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美国 作者:优雅的猫0(中)【完结】(28)

2019-06-20  作者|标签:优雅的猫0 重生

  这也是为何他能够够撇下哈珀柯林斯独自面对书店,不需要出版商中间转圜,《加州时报》旗下原本就有出版业务,不过不大,这一次出版亚当的新书,也算是扩展业务的机会。

  亚当的新书要出版,一透露出来,就受到了几家连锁书店的欢迎,愿意自发的给新书推荐,没办法,谁让这本书是亚当继《侏罗纪公园》以后的有一本科幻作品呢?对其期待自然也是极高的。

  因为亚当将这本书定位在非商业畅销书上,所以在印制的数目上有些保守,首印只有一百万本,定在1993年三月一号,亚当的生日当天。

  不过亚当在二月的时候就把首批印制的小说送到了各个小说评论家的手里,同时《加州时报》也正式给出了书评,当然这个书评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大的好评,无论如何这也是他们BOSS的新书,不好评能上报纸么?

  至于书评家那里到底是好评还是差评,就不清楚了,毕竟这个时候,评论界正在掀起痛骂亚当小说太过商业化,堕落的消息,如今风潮正盛,结果亚当直接用他自己的笔名发布了一本科幻小说,于是乎整个市场暂时x_ing的安静了下来。

  至于是继续痛骂亚当死不悔改,新书继续大走商业化,还是转换口风,就得看接下来的时间里那些看了首批新书的小说评论家的评论了。

  不过亚当能够敢于在小说发布前半个月,就将小说亲自送到各个评论家的手里,足以看出亚当对自己新书的自信,否则的话,一连波的差评,绝对会影响到小说的质量,即使他是亚当·贝克,依然没办法挽回被差评毁了的市场。

  第一个做出反应的还是纽约时报,这个自从《加州时报》崛起后,隐隐对《加州时报》抱有敌意的老牌报纸,赶在众人反应前第一个发表了新书《殖民地》的书评——“亚当·贝克高度商业化后最华丽的转身”

  作者有话要说:  傍晚六点加更~~~

第一百零六章

  没有人比我还要遗憾, 当我知道《末日》和《真爱》都处于亚当手下以后,作为《侏罗纪公园》的忠实读者, 我为亚当贝克在科幻与商业中巧妙结合而感叹与佩服, 借用目前最为火热的□□技术,将远古侏罗纪与当今世界联合起来, 创造了九十年代最为惊现神奇的科幻小说,因此当这部小说创造了科幻小说的销售奇迹之时, 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市场是优待天才和经典的。

  亚当·贝克的第二本小说, 《巫师》与整个市场对他强烈呼求科幻小说是相悖的, 甚至与充斥着无数的批驳之语,尤其是他大胆的与《加州时报》做了一个合作, 成为了《加州时报》历史上第一部连载的小说, 而事实也证明了亚当·贝克是能够写出一部奇幻经典的,这部创造了1992年夏天‘巫师旋风’的小说, 以其紧张的的气氛节奏以及完全迥异于市场上奇幻小说的风格, 让所有的读者不由得眼前一亮,故事更是步步为营, 环环相扣,每一章都显得精致而完美,堪称奇幻小说的教科书级作品, 于是在发书单月就创造千万销量,也是应有之意。

  在我发出这个评论的时候,还差一周左右的时间亚当·贝克才到达二十岁, 以这个年龄这个成就在体育界也许并不算少见,但是放到小说界、文学界那绝对可以堪称传奇。

  所以无论是市场还是我,对于亚当·贝克下部的作品都抱有了极大的期望,无论是他继续《巫师》系列,还是准备其他类别新书,也绝对抱持最为善意的等待,毕竟一本好书是极为难得的。

  然而,在《巫师》第一部创造奇迹以后,亚当·贝克却在极短时间内将《加州时报》收入了囊中,然后开发了《巫师》番外,虽然这部小说并非打着他的名号,但是小说的风格和《巫师》番外的名号都告知所有人,这就是亚当·贝克的手笔。

  相对于《巫师》步步精妙,每一章都堪称经典,番外却明显的落入下成,但好在故事内核以及世界观弥补了《巫师》的缺陷,所以勉强让人满意。

  但是随后出现的《末日》与《真爱》,却明显显露出粗糙和漫不经心之感,如果这是一个无名小卒之作,那么小说中也勉强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这两部小说出自于亚当·贝克旗下是极为明显和□□的,对于《侏罗纪公园》和《巫师》两部经典之作的忠实粉丝的我来说,看到挂着亚当贝克旗号的两部粗制滥造的商业小说,是极为失望的,因此在此之前对亚当贝克做出了大量的斥责之言,对于他无底线朝向商业而感到失望。

  但是,显然抱持这个想法的我错了,在此感谢亚当·贝克先生在我大力斥责以后,依然愿意将他的首批新书送到我的手上,让我得以成为第一批看到小说的读者,对此我深感荣幸。

  这部被命名为《殖民地》的小说,是亚当·贝克创作的第二本科幻小说,与第一本却没有半分的相同之处,甚至与他与《侏罗纪公园》的结构是完全相反的。

  如果说《侏罗纪公园》是一部披着最新潮科技皮写的商业科幻小说,那么这部《殖民地》就是披着商业科幻小说皮写的经典科幻小说。

  是的,这部小说的核心,其实并不算多么新朝,甚至很多人在其他商业小说或者电影也都看到过,那就是——如果有一天外星文明征服了地球,那么世界将会怎么样?

