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作者:炀师(三)【完结】(5)

2019-06-13  作者|标签:炀师 甜文 爽文

  沂州吃的饭菜不像京城那么精致,陶笉然桌上的羊r_ou_还片好了用精致的碟子端上来,其他人桌上的就是一人一大块骨头连着r_ou_,用个大盆给装上来,直接上手吃了!

  沂州官员多是邱裕这样的彪形大汉,陶笉然看着人家抬手就对着有自己脑袋大小的r_ou_开始啃,不由得看多了几眼。

  邱裕看陶笉然眼中满是惊奇,却没有什么轻蔑嫌弃的意思,心中稍稍安定了几分。

  陶笉然不知道邱裕吃个饭的功夫还在一直观察自己,他只看到那些大汉吃得畅快,自己的食欲也被激发了起来,将自己面前那碟足足有半斤的烤羊r_ou_吃了个精光!

  陶笉然吃完,正揉着肚子,回味那羊r_ou_的香味,又有侍女端上来一碗热乎乎的羊r_ou_汤……

  最后,陶笉然是快撑到嗓子眼了,才扶着墙从知州府出来。手里还拎着一大罐羊n_ai,准备回去给宝儿和贝儿加餐。

  陶笉然离开之后,邱裕和其他沂州的官员才长松了一口气。节度使没有跟他们摆架子,而且看起来还挺平易近人的,日后的日子应当不会太难过。

  而陶笉然在回去的路上也发出了同样地感慨,沂州的官员看起来都挺豪爽的,以后沟通起来应该不会很困难。

  虽然来之前就知道,戚博翰肯松口让他来沂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邱裕这个知州,是瑞朝为数不多的对戚博翰忠心的知州,而且为人也知情知趣,不会为难陶笉然,但如今见了真人,心才肯安安稳稳地落回肚子里。

  节度使府就在知州府隔壁,陶笉然都不用人带路,出门往左走,第一个宅子就是他的了。

  陶笉然的新宅子比不上尚书府,但比邱裕的知州府要大许多,而且屋檐上还用了不少琉璃瓦,虽然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却能看出这间宅子的规格是沂州最好的了。

  陶笉然上前扣门,立即有装作门房的影卫给他开门。

  府内也是跟沂州整个风格一样质朴,说好听一点就是大气,说难听一点就是没什么看头。陶笉然也不在意这些,把羊n_ai交给厨娘,去跟宝儿贝儿打声招呼之后,就拎着一麻袋的棉花种子,返回隔壁的知州府了。

  邱裕正在跟其他人谈起陶笉然,却不想正主又突然返回,还背了个□□袋。

  “大人,您这是……”邱裕看着陶笉然这不拘一格的造型,不由得有些呆愣。

  “现在时候不早了,得抓紧时间给棉花育苗。”陶笉然将种子放下,指着麻袋道,“这里的种子大约能种五十亩地左右,邱大人,你们对沂州比较熟悉,明天能不能找来熟手的农户还有可以种棉花的田地?”

  邱裕只以为陶笉然是个耿直的人,却没想到他竟然这般雷厉风行。如今刚刚过午时,只给半天时间给他们找人……是谁说以后日子不会很难过的?!

  邱裕心中叫苦不迭,但他那张凶神恶煞的脸却没什么变化。

  至少陶笉然没看出有什么变化,只当他默应了,又接着道:“明日找齐人和田地,就直接去田里开始教他们种植棉花吧,这袋种子你们先收好。”

  陶笉然说完,又郑重交代道:“这棉花种子来之不易,邱知州定要好好保管,来年沂州百姓就指望这一袋种子了。”

  邱裕闻言,这才精神一震。棉花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且不说这棉花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但多少也是沂州百姓的一条生计,确实应该今早落实才对。

  思及此,邱裕顿时对自己方才那倦惰的心理感到羞愧,连忙保证道:“大人放心,下官必定亲自督办此事!”

  陶笉然间邱裕答应得如此爽快,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邱裕带着一众下属,匆匆忙忙离开去吩咐此事,徒留陶笉然跟王君浩在院子里有些尴尬地对视。

  “咳,王将军。”陶笉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跟王君浩相处,两人之前在宁安有过不愉快,而且以前王君浩的官位至少都是跟陶笉然平起平坐的,如今陶笉然当了节度使,王君浩就变成他下属了,这身份上的转变让两人都不是很适应。

  但王君浩是世家精心教导出来的才俊,行军打仗不用说,为人处世至少比陶笉然好得多,跟陶笉然打过招呼,主动道:“陶大人初来沂州,不如末将带大人出去转转?”

  “也好!先去军营吧!”陶笉然还没见过十万大军是什么样子的呢!

