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滚刀侯(8) by:初吻江湖【完结】(29)

2019-01-18  作者|标签:初吻江湖

他们养活一头牛,只能换回小碗大的一块盐巴,十头羊才能换一块茶砖,如此不对等的交易,尚且不包括铁器,因为朝廷对任何铁器都有规定,哪怕是把菜刀都不能卖给外族人!

游牧民族不懂得炼铁,连口铁锅都没得用,交易又不对等,你说他们能不眼馋吗!

“我跟六叔虽然不亲近,但是要真说起来,五个叔叔里,倒是六叔是个明白人,能急流勇退的可少见。”小石头想了想,他对石景钊的评价其实挺平常,石景钊比他大了两岁,看起来跟一对儿兄弟的年纪差不多,只不过他们俩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很少有交集,哪怕石老太太他们为难她的时候,石景钊也只是选择了视而不见,帮凶算得上,行凶确实是按不到石景钊身上。

不过就是因为无作为,才更让人心寒,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血脉至亲在生死线上挣扎而不施以援手,石景钊在小石头的心目中,地位有不怎么样。

“那他这是什么意思?”张石氏对石老太太的五个儿子都没什么好印象,坏印象倒是不少:“没事儿的时候就老死不相往来,有事儿的时候就来求救吗?”

“八成是跟盐运有关!”正和帝这么久都没说话,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逼得石景钊竟然向定军侯府求救。

盐运上的猫腻正和帝不是不知道,但是以前有十家王府从中作梗,即便是正和帝,也不得空闲伸出手来管理一番,如今十家王府倒台了,很多政务都慢慢的梳理开来,盐运,正和帝倒是想到了,准备过了年开了春就拿它开刀,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始动手,就有人来了求救信!

“盐运?”小石头惊讶的看着正和帝,盐运就算是他都知道沾不得,多少人头因为盐运而落地?盐商可谓是无孔不入。

且南方多有世家盘踞,他们到时没有兵权,却有用银子和联姻编制出来的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就算是小石头都知道,那张关系网轻易动不得,就连十家王府这么能折腾,都没敢朝他们下手,只能打打机锋擦边球。

“若我所料不差,你六叔恐怕不是自愿的,他给你写了求救信而不是普通的家信,这就说明,他想让你知道他的处境不好,不然,他只要给你写家信,东西源源不断的送入定军侯府,一旦事发,定军侯府收了东西是事实,别管是什么理由,只要这里面的东西不合时宜,你就脱不开关系,而你现在的身份,可比定军候这个名头高多了,并肩王自打立朝以来,你还是第二位。”正和帝越是分析越是生气,这是将脑筋打到了小石头的身上。

若石景钊不是个明白人,依着血亲关系,还真会牵连到定军侯府,能动摇定军侯府自然就会连累到并肩王,并肩王可不是白封的,若是正和帝想要处罚的话,哪怕尽全力保住小石头和定军侯府,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到时候有个什么不好的结果,难保他日后不会怨念小石头,这样的话,他跟小石头之间将有一条无法愈合的裂缝存在。

只是他们少算了一点,自己跟小石头之间的感情绝对是真的,正和帝敢保证小石头跟自己绝无二心。

敢如此算计小石头,正和帝岂能不生气?

他这边刚刚好一些,选秀的风波才过去,那边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要给小石头挖坑了!

“好歹毒的心思!”张石氏先炸了起来,老太太一脸怒容:“这是要石家的命啊!”

“谁不知道我跟六叔的关系平平,能想到这一点的人也不算是什么聪明人,他唯一算错了的就是六叔再怎么样,也是姓石。”小石头难得不高兴,他一向心宽,但是不代表他就对谁都能宽的起来,石家就是他禁忌,连正和帝都不能触碰的逆鳞。

只要在京中上流勋贵之间,谁不知道定军侯府的那点儿家事啊?能想到利用石景钊给小石头设套,拉他下马,不能不说这人下手的地方,的确是能让别人注意不到还能名正言顺的牵连到小石头,唯一看差了就是石景钊。

当年石老太太那么强势,不也是不敢在小石头还在,又有子嗣的情况下,公然夺爵么?不为了别的,一个不好正和帝就能以此为借口夺了石家的爵位,石景钊自然清楚,若是自己不先求救,一旦事发,别人尚且能有机会无事,他却不能,甚至是定军侯府都不能,唯一能自救就是求救,还得是秘密的求救。

不然自己小命不保,日后若是有个万一,就不能为自己自辩了,石家不能到,这是石景钊的底线。

“过几日腊八,就给他们送些回礼过去,将库里的好东西挑选一番,麻烦老姑奶奶叫人送过去,顺便好好跟六叔亲相亲相!”小石头的娃娃脸上有些扭曲,他实在是不习惯跟石景钊伦亲戚。

“你在家里住几日,腊八的时候我来和你一起过节,我现在回去好好安排一下,看看江南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况。”正和帝当着张石氏的面,捏了捏小石头的脸颊。

张石氏虽然心里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儿,可亲眼看到就是另一回事儿了,老太太被惊得有些目瞪口呆……。

“好吧,把那个人揪出来。”小石头知道正和帝这是动了真火,不然绝对不会这么着急就走。

“好,我答应你,一定揪出来。”正和帝笑了,小石头这个时候还能如此相信他,可见那个背地里算计的人,有多么可笑。

503.有事启奏

正和帝出了定军侯府一回到宫中就叫人去找了倚重的大臣,其中就有李国忠。

现在的都察院都归李国忠管理了

“皇上就不问,臣也是要跟皇上说的,这几个月以来,江南道的观察使一直给臣上疏,言江南道盐政疲惫,盐商巨贾遍地皆是,私盐泛滥成灾,每每督促盐政之时,总是被不软不硬的挡回来,几次之后甚至连衙门都进不去了。臣觉得事情不可再纵容下去,长此以往,将盐政名存实亡啊!”李国忠拿出几本奏疏,都是江南道观察使发回来的,每一本都大同小异。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9/9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