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熙【完结】(6)

2019-06-13  作者|标签:


在别的小孩还在算着简单的加减法时,陶醉就默默的把这本小练习写完了。毕竟他自从学会了写字,看到数字也特别敏感似的,很快就学会了写数字,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让陶醉学会写字真的是件困难的事,卫棹熙好不容易学会后,耐心的教陶醉,回到家陶妈妈还会帮忙。多方不懈努力下,陶醉终于会了。

当陶醉父母知道自己儿子数学能力或许不比他人差,甚至于要更好,喜不自禁,这说不定就是一个突破口。

一直以来就有这种案例,自闭症儿童在某方面会特别突出。陶醉八成就是属于这类的。

夏天随着孩子们成长而跨过,秋天凉风落叶起,冬天就不急不缓来了。

成长让当事人无法察觉,却让旁观者清清楚楚。一年过去了,卫棹熙觉得自己还是小孩子,却也够得着书柜上的糖了。

清明节奶奶带着卫棹熙去了个陌生的地方,有些忧愁的告诉他那个不太熟悉的名词。

卫棹熙愣愣的看着墓碑上那个女人漂亮的照片,比他见过任何一个人都要好看,哪怕学校里最喜欢的音乐老师,都及不上照片上的这个。

那是他的妈妈。

奶奶犹豫了许久,时常担心着自己年迈的身子,如果哪天熬不过了,自己那不孝子还不知道会不会让小熙这孩子看看他的妈妈。

所以就带着卫棹熙来了。

清明节总是下着雨的,旁边的墓地边还有断断续续的哭声,人来人往都是在拜访不在的亲人或者是爱人。卫棹熙小小年纪还不太明白生死,他不懂为何有那么多人哭的声嘶力竭,他只知道眼前这个陌生的人,他没有见过。

别人都有的,他没有。
奶奶烧了一摞纸钱,烟呛迷了卫棹熙的眼。卫棹熙打着伞,看着灰烬飘过碑前。迷茫中听见奶奶叫他跪下,他也就跪了。

奶奶说:你的妈妈其实一直在天上看着你呢,这么多年,是她保佑着我们小熙健健康康长大啊。
卫棹熙含含糊糊说了声:谢谢,妈妈。陌生的词汇说出来格外绕口,可能是受到旁边有些人哀悼的情绪影响,他也掉了眼泪。

离开这个地方,卫棹熙是有些恍惚的。的士司机还在说着什么路上行人欲断魂。他不明白什么意思,奶奶在一旁告诉他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为他妈妈扫墓。
卫棹熙应下了。

奶奶叹口气,继续告诫着:如果哪天奶奶不能陪你一起来,你也要自己找到路啊。
奶奶为什么不陪我一起呢?小熙想要奶奶一起。
奶奶摸了摸卫棹熙的头,没有继续说话。

卫棹熙这个时候明白,人总有会躺在地底的时候。
只是奶奶永远不会离开自己,因为她是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人了。

雨越下越大,陶醉坐在家的沙发上,看向窗外。
今天卫棹熙没有来。

很久以后,卫棹熙告诉陶醉,他真是太天真了。
而陶醉也只是搂着他不说话,仿佛这样外面的雨就不会那么吵。
吵的人灵魂都不安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卡文卡到肉痛妈的好想要进度快点啊

第5章 第五章 成长
第五章

卫棹熙上学时典型的乖宝宝,上课从不讲小话,热爱祖国尊敬师长,还不揪人家小姑娘的辫子。

三年级可能是小孩子最熊的阶段了。旁边男孩各种欺负小女孩,要不就是相互殴打,每天鸡飞狗跳的班级可热闹。卫棹熙作为班长,很负责任,还摆起了架子,时刻处理班上的矛盾。

每次有俩男孩子扭打成一团,就会有人大喊班长不好了,然后卫棹熙就风风火火跑去劝架,把人拉开后还要告诉他们打架不好的一百个理由。
由于小学生对于班主任钦点的班长,还是有点点害怕,再加上他手臂上别的两道杠,也有着刺眼的威慑力。
所以一般在班长还是很有用的。

