的打开来,看到上面的文字,连忙用照相机拍了下来,打算回去后,看看郭老认不认识这上面的文字。

拍完照片,徐迩就将竹简放了回去,然后小心地将箱子盖上,让里面的竹简尽量减少和空气的接触。

几个人忙活了到第二天中午,才将所有的十八个箱子,全都运回到船上,等到晚上众人回到旧金山,就有专门的人员将箱子运走,运到了一个之前就找好的一个保险仓库,进行保存。

之后,徐迩和陈知北正式过上了愉快的二人世界。

两人在米国狠狠地玩了一通,在拉斯维加斯,两人还去找了一家照相馆,照了一套结婚照。

七套服装,横跨了亚、美、欧、古、近、现、未,时间空间全都照顾了便。

而等到两人回国的时候,徐迩已经在一个小圈子里有了一非常高的知名度。

徐迩出国之前,将一份关于吐火罗语的论文,交给了郭老,作为他的学期作业。

徐迩本身也没有当回事儿,权当这篇论文是自己在学习吐火罗语的时候,产生的附带产品。

后来一出国就遇上了空难,费了好大劲才没有被留在荒岛上当野人,结果没消停几天就又跑去寻宝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