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邪同人)白费力 作者:Linking7(下)【完结】(6)

2019-06-23  作者|标签:Linking7


  “还是不知道。”
  对面有些懵了,道:“你真是关根吧?”
  我很想说不是,但是之后我还是需要进沙漠的,有可能还会需要这个朋友帮忙,直接把脸撕破,我以后的人力资源就需要再构建一个,花费的成本太高了,我真是没那么多精力得罪人了。
  只好折中了一下,我道:“先给我看看照片吧。”
  对面马上大笑,我说完觉得自己的言论可能是引起了什么误会,也懒得去澄清了。
  挂掉电话,借了老板的电脑来看,对面email立刻发了过来,似乎早等着我这样的反应。
  看到那张高清的照片,我先是觉得疑惑,因为它对我还是毫无意义,这个人我根本就不认识,而且也不是我的菜。
  照片上是一个头发微卷的女人,长得算有灵气,她坐在落地窗旁的沙发里,正对着电脑打字。拍摄的地点应该是一家咖啡厅,因为我看到了一模一样的沙发椅子出现在不远的位置,间隔也一致。
  落地窗外可能在下雨,有一些雨水的痕迹,还能看到还有个人影在蓝庭身后的窗外,似乎在躲雨。
  这张照片随便一瞥能得到的信息就只有这些,但是我心里忽然动了一下,我好像有些熟悉的感觉,忍不住放大照片,去看其中的细节。
  不知道这张照片的来源是什么,不像偷拍,也许是杂志专访试镜头的一张。真的太清晰了,对焦把所有细节都还原出来。
  放大之后,我呆在了座位上,真的是完全呆住了。我以为自己计划了那么久,经历了这些挑战神经的起起伏伏后,绝不可能再有那种“这是怎么回事?”的焦虑感,它们应该完全都被“我要赶紧怎么怎么做”的另一种焦虑代替了。
  躲雨的那个人是阿飞。


