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是个直男 作者:龙女夜白【完结】(271)

2020-01-23  作者|标签:龙女夜白


  他还安慰自己, 还好晏戈现在是在帮自己,到时候就算群臣想要对付他,自己也有理由帮他。
  可他现在也不敢经常见晏戈,就怕到时候有人说晏戈魅上惑主。现在国家内外交困, 他还要笼络人心,可不能为所欲为。
  与此同时在西南之地发生了一件大事,西南之地因为与高棉等南蛮小国,边境常年遭受小规模的侵扰。哪里不得不驻扎着大唐的军队, 而且军队的人数势力都不弱,虽说远远不如晏戈所统领的西北边境军队,但这些军队也是不容小视的。
  多年以来杨彦清为了对付晏戈而刻意交好西南总兵刘崇林, 并且往西南那片送了不少自己的心腹过去,刘崇林虽不说已经完全成了杨彦清的人,但是偏向他是一定的。
  这次李秀借着晏戈带兵回京的机会,不仅大力清除朝中的杨党官员,就连军队也开始整顿。一些地方军见杨党大势已去,再加上晏戈明显和李秀勾搭在一起,知道凭自己这点兵力想要对抗西北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与其到时候被清扫了,不如主动放弃兵权,能换个下半辈子平安也不错。
  可是刘崇林不一样,他这些年也借着朝中奸党横行的机会扩张自己的兵力,受伤已经有了几十万的大军,让他主动交出兵权做一个普通百姓是万万不行的。他已经离不开这种富贵无比一呼百应的生活了,再加上他觉得自己就算不交出兵权朝廷也不能拿自己怎么样,大不了他就反了。
  反正他背靠高棉等国,到时候可以连合这些小国一起对抗朝廷,自己当皇帝不比仰人鼻息来的痛快?
  所以当他知道杨党已经穷途末路,不少地方军已经被夺了兵权,于是和手底下的几个幕僚一商量,就扯旗造反了。打的旗号还冠冕堂皇,说是当今皇帝听信小人谗言残害忠臣良将,他不得已才起兵造反,为的就是警醒陛下,帮皇帝清君侧。
  如今的朝堂杨党斗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了,那些被李秀提拔上来的全都是主张收回兵权的,刘崇林这是什么意思?奸党是谁?我们是奸党?
  自古以来最好面子的人就是这些文人,面子有时候比命都重要,更何况这样被人污蔑?当时就忍不住了,一个跳起来撸起袖子慷慨激昂,一个字就是干。
  还有的大臣忍不住了,要打仗还不够,还想要亲自上阵。也不称量称量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还想上阵杀敌。
  对此李秀心情也很不好,老实说现在的朝堂情况并不是太好。他为了把杨彦清的党羽都清除掉,换上来的新一批朝臣要么就是年轻的,要么就是多年以来得不到重用的。这些人中也不乏治国良才,但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缺乏经验。若是再给五六十年的他们就成长起来了,或者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转也没有问题,但是一到这种大事关头,他们的缺点就显露无疑。
  不客气的说,靠他们来平叛,跟找死差不多。
  李秀想来想去觉得没有比晏戈更合适的人选了,当他把这个想法一提出,立刻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他们用比知道了刘崇林造反之后更激烈的语气来把晏戈形容成了一个狼子野心之辈,甚至说应该趁他人在京城想办法把他干掉,千万不能放虎归山云云。
  李秀听的又烦又气,恨不得拍桌子让他们闭嘴。在他看来如果晏戈是他们口中的这种人,是没有必要回京的,直接在西北造反不是更好?
  然后他就问了他们三句话,一是问他们你们谁来带兵?二是你们谁能保证不败?三是如果败了你们愿意付出什么代价?
  三句话问完,这些人全都哑巴了。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谁能保证不败?
  但晏戈能,这不是晏戈自己吹,是李秀替他吹的。李秀自己也不认为自己在吹,他对晏戈有着盲目的信心。他就用这种满目的信心来安抚各位朝臣,并且向他们保证晏戈绝没有不臣之心。
  晏戈听说了这件事之后立刻觉得这是个大机会,对于李秀来说朝堂上的问题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只要军权的问题解决了那他就没有别的问题了,到时候自己也该功成身退了。但是他一直在想自己该怎么退,刚开始是想着如果李秀还是忌惮自己的话,那自己就给他找个理由让他杀了自己,那自然就退了。
  而且他手下的将领都很忠心,如果让李秀杀了自己,不管因为什么愿意他们肯定会对李秀不满,到时候说不定会滋生出许多祸端。
  现在他却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如果自己为了替他征战而死,他肯定就不会再忌惮自己恨自己,到时候自己提出让他善待他的老班底们也更好开口了。而且自己也能借这个机会脱身,真是一举三得。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71/37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