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美人鱼宝玉+番外 作者:岸芷汀香(下)【完结】(36)

2019-06-10  作者|标签:岸芷汀香 灵魂转换 穿越时空 古典名著 红楼梦

  不说别的,单单说金陵城中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大半脸上的表情是麻木,眼睛灰蒙蒙的没什么亮度。

  京城街道中央,走动的路人之中,有些人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看起来生活不太好,可是精神昂扬,眼睛明亮,眉眼处流露出淡淡的幸福。就连老年人身上都洋溢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

  薛宝钗以为是京城是天子脚下的缘故,所以底层百姓的精气神才会与金陵大不相同。

  事实上,并非如此。

  她所见到了这一切,是去年年末才开始改变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鱼儿促成的,另一部分则来源于帝皇和“海神”。他们坚信有明主、鱼儿和海神在,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富裕红火,所以眼睛里充满了不同于他处的希望。

  当队伍来到了宁荣街,瞧见了一整条街挨挨挤挤的都是人,比横贯京都的朱雀大街还热闹,薛姨妈母子三人的眼睛里露出了讶色。

  队伍走过某一处的时候,正好有一群人朝着某个方向弯腰做拜,看到了这一幕奇异的街景,三人不禁更好奇了。

  由于身轿内,还在街道中走着,不方便问人解惑,唯有忍着好奇,在进了荣国府一一拜见过了贾母、王夫人,一家子最后到了王熙凤的院子,薛姨妈才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来的路上我悄悄扫了一眼,宁荣街的人也太多了些吧?而且好多人都面朝某个方向行拜神佛之举,又是什么缘故?”落轿之时,她朝街道看了一眼,她还发现他们对着的方向恰恰是荣国府所在之处。

  王熙凤甩帕笑道:“他们呀,都是来沾福气的。”

  薛姨妈不是很能理解王熙凤的意思,不明所以道:“沾福?此话怎讲?”

  王熙凤挺了挺直背脊,骄傲的笑了起来。“还不是因为我们家玉儿。他不是得了海神老人家的青眼吗?做出了一点儿功绩,老百姓都说他是活着的仙人,敬仰他。他们认为玉儿诞生居住于荣国府,便将荣国府当做神庙之类有福之地,时常来拜一拜。”

  “如此,荣国府所在的宁荣街便成了抢手货。那些摊贩,都争着来宁荣街摆摊做买卖,摊位都是靠脚快抢来的。另外,距离越靠近咱们府的宅子价钱越高。有一阵子,京城里的富户们为了在宁荣街买到一间宅子,都抢破头颅了。”

  看着薛家三人惊讶的表情,王熙凤微微扬起眉毛,神色自得,继续道:“你们是不知道啊,前些时候,宁荣街的人更多,更热闹呢,一些经过的车马轿子磨磨蹭蹭半个多时辰才能走完一条街。要不是一部分人去了海津,今儿个姑妈你们的轿子可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走了过来。”

  听完了王熙凤完宁荣街非比寻常繁盛的原因,薛姨妈三人心中很是震惊,从中亦是清晰无比的认识到了,鱼儿和荣国府在世人眼中的地位。

  那影响力比他们从王夫人信件信息中兀自猜测的,超出了老长一大截!

  花了一会子的时间三人才消化这个震撼的信息,好奇的薛姨妈再次开口问:“为何会有一部分人去了海津?”

  王熙凤低头抿了两口桂花露,滋润一下说得有些干的嗓子。“其实这件事不是什么大秘密,只不过姑妈您今儿刚到京城不知道而已。我们家玉儿,用仙法在海津那边的海下修建了一座公园。许多人都冲着公园去了海津。”

  “公园没有车马,去那儿游玩的人都是骑着快有马车大的海龟和海蟹行走的。公园里的建筑可神奇了,特别几个院子大鲸鱼形状的浮空楼,最令人震撼。对了,姑妈可知鲸鱼长得什么样?听我们家玉儿说了,它的身躯有三四条西湖断桥那么长,光靠身体就可以把一个大宅子压碎……”

  王熙凤一口一个“我们家玉儿”,一提起鱼儿语气便不由自主的带上了骄傲。

  听着她言语中的如梦似幻、趣味无穷的海底公园,薛蟠的眼睛越睁越大,感觉自己就是那乡下来的,没有见识的土包子。

  王熙凤一口气说完,最后总结道:“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海底公园不仅美得像是水中仙宫,还特好玩。只要进去了一回,就再也舍不得离开,恨不得一辈子住在了那里。唉,若非京城府里许多事情等着我回来处理,我还真不想离开海津。”

  说到末尾王熙凤的语气带上了些许失落,不过一想到约莫半月后,她们还会再去海津小住,她的心情立刻就好起来了。

  听罢,薛姨妈和薛宝钗神往不已。

  尤爱玩乐的薛蟠,原本对京都的繁华满怀期待。如今听完王熙凤的讲述,薛蟠对京城这地方半点兴趣都没有了,半刻钟都不想待在荣国府,就想长了一双翅膀,马上飞去海津,去那足以媲美天宫的海底公园游走一番。

  “我家里这个,都是做父亲的年纪了,还一事无成。”薛姨妈瞪了魂游九霄的薛蟠一眼,感叹道:“真羡慕姐姐生了个出色的好儿子,荣耀加身,后福无限。”