第六十三章 吴邪的记录——出山
  我看了好几遍,确认就是阿飞,他那个标志的马尾辫实在太好认,除非汪家又派了一个人去到蓝庭的身边伪装他。
  不由自主的,汪小洋关于“阿飞”的话我就全回忆了起来,包括汪小洋那时候慌张的神色。他说阿飞和屠教授都不是重点,真正的关键不是这两个人,古地图根本不在他们两个人的手里,而在另一个什么人那。这跟阿飞那几句不明不白的话似乎能对起来,阿飞说过需要去保护屠教授的一个家人。
  按汪小洋的说法,阿飞应该早逃去上海了,阿飞和汪家还有什么交易我不知道,不过心里有一个不太好的预感。
  我们在沙漠的时候,已经把古潼京的外围设计图发广告一样发给了路人,可是后来我调查的时候发现,巴丹吉林在那一段时间没有爆出任何消息,也就是说既没有旅游迷路被困,也没有什么特大发现的新闻,甚至连灵异传闻都没有变多。那一个月就好似被抹消了一样。
  我不愿意想这是汪家的封锁手段,但是心里已经认了。有时候做一件事的代价太大,超过一定程度,也就疼得没有感觉了,也就不去想到底是怎么疼的了。
  我得往前看。
  阿飞怎么会在这么一张照片里?蓝庭又是谁?阿飞说要保护的屠教授的家人,就是这个蓝庭吗?
  我已经习惯于不停下思考新出现的东西了,边走边想是我最近训练出来的方法,有了一些猜测后,随手我就把电话给王盟那边打了回去。
  我问对方,蓝庭现在是不是人在上海,立刻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对方很高兴,一门心思认定我这么问就是已经回心转意,说了些有的没的,好像认为我和这个女作家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猫腻,不停旁敲侧击。
  也不急着澄清,等他被我的态度搞得毛了,我才装作不高兴问,怎么蓝庭身后窗户那还有个路人,你给照片怎么不给个P过的,还藏着更好的等我交了稿才给吗?
  那边就道也不是,这男的似乎就是蓝庭新交的男朋友,或者是什么狂热书迷,碰上她两次,这男的都是跟着的,照片上有他纯属意外,其实拍完这一张蓝庭就很生气地说不让拍照,这一张,还是他特意交代过才偷留下来的。关于那个男的,因为涉及个人隐私,他也没法去问蓝庭。
  “其实这都无所谓,你不是想见她吗?我这正好有个机会,她有本新书要开始创作,就是关于沙漠的,预热宣传的聚会安排分给我负责了,见你老关,简直天时地利人和啊!”
  我表示愿闻其详,那边就继续道:“你先说实话,看上蓝庭多久了?你俩到底认识不认识?她为了新书,两个月前进巴丹吉林采风,走得也是你那条线。”
  蓝庭为了什么新书采风我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我混进那个考察团,是借了这个朋友一些手段。没想到他对我的事情还挺上心,居然记得我走得是什么路线。难道这个人有问题?
  不过我心里的疑惑,很快随着接下来的交谈消散了,这个人能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们那一行出的事。
  “老屠不是没了嘛!”他道,“这可是一大事,研究所那边的人还让我们专门做了个悼念专期。蓝庭要去的时候,不少人叫她小心,后来还是去了,不过挺平安的,他们人比你们多,没去什么危险的地方。”
  我于是要了一些蓝庭这次出行的信息,让他过会也email给我,心里还是不清楚到底是谁冒充我去做了这么一个局,目前我还看不出来“他”这么做的目的。
  我这个朋友话唠,自己不一会又爆出了一个让我惊呆的消息:“我”不光是惦记了美女蓝庭,还惦记过台湾的一个女出版商,寄过一份稿子给她——听说是因为审核问题,台湾繁体可以出而大陆不可以,才投稿给她的。我这个朋友一直联系不到我(实际上谁也联系不到我),今天总算给抓到了,就问我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不管审核过不过,好歹也把稿子给他看一眼。
  我多问了几句,小说的名字似乎叫做《刺墓》,谐音是刺目,但是因为某些问题,台湾出版的时候打算改名字。
  “已经发表了?”我问。
  “你也太不上心了,这不得问你?就我收到的消息是还没有,修订什么的得经过作者同意,你要是没签合同他们也没法发。那女的可是对你赞不绝口,说只为了创作而存在什么的,海对岸宣传已经安排起来了,不然我也不会听到风声。我们还说呢,只有你看得上的才能有机会出你的书,我们几个皮糙r_ou_厚的爷们,估计不能满足你的口味,人都摸不着一个。实话说,我真没想到你还愿意给我寄稿子!你在藏区采风什么时候回来?现在结局可以写吧?”
  我太久没有经历过这种“普通”的对话,一时不明白自己该怎么回应,只好干笑了过去。之后就是闲扯,我详细问了关于那本我自己根本没有写过的书是怎么回事,台湾的这个出版商又是什么人,然后就是迅速安排了一周后和蓝庭的见面。
  这一趟下山耽搁得太久,胖子以为出了变故也追了下来,他到的时候,正看见我蹲在青旅门口沉思。
  我摸了摸脑门,也没多表示,就说了两个字,出山,倒把胖子搞得很莫名其妙,问我是不是饿得受不了了,要下去开荤。我十分无语,估计是胖子自己饿得不行了,一边觉得他可笑,一边又很感动。
  我最难过的时候,幸好不是我一个人。
  之后我做了几件重要的事,第一件是查到了台湾那边的消息:这个“关根”和台湾一个出版商关系很特殊,是笔友,交往了一年左右后,寄了一份旅行笔记给她。看时间,刚好是我被闷油瓶救走的那个星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快递的寄出地点正是银川,和我的行踪似乎是对的上的。台湾出版商还在报纸上发了一篇简短的文章,来介绍她和关根的故事,看得我毛骨悚然,因为这肯定不是我干的。
  为了不暴露身份,我不敢轻易用关根的身份和台湾那边联络,但是手稿又不能不要……这种文字记录的东西,也许是什么人留给我的线索或者警告,无论如何得花大价钱弄回来,于是我干脆装作是关根的书迷,跟那边表示是想收集他的东西。
  装自己的书迷买一本不是自己写的却署名自己的笔记,实际上里面这几个还全是假名,真是个奇妙的经历。不过奇妙的感觉很快就被这本笔记的内容改变了,里面是一个,我无法准确形容的故事。
  它不长,却就连我都看出来大陆这边不可能过审,因为它的年代实在太敏感了。
  作品是日记的形势,讲述了一个姓霍的少年跟着一队人进入沙漠旅行的故事——最狂热的年代,只为信仰燃烧的年代,人x_ing暴露最多,也隐藏最多的年代。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份笔记的文学价值,因为我几乎看完就认定这是真事的隐晦记录,关于那座古潼京里的皇陵重建,和随之产生的无数人的牺牲。
  霍,这个家族真是比我想象的还要庞大,又因为是女x_ing继承的家族,主角这个霍姓的少年被当做牺牲品送进去的可能x_ing太大了。我还找到了一个吴姓的角色,但找不到一个对应的家人来代入这个角色,不知道是不是也是真实存在过的。
  我还能肯定的是,这份笔记被另一个人抄录过,不是完整真实的版本。我之所以能如此断言,是因为我几年之前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陈文锦的雨林笔记。为了让最终看到笔记的人,只看设局者希望他看到的东西,笔记被整理摘抄,从而隐藏某些消息,甚至可能还添加了一些东西。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障眼法,你既不能全信,又不可能装作没看到,看过之后那些相关的信息根本挥之不去,对你的行为会有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基本确信自己已经又入了谁的局,而且不得不顺着局走下去。
  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但比之前不知道自己入局而入局,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不知怎么我想到了张海客,他在海外的调查不知道进行的如何了,如果他在我的位置,也许会做的比我出色一些,毕竟破局是他的强项。我现在能做的,只是整理出也许有用的,关于那座陵墓地理位置的提示。
  我确信这笔记被抄录过,还有一个原因是笔迹。看到手稿照片的时候我甚至笑了起来,第一次我看到这个笔迹,还是在一个1990年长沙某大学的封条上,当时惊得浑身发抖,因为那根本是我自己的笔迹,然而现在再次看到,我心里一点惊讶都没有,只有一种无奈的宿命感。
  这既是我的笔迹,又不能算是我的笔迹。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5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