可爱俊秀又位居高位的卫棹熙,在女生中人气很高,小女孩们围聚起来,小团体中经常性讨论到卫棹熙。到了这年龄,男女观念也开始有了。许多小孩子都知道男孩女孩上厕所方式的不同。

卫棹熙大大咧咧,平常管管班级纪律,但最主要的还是和陶醉相处。

陶醉每天还是默默地做着数学题。从不合群的与其他人玩闹。

数学老师蒋老师是个慈祥的爷爷,他临近退休的年龄,却还是想着再教最后一届。

蒋老师很是关照陶醉,他教书教了那么多年,第一次遇到像陶醉这么特殊的状况,轻微自闭症,不与人交流,却在数学意外的有天赋。
所以抱着一丝同情心,同时也有着期待,蒋老师时常拿些基础的数学题给陶醉,还会偶尔抽出时间多跟陶醉讲讲。因为蒋老师很有耐心,说话本来语速很慢,再是多重复,陶醉也就学了挺多。

卫棹熙也为陶醉感到高兴,陶醉的情况比前两年好了太多。虽说还是不听老师上课,但是他自己看书也足以应对作业了。

因为老师讲课都讲得太快,只能卫棹熙课后慢慢地重复给陶醉听。

或许这样陶醉听懂了,卫棹熙也不大确定,因为陶醉根本就没什么表示。不说话的他每次就听着卫棹熙在那说,自己眼睛同时也盯着卫棹熙看。

陶醉的眼睛大大的,却没有光彩。不像卫棹熙,他的眼睛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好像一汪泉水似的。

卫棹熙越发习惯照顾着陶醉,每天都牵着一起去学校,一起回家。

奶奶偶尔看着这俩乖小孩,也不禁感叹:有一起长大的人可真好哟。在旁的陶妈妈也会笑着点头。

陶醉最近也开始有了奇怪的兴趣。他突然热衷于玩卫棹熙的手。就连上课也要抓着。平常都是卫棹熙去拉陶醉,如今开始陶醉反过去牵卫棹熙。

虽然卫棹熙对于陶醉这点反应有些高兴,但同时也有些烦恼。比如上课举手要站起来,还要挣脱陶醉的手。坐下时陶醉就捏得更紧。而老师已经习惯性忽视陶醉,也就不管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因为他也从来没认真听过。

许多同学都表示好羡慕陶醉这种,老师不管什么的真的好爽啊,这样就可以上课吃东西讲话甚至于放响屁了呢。

对于陶醉执着的东西,怎么劝都不可能让他松动。卫棹熙也就习惯了手常常掌握在陶醉手中的情况。只是要写字时,就把自己左手往陶醉手里放,其他时候就任由陶醉了。

陶醉这一兴趣一直到五年级都没改变。

到了五年级,小孩子们都开始学会起哄,也逐渐明白对人有好感是怎么一回事。
一群人也没多明白喜欢的定义,就开始到处八卦某某某喜欢某某。

但是热门人物当然包括卫棹熙。所以他也逃不过这种被大众yy的命运。

班级公认的班花就是陆露,班草是卫棹熙。自古以来班花班草凑一对,陆露也是没事没事送些自己折的纸鹤,或者跟在卫棹熙旁边。

所有人都知道和卫棹熙关系最好的就是陶醉。但是这人又太没存在感,和他说话也不理,久而久之别人开始疏远他,虽然也会有人质疑,为什么陶醉不说话,但也没人能解答。陆露也想问陶醉,卫棹熙喜欢什么,但陶醉理都不理她。
从小被捧着长大的,难免有些委屈,陆露也就不再询问了。