  有他这个表弟在,自家宝钗没有不顺利入选进宫的道理。

  只要能入选,凭宝钗的本事,青云直上之日便不远了。宝钗是个争气的孩子,来日定也会给她争个诰命回来。到时,她也不必羡慕身负诰命的姐姐了。

  王熙凤不着痕迹的瞟了一眼薛姨妈,笑容有一瞬间的古怪。看来姑妈并不知道玉儿同他那位“好母亲”之间恶劣的关系。不过一想也对,某人爱面子如命,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都不会主动和别人说她和有出息的独子互看不顺眼。

  想着薛姨妈一家在荣国府住下一段日子,慢慢儿的便会发现真相,是以王熙凤并不打算直接说破。

  她掩嘴笑了笑,刚要说点薛蟠的好话捧捧薛姨妈,外头贾琏已大笑着跑了进来。“凤儿,好消息啊!皇上宣旨成立国教海灵教,信奉海神,立了玉儿为一教之主,一国之师。加封的圣旨已经送往海津去了。”

  贾琏一大早就出了外头闲逛,碰见了下朝归家的几位朝廷官员。他们认出了贾琏,遂将喜讯传达给了他。

  贾琏听后,一路跑了回来的报喜。到了王熙凤面前,里衣已经s-hi透了,但是他毫不在意。

  一听鱼儿被皇帝认命为了地位超然的国师,王熙凤来不及为贾琏和薛家人双方介绍,忙差遣丫鬟去其他主子屋里报喜,同喜懵的众人一道涌向了贾母的院子。

  很快,宁荣两府和薛家人全聚在了老太太的荣庆堂里。喜不自胜的众人,一个接一个的恭喜老太太教出了一个好孙儿。

  自家一来就碰见了这样的大喜事,薛姨妈心里止不住的高兴,拉着旁边王夫人的手,亲亲热热的同她道喜。

  每当这个时候荣国府的其他人就不接话,王夫人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笑意却不达眼底。

  一次两次还好,次数一多了,聪慧的薛宝钗就发现不对劲儿了。当薛姨妈要说王夫人好福气时,薛宝钗就悄悄的拉住她,抢先把话题转到老太太身上。

  晚上,一群人聚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吃了一顿席面后散去。王熙凤选了梨香院打扫干净给薛姨妈一家三口居住,宴散后,薛家一家由丫鬟引路回了梨香院。

  坐在了绣墩上,打发了下人出去看门,母女两人才说起了私话。

  薛姨妈问薛宝钗适才在贾母的住处,为何要屡次打断她,不让她和王夫人的对话。

  薛宝钗把自己观察来的结果告诉薛姨妈。

  “荣国府的情况很是复杂,与姨妈来信说的根本不一样,她隐瞒了我们许多事情。”

  “母亲您都没有发现吗?荣国府里管事儿的,根本不是她这个二太太,而是咱们的表姐王熙凤。姨妈在荣国府里的地位非常尴尬,还没有她内侄女高。而且不光是老太太漠视她,除了她身边的探春姑娘,府里的其他女眷,一个都不待见她。”

  “众人都在高兴着玉儿表弟荣升为国师,当时她的笑容根本没有笑进心里。还有一点就是,姨父根本不在京里。”

  “女儿可以大胆的猜测,姨妈在荣国府里根本不得人心,和玉儿表弟的关系只怕也是不好的,更做不得什么主。”

  薛姨妈回想今日的种种画面,和薛宝钗所言的几点统统对上了,不由得低下头沉默了起来。

  半晌之后,她看向薛宝钗道:“那咱们还住不住了?”说实在的,她不想走。如果搬出去就不好借荣国府的势帮助宝钗了。倘若当真要搬出去,起码也要等宝钗入选之后再走。

  薛宝钗沉吟片刻,出声道:“荣国府管家的琏二n_ain_ai是您的侄女儿,住下无妨。”

  薛姨妈安心了,知道了王夫人无用,心中默默地将讨好的对象转为王熙凤和贾母。

  讨好王熙凤简单,倒是老太太待他们一家的态度冷冷淡淡的,一天下来礼节x_ing的过问了他们几句,便不怎么说话了。要讨得她的欢心,恐怕要费不少力气。

  薛姨妈不知道,贾母对他们冷淡是有原因的。

  实在是因为王家和史家这两门亲戚干的那些蠢事,恶心透了老太太,她老人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故此对薛家怎么都热情不来。

  这时候王熙凤来了,正在外间和薛蟠说话,问可有缺少什么用品没有。

  薛蟠摇了摇头,语气中充满了向往,问王熙凤道:“不知玉儿表弟身在何处,我可真想见见他。”

  他的内心无比的期盼着,能见到自己这位小小年纪便创造出一次次奇迹,受万人敬仰的活神仙表弟。最好能相约出外头转一圈,好让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国师是他的表弟,届时满京都的高官子弟还不得捧着薛大爷?

  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受群人拥簇的画面,薛蟠情不自禁嘿嘿笑了出声。

  王熙凤奇怪地看了一眼径自傻笑的薛蟠,说明道:“玉儿和定阳王投契,总喜欢和他粘在一块儿。这不,定阳王奉了圣旨在海津训练海军,玉儿也留在了那里。正因为玉儿不在家里,所以今儿授封的圣旨,方会让人快马送去海津了,而不是在荣国府宣旨。你想要见到他恐怕还要稍等一段时间。”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6/6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