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作者:凤初鸣(上)【完结】(14)

2019-06-20  作者|标签:凤初鸣 穿越时空 豪门世家 四大名著


  贾环说起小时遇上绑架犯的事,没说自己下毒手杀人,只说拿石头把那人砸晕逃了出来,然后流落街头讨饭为生,期间辛酸真是一言难尽。又惭愧地说:“累得父母忧心挂怀,是我的不是,从那以后,就算我再怎么喜欢自由,也不敢随便乱跑了。”
  萧景顿时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又问了他家常过日子的一些话,贾环就如实说了,提起生母赵姨娘把银钱管得紧他就脑仁疼,再看见家里人捧着嫡出的哥哥就羡慕心酸。
  萧景劝慰他:“嫡庶之别本来就是不容逾越,本朝礼法,庶不乱嫡,长幼有序。当年皇上欲立心爱的次子为太子,结果群臣数百人集左顺门跪门,言路凶涌,重臣力谏,足足闹了一两年,结果最后还是皇上顶不住,最终还是没有把二皇子立为太子。”
  贾环心里苦涩,一国之尊要立更聪明资质更好的庶次子,居然激起那么多坚持礼仪的官员反对,可见这嫡庶之别是维持国统的一项根本,是不能动摇的。比如那无比牛比的慈禧太后,儿子当了皇帝,仍然被嫡皇后慈安压得死死的。哪怕慈安死了,祭拜时她还得执妾礼。
  再一想自己,哪怕将来再能干,再有出息,家业爵位也轮不到他,只能靠自己奋斗了。
  两人谈起家庭琐事,关系很快近了许多,一起吃了饭,眼看天色不早,贾环要告辞回家,临走时萧景说:“有空我会派人去你家找你过来,你想找我玩就告诉李祭酒,请他转达。还有,你不要为银钱的事和你母亲不高兴了,我会资助你的。”
  贾环一看自己得了贵人相助,非常高兴。
  萧景命人送走贾环,转头看向李琰,问道:“你觉得他怎样?”
  “是个知轻重的,想不到贾家除了那个宝玉,还有这样一个人。”李琰对贾环印象很好,“将来必有出息,只怕贾家以后要指望他了。”
  萧景不以为然,说:“我觉得他无论哪一点都比不上宝玉,无论资质、相貌还是学识,都没有没有宝玉好,说到底还是个婢女生的,毕竟上不得台面。”
  李琰摇头笑笑:“孟尝君田文也是婢女所生,后来不也是做了世子继承靖郭君之位,建功立业名扬天下吗?虽说嫡出庶出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可是要建功,还是看真本事。”
  “切,”萧景还是难免轻视,“你把他跟孟尝君相比,也太抬举他了。十个他捆一块,也比不上人家一根汗毛啊。你想,宝玉从小受宠,不知进取,固然不好,可是也没有心机,待人真诚。而这个贾环,因为是不受宠的庶子,所以什么都要自己争自己盘算,是个心机极深的,他与我接近,目的并不纯。”
  