  这个概念从我们想到世界上可能会有外星文明开始,就不知道有多少作品围绕其诞生,但是亚当·贝克先生,却用他独有的笔触,写出了一个迥然于别人的小说。

  通体看完以后,在酣畅淋漓之感外,我竟有一种不寒而栗之感。这种脱离了小说后的回甘之感,却足以让人浑身战栗——当我们恐惧外太空有可能出现的强大外星人之时,我们又是谁的外星人?

  小说用两条线来书写,一条是外星人&的眼睛,从彻彻底底的局外人方向来讲述地球被殖民的故事,另一条线则是从地球人方向讲述一个反抗殖民的热血故事,如果用事物形容这两条线的话,我推荐用冰与火。

  &星人的故事线就犹如一块寒冰,无情冷漠,几乎没有太多的感情波动,而地球人的故事线则是一团火焰,充斥着血液、厮杀与荣耀抗争,两条线是如此的不同,甚至与是绝然相反的,但是两条线却又明显的讲述着同样一个故事,只是因为讲故事的个体不同,而呈现出决然不同的感觉。

  这两种感觉在小说中不停的碰撞,当你为地球人反抗而热血沸腾之时,&星人却用冷冰冰的语调瞬间将你的热血冷却,当你在&星人的轻描淡写的描述下觉得不过如此的时候,仔细一想,却能够想到在他平淡的讲述下,地球人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

  这是一本好书,毫无疑问,但是具体如何的好,很抱歉,我只能说到这里,也许在我看第二第三遍以后,会给出新的答案,但是现在我只想说。

  嘿!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小说就要上架了,赶紧买吧,以我的名义告诉你,选择这本小说完全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一篇近两千字的文章,被放在了纽约时报新书推介的版面上,可谓是极致且毫无底线的夸赞,甚至比之前几天在亚当旗下《加州时报》上刊载的推荐文章,还要露骨,还要有煽动x_ing,但是却让人无法指责其为亚当炒作,因为在此前不久这位小说评论界的元老级人物,还在报纸上大力的抨击亚当对市场的过分谄媚。

  然而,不过一周的时间,却在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的时候,直接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为亚当新书歌颂推广了起来,用语也是大胆而夸张,甚至让人无法与不久前的他结合在一起。

  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些人脑中不免浮想翩翩,猜测着是不是亚当为了新书的销售,出了钱公关了,否则的话怎么可能相同的一个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

  不过,当他翻开其他的报纸,就知道这个想法是何等的可笑,洛杉矶时报新书特讯中,专栏作家托德就以‘这才是亚当·贝克’的文章盛赞了这本还未上架的新书。

  而号称最硬的科幻作家哈尔·克莱门特,以七十多岁的高龄站出来为亚当的新书喝彩,在华盛顿邮报上专栏刊登了他的评论文章——科幻界迎接天才来临。

  在这篇署名文章里,哈尔引用了一句话“我们书写历史,天才创造历史”来盛赞亚当,表示亚当势必将会引领着科幻小说出现又一次的科幻盛世,并且在文章里大赞《殖民地》这部小说有着大格局,大想法,而亚当将这个传统科幻题材再次带到了顶峰,并且表示这部小说注定会是科幻小说的经典。

  哈尔·克莱门特因为他的经历和学历,使得他所写的小说详实可靠,宛若真实,让人信服。而他也在近几十年来大批各种披着科幻皮的软科幻小说,表示科幻小说界要对科幻小说有辨别能力,不能将什么小说都安上科幻小说的名头。

  在所有对他熟识的人中,哈尔·克莱门特是不折不扣的黑脸作家,无数的科幻作家在小说出版后,都生怕被其□□,只是如今他年龄大了,反而越发的不怎么发声了,没想到这次竟然为了亚当特意写了专栏文章,而且还是一篇盛赞的文章。

  如果说那些专业小说评论家是被财大气粗的亚当给收买了,那么作为科幻界大佬之一的哈尔·克莱门特是绝对不可能被收买的,因此看到这篇文章以后,大多数心中刚刚冒出亚当公关新书的想法,瞬间被扑灭。

  随之而来的就是,这部耗费了亚当·贝克不过几个月的科幻小说《殖民地》真的有这么出色么?

  从已知的消息和小说评论中可以推断得出,这是一本讲述地球被&星人殖民以及地球人反抗殖民的小说,同类小说市场不说有十本八本,但是五六本总是有的,电影电视也不乏这类的题材。

  可以说相关的小说、电影基本上把这类题材给框死了,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地方,难不成亚当还能够将其写出花来但是又怎么解释评论家源源不断的好评?

  这种想法在无数的读者心里转动了许多遍,最后很多喜欢亚当小说,或者喜欢科幻小说的人还是决定买下一看,毕竟一本小说不过二十美元左右,对于他们来说还是能够支持的起的,反正按照评论界的口碑来看,这绝对不是一部糟糕的小说就是了,既然如此那么就买吧,就当是支持亚当/科幻小说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8/6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