陆露每次被身边的朋友问,是不是卫棹熙喜欢你啊?她总会脸红,女孩子的羞涩演绎的淋漓尽致,但她也会摇头说怎么可能。

而卫棹熙一直都把注意力放陶醉身上。到了这个年龄,他也偶尔从大人口中听到了什么,也逐渐知道了,陶醉是轻度自闭症。

从小一起长大,卫棹熙就被赋予哥哥一般的使命。他也希望陶醉能慢慢好起来,对陶醉也就越发维护。

某天陆露想要和卫棹熙一起回家,他也没想多,也就随便了。陶醉听到放学铃也就抓起卫棹熙的手往教室外走。

陆露跟在后面有些委屈的问:卫棹熙,能不能就我们两个啊?为什么要跟陶醉一起?

卫棹熙皱眉,说:我和陶醉一直都一起回家,你要是不行,就自己回去吧。
陆露越发委屈,也就不说什么,没跟着卫棹熙了。

把这事抛在脑后,卫棹熙和陶醉两人还是照常。每天手牵手回到家,然后坐一起写作业。陶妈妈自从卫棹熙有能力带着陶醉,不用其他人接送时,她也就放心了许多。然后也恢复了工作。

陶醉爸妈这些年也把卫棹熙看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时常带着两小孩出去玩,不分两家的一起吃饭。
陶醉这些年慢慢的进步也让他父母越发乐观,觉得陶醉总会有那么一天不依赖父母。能够好好的一个人生活。他的未来或许也不会那么渺茫。

卫棹熙也很开心,因为他跟陶醉说话,陶醉也能开始明白更复杂的意思。不像最初见面,那个什么都不明白的,只知道呆坐着的人。

回到家的卫棹熙,不像是在学校。他又开始了小时候那种,他说话,陶醉听的状态。他牵着陶醉在院子里散步,才吃完饭的两人需要消化。

他说:陶醉啊,你说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陶醉看着天空,夜晚的温度稍稍降低了,微凉的风带过树梢,天上还有些忽明忽暗的星星。

你说我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卫棹熙想起什么,接着说:我想成为很厉害的,可以受到很多人关注的大明星。
或许是母亲的离去,父亲的冷漠,从小只有奶奶一个亲人的他,偶尔看到电视上明星被人追捧的样子,有些羡慕。

陶醉安静的玩着卫棹熙的手指,似乎很认真的听着他说话。

卫棹熙又绽开笑容,对陶醉说:但无论如何,我都会照顾着你的。

两个小孩就这么站在满是星星的黑夜里,一个笑着说话,一个安静不语。

陶醉不明白什么是心头血,也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更不明白一辈子的定义。他此时此刻只有一个想法,不能随意的放开属于自己的。

就好比他手中所抓住的,卫棹熙的手。


白驹过隙,人们不厌其烦的翻着日子,盼着节假日。马上就到了小学毕业的日子。

卫棹熙早就决定了去离家较近的a中,当然他也考上了。而陶醉,这些年来他只有数学超出常人的水平,而语文英语,他根本无从理解。

刚开始卫棹熙还在担忧着陶醉,希望他能和自己还一个初中。
等到陶爸爸回家,听到卫棹熙的担忧后,告诉他:叔叔我已经把情况告诉了a中的校长,他和叔叔认识。陶醉不是数学很厉害吗?也能去a中。
卫棹熙也就放心下来。

在离开小学的那一天,陆露红着脸送了一瓶幸运星给卫棹熙,许多同学都起哄,还说笑着什么陆露喜欢卫棹熙。卫棹熙也只是礼貌笑笑,后来还给了她。

陆露有些失望,但也没多说什么。小孩子们都愉快的告别小学,还有老师。数学老师还对陶醉有些依依不舍,对陶醉说:好好加油,你以后肯定不得了啊!
陶醉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反正数学老师也理解他这样子,没多说什么,乐呵呵的向所有人告别。

所有人都沉浸在没有作业的暑期中,迎接新的旅程。

在暑假,陶醉不声不响塞给了卫棹熙一个纸片。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