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少侠遇到魔教团子——谢离【完结】(21)

2019-06-11  作者|标签:谢离

那唤作锦绣的女子离去后,谢少侠起身披衣,衣服似量体而裁,针线细巧,不像是一夜一日能赶工出来的,那女子的针线委实不凡。

他梳洗完毕,慕教主也推门进来,笑吟吟地拉着他到了外间。桌上早已摆上了酒食,两个伶俐的侍女站在一旁,盼顾间毫不掩饰地打量着那位陌生的少年。

谢少侠年幼时专心于剑,虽也有家塾先生授以世间礼教,但也不过当作与识字一般,仅是知晓罢了。少年行走江湖,也一人独来独往,罔顾世故人情。

他与慕公子相交,也浑然不觉有悖世俗风化,他于情下身事极为羞涩,却并非认为有何过错。

他来到这里,虽未开口问过,也已然明了是何地。他也未觉得慕公子将他带回了家中有何不妥,然心中却也起了一种很微妙的情绪,他原本沉默寡言,此时也只安静地用饭,不多说一句话。

慕公子言笑如常,有他一人,就无冷场之虞。两人用过饭后,侍女奉上茶,就安静地退下了。不多时,外面有女子袅袅而来,正是临安府里遇见的那位唤作堇色的。

她神情冷淡,坐下自顾取出了笔墨宣纸。慕公子微笑道:“那日我未及瞧清两人面目,堇色会作画,你可将两人形貌描述与她。”

谢少侠那日在白马寺中,曾与那两人打了个照面,还清晰记得模样,略略思索就开口描述起来,不多时,堇色搁下笔,将画递上前来,让他看过。

谢少侠见画上之人竟有七八分相似,仅凭他口中描述,下笔如此精准,当真是神技,不由抬头多看了堇色一眼。

堇色那日在临安有心逗弄,也未得他一顾,此时对上他的目光,忽而嫣然一笑,“画这等浊物有什么意思,若是你与教主活色生香之时能让我……”

只听得“砰”的一声响,有人摔出了门外。佳人从尘土中爬起身来,抬手欲一整仪容,只见慕公子悠然走了出来,笑吟吟道:“那日我就提醒过你,莫要惹他……”

他身为教主却似毫无为教众出头的想法,堇色也不以为怪,她依然神情淡淡,毫无狼狈之色,动作优雅而缓慢地地理了理云鬓,

“我怎知他如此脸皮薄,想来教主就不会……”

她的手方才触到鬓发,话语忽然一顿,就听两声脆响,压鬓的簪子竟一分为二,成了两截落地。

慕教主看着她难得的失色,悠悠道:“他的意思是这次断的是你的发簪,下次可能就是你的宝贝手指了。”

堇色脸色略微发白,沉默了一瞬,又恢复了那孤冷高傲的模样,冷冷道:“姑娘我稀罕吗?”

说完,还是伸手挽了挽云鬓,再转过身,半点也不迟疑地飞身掠走,她言语虽然从容,而身法如此之疾,似乎少侠的剑能长了眼睛追她一样。

每日里闲来无事,谢少侠也就一人四处走走。这座洛阳某处的宅邸,看上去就像是城中大户的寻常私宅。此前一十二年之中,中原武林盟总舵在洛阳王家,却谁也不曾想十年中四处搜捕的魔教教众也安然隐于此地。

在后院,先看到的是一位独臂的青年正在劈柴。

劈柴总是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动作,谢少侠却入神地看了很久。那青年只余左臂,但动作却丝毫不见吃力,仿佛一直站在那儿劈了二十年的柴一般纯熟。

谢少侠看着他手中的斧头,他并未听说武林中有这号人物,但已知此人善于用的是刀,已可列入当今武林使单刀的高手前五。

“豫兄弟是河南庄家的遗孤,”他正专心地看着,忽然熟悉的气息来到了他的身后,在他耳旁轻声说着。

“他十岁之时遭遇惨变,多年来家人惨死之状一直是他的梦魇。待他成年后学成武艺,得以复仇,更因杀戮而起了心魔。”

“大家想了很多法子也帮不到他,最后却是他自己找到了出口,只要在劈柴时,他就会安静下来,把那些让他几乎发狂的往事都抛在了脑后,渐渐的,心也越来越静。于是劈柴也好像成为了他最感兴趣的事,远胜过当初对刀法的执念。说来,他练刀是为了复仇,纠结在刀法上的是挥之不去的痛苦往事,砍柴对他而言却轻松太多。”

“一年前我捡回了小玦,也许是遭遇太过相像,他很是疼爱小玦。此前听说了凌天客的下落,也执意离教代为复仇。杀戒一开,又引发了昔日的梦魇,回来之后又天天在这里劈起柴来。”

“算起来他劈柴已经有三年,前趟离教已可以看出武功精进了不少,冯叔曾感慨说他这般专心不二,只怕再劈十年柴,就可以跻身武林前十高手之列。”

谢少侠默默听着,到了他这般修为,自是能看出庄豫现今的境界,也认可那位冯叔的判断。武学之道,贵于精于纯,专心一志、心无二用,虽是做劈柴琐事,于武学上的修行却胜过习得上千套花哨的招式。

第十五章

谢少侠自出了江湖,时有与人交手,却也未曾留心过他人的武学,就像无人能看清他的武学境界,亦无人能理解。他也走过不少地方,遇过的江湖侠客武功三六九等不一,也有不少是当世一流的高手,但看在他眼中并无分别。即使是遇上慕公子后,他知道此人身怀惊世骇俗的武功修为,也不曾放在心上。

或是直至那日慕公子伤重,才稍有改变,然而能得他注目的也不过是与慕公子相关之人。

庄豫劈柴的间隙,放下斧子拭汗,这才发觉一旁站了两人,于是微笑着点头招呼。这边两人也回应之后,慕教主就匆匆离开了。谢少侠与庄豫默默相对,两人都不爱说话,许是这样倒有几分脾性相投的意思。于是两个都不开口的人是怎么交流的,也在好长一段日子里成为了一大家子人茶前饭后津津乐道的段子。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1/3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