  王君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晦涩,但还是将陶笉然往军营的方向带。

  沂州府是瑞朝和匈奴的第一道防线,十万大军就驻扎在北门,距离知州府倒是不远,步行过去只要半个小时。陶笉然算了算距离,若是匈奴破了城门之后,知州府就是首当其冲的一栋建筑,心中又一次刷新了对邱裕的认知。

  陶笉然跟着王君浩走进军营,神色不由得有些呆滞。

  军营条件并不比沂州其他百姓的好,穷苦百姓至少有黄土房子,而军营则是一排排不挡风不保暖的帐篷!如今陶笉然身上还裹着一件狐裘,士兵们却只有薄薄的一件士兵服,顶着寒风汗流浃背地在训练。

  “这……会不会很冷?”陶笉然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问了个非常愚蠢的问题。

  王君浩倒是没有露出鄙夷的神色,面色如常道:“若是连这点寒苦都受不住,又哪有勇气面对匈奴大军!”

  这哪跟哪啊!

  陶笉然完全不能理解王君浩的脑回路!难道你们过冬还是靠着一身正气过的吗?!

  不过陶笉然也不好一来就质疑人家的工作,只问道:“军中物资可还充足?”

  “开了互市之后,好了一些。”再具体的王君浩也不太清楚了,他只管行军打仗,这些后勤事务并不是他负责的。

  陶笉然点点头,又试探道:“我看那帐篷冬冷夏热的,有条件的话要不要给盖个房子?”吃饱穿暖了,士兵才能有力气和精力打仗啊!就这苦行僧的日子,上了战场谁能提起劲拼杀啊!

第162章

  王君浩眼神复杂地看了陶笉然一眼, 才道:“但凭节度使大人做主。”

  陶笉然闻言, 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又是这种尴尬的气氛, 自从戚博翰登基之后,陶笉然就感觉以翁元基为首的这群人, 好像对自己有种若有若无的敌意。

  陶笉然猜不透他们的想法, 但既然人家的都不想跟自己做朋友了,那他也没必要凑上去,陶笉然又公事公办地跟王君浩说了几句话, 巡查了一遍营地,直到天擦黑才回到自己府中。

  沂州天黑得早, 加上资源贫乏,就连隔壁知州府的灯油存量都不多, 晚上几乎没有人家会点灯。陶笉然也不好浪费物资, 哄了宝儿和贝儿睡下之后,才躺到床上规划起了未来的发展,但却不是关于沂州的。

  关于沂州的计划他早就做完了,如今他要打算的,是自己的未来。

  翁元基在跟戚博翰谈过话之后, 对自己的敌意已经小了许多, 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不对自己产生敌意上。戚博翰未来必定会是千古一帝, 而他想要跟戚博翰比肩,不能再跟以往那么无知无觉地过下去了,他需要组建自己的势力,也要帮戚博翰组建新的势力, 来跟老心腹抗衡。

  通过今天短暂的相处,邱裕成了一个很好的人选。邱裕出身寒门,是通过科举考出来的人才,只是由于家里没有背景,打通不了关节,熬了这么多年,只能在沂州做个知州。

  别看知州这个位置光鲜无比,但地处边境的知州那可是把命都栓裤腰带上的活。

  前两年匈奴大军两次入关,沂州一度十室九空。沂州能有现在的模样,可全靠邱裕和一群同僚在苦撑。

  综上所述,邱裕有能力,但是没有背景,而且对戚博翰有一定的忠心程度。

  陶笉然在系统的备忘录里写写画画,不知不觉地就睡过去了。第二天一早醒来,陶笉然还没来得及陪宝儿和贝儿吃早餐,就听到小吏来通报,邱裕和农民们已经在农田旁等他了!

  陶笉然为邱裕办事效率吃了一惊,连忙揣上个大饼,就在路上边走边吃,往农田赶去。

  邱裕挑选的这片弄农田,是在城外五里多地的地方,距离水源也有将近五里地,取水有些困难。

  自从前两年匈奴第一次入关后,沂州人口减少,这片土地就荒废下来了。虽然两年多没耕种,但这里也不至于太过荒废,平整一下还是能很快就用上的。这个选址也可谓是用心良苦了,既没有占了现有的农田,也不至于太多耽误棉花的种植。

  陶笉然赶到的时候,就看见邱裕、李通判,还有昨天见过的钱长史、邱主簿都来了,另外还有十名农人打扮的男子,想来就是他们找来的农户了。

  陶笉然连忙小跑上前道:“大家久等了。”

  “不敢不敢。”邱裕连忙摆摆手,又连忙给陶笉然介绍十名农人,“大人,这十名皆是府内种田的好手,家中亩产一直是府内最高的,想必也能很好地照顾好棉花。”

  陶笉然闻言,有些讶异:“让他们来种棉花,会不会影响他们家里的春耕?”

  “大人放心,这十人家中皆是人丁兴旺,少他们一个不少。”这个人选也是邱裕精心挑选的,比起陶笉然,他可是更在意沂州的粮食产量的,不管做什么都要保证州内的粮食起码能自给自足,否则要从外面买粮食的话,那高昂的成本,州内没几户人家能承受得起。

  陶笉然这才放心下来,又跟十名农户一一打招呼,才对他们问道:“这五十亩地,要把它们全部翻整施肥造墒,需要多久?”

  那十名农户都十分拘谨,闻言互相对视了几眼,才有人低着头小声道:“大约需要五日。”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5/7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