  第11章 新交友开始创业
  
  贾环离开李宅回贾府,徐文璧在车上等着,徐义赶车。都是自己人,贾环不等徐文璧发问,主动把淳王召见的事说了,徐文璧觉得他应对得当,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嘱他以后和萧景交往当心些,眼下两皇子大位之争没有眉目,明着交往有站队之嫌,还是仔细些的好。也不要告诉父母,否则若要问怎么和皇子认识的,难免秘密泄露。
  贾环答应了,又说:“他要谢我搭救之恩,你猜他给我什么了?”
  徐文璧笑了,轻轻给他一暴栗,道:“鬼精灵,你只说你要什么就是了。”
  “呵呵,师父果然了解我。他要给我几样古董宝贝,我没要,要那玩意儿做什么,没处摆去。他又要给我银钱,我也没要,钱这东西花完就没了,他又不能一直给我钱。”
  徐文璧被他搞糊涂,才不相信这家伙会这么清高拒绝淳王殿下的赏赐。骂道:“臭小子少卖关子,你到底要什么了,快说。”
  贾环这才告诉他真相,原来他对萧景说,给他钱他也是转手花出去,倒不如做生意置些产业的好。
  萧景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公侯公子说的话,心想婢女生的孩子果然眼皮子浅。
  贾环却没有经商低人一等的腐朽观念,只觉得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赚钱有什么低三下四的。他想做的是由官府控制的几个行业,利润丰厚些,技术含量低些。
  官府控制的产业,无非是盐、铁、茶、瓷、丝几样,贾环选择了第一个,盐。
  因为盐属于国家战略物资,盐场生产由官府控制,每处盐场是由八品盐大使经管,进货出货,需要盐运司衙门开俱“盐引”,只要有盐和盐引就可以做起来,利润丰厚,而且从生产到经营管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贾环对经商两眼一抹黑,也不会造玻璃肥皂什么的,想来想去,还是这个比较合适。从来没说过有倒闭的盐铺子,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萧景看他小小年纪搞得真象回事似的,看着他直笑,答应帮他托门路,由通州盐运司每月给他拨几百斤盐的定量。
  徐文璧听说他没有向淳王要珍玩银钱,而是要盐引,吃惊的睁大眼睛看着他,越发觉得这小子诡异,他如此做法,别人觉得他见识不凡必然会觉得是他这个老师在幕后cao纵,可是他自己知道他根本没有cao纵这小子去要盐引,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赵姨娘不可能有这个见识,贾政也没有,这家伙的小脑瓜里倒底装了什么,简直象个挖不尽的宝藏。
  贾环不管他心里有多狐疑,回到家就开始cao作起来,先找来赵姨娘商议:“我想开铺子,以后你就不要为一点子银钱闹事了。”
  听到钱字,赵姨娘两眼放光,忙问:“你想开铺,开什么铺?”
  “你知道天底下什么人最富?”贾环先吊她的胃口。
  “自然是盐商了,”赵姨娘虽然是无知妇人,可是对于谁有钱那是门清,开始摆起龙门阵,“听府里老嬷嬷说,世宗皇帝六下江南,接见扬州八大盐商,哦呀呀,那盐商不但花几十万两银子修行宫,还修了瘦西湖的大虹园供玩赏。只接驾一次那银子就花得跟淌海水似的。皇上游湖时感叹,说……说……”
  贾环帮她说下去:“盐商之财力伟哉!”
  “对哦,乖儿,你要当盐商了。”赵姨娘兴奋得发晕。
  “你昏头了,我怎么可能做盐商,我只是开个铺卖盐而已。把你的私房先拿出来。”贾环说出打算,准备让舅舅赵国基当掌柜的。
  赵姨娘自然是喜不自胜,赶紧跟兄弟说了,赵国基毕竟是在外面混的男人,比她懂许多,开始盘算起来。
  如何开铺,如何领执,位置在哪里,盐引是必须要有的,否则搞不到货源。还有税多少,运输银多少。这些计算完毕,赵国基又担心:“我们没有根基,就这样进入这个行业,会不会让那些大盐商吞了?”
  贾环真想骂他一句“猪”,他已经查过《盐政议》,得知‘广陵盐业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这还不算私盐交易额。如此庞大交易额,他这二三百两银子的本钱,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不过,赵国基如此谨慎,还没开始做生意先往坏处想,这样做法倒是他欣赏的。
  “往坏处想,朝好处努力,这是做生意的正理,舅舅放心只管做就是。”
  赵国基放了心,拿了盐引开始运作,最初启动资金掏光了赵姨娘所有私房,有了淳王指示,商铺执照很快办下来。徐文璧又叮嘱说,不可在执照上署真名,交给靠得住的人就行,毕竟他将来要考功名,不可与商贾沾边,更不可耽误学业,以后真的高中入了仕途,会惹人笑话,贾环心里不赞同,却认真应下,这是忠言逆耳,不听会吃亏。
  且说贾环在外偷偷私开盐铺,不出两月就有了丰厚入息,赵姨娘有了这进项,自觉底气足了不少,行事也不象先前那样眼皮子浅,也不再为几个钱斤斤计较,竟有了一两分大家太太的风范了。欣喜之下,对儿子更加信服,从此言听计从。
  贾环挣了钱并不象普通人那样买房置地或是存在钱庄或是用来享受,而是把挣得的利润分得三份,一份给母亲和自己花用,一份分给管事的做分成,以期让他们更尽心。最大一份也不存起来,而是投入再生产,使资金流动起来,后来盐铺越做越大,这是后话不题。
  却说这一日是贾政生辰,宁荣二府人丁都齐集庆架,热闹非凡,忽然门上来报“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特来降旨。”
  吓得贾赦贾贾政干人不知何事,忙止了戏文撤了酒席,摆香案,启中门跪接。都太监骑马而至,也不曾负诏捧敕,只到正厅下马,南面而立,说:“奉特旨: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说毕,也不吃茶就乘马离去。
  吓坏了贾府人等,贾政忙更衣入朝,贾母等全家人心惶不定,都在廊下等候消息,并不住使人飞马探信。贾母担忧不止,旁边宝钗体贴,劝道:“老太太坐下等罢,这能有什么事呢?”
  贾母道:“你们哪里知道这里的厉害。”
  贾环直撇嘴,心道:这里能有什么厉害。皇帝召见臣子,这不是很正常吗?至于把一家子吓成这德x_ing吗?可见当今朝廷风云暗涌,杀机四伏。莫非贾府后来被抄,并不完全是表面的什么放债,包揽诉讼,很有可能是犯了什么政治错误。
  他也读了好些史书,也了解了当朝的事,以经济理由抄家的,这种情况很少见,况且抄的还是开国八公之一的世家,这实在有些牵强。
  贾环愈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心里寻思半晌,就算贾家难免败亡,也好歹等他出息了再败,等他出息,贾府是死是活随它去。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想法延缓它的灭亡。
  可是该对谁进言呢?贾府男人都不能顶家立业,王熙凤虽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却是贪婪好利,只有贾母是个有智慧的人物。
  贾环壮了胆子,上前说:“老太太不用担心,也许是大姐姐有喜事,皇上宣老爷入朝,想必是有恩典呢。”
  “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呀。”贾母把他推一边,虽然这是好话,但是没得到准信之前还是不敢大意。
  一会儿,管家赖大禀报:“家里大姑n_ain_ai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老爷出来也这么吩咐,急速请太太们谢恩呢。”
  顿时,全家人喜形于面,宝钗最会来事儿,婷婷福下身:“给老太太道喜。”
  薛姨妈、李纨、黛玉、三春几个也向老太太道喜:“老太太大喜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14/5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