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福宁殿 作者:初可(四)【完结】(38)

2019-05-28  作者|标签:初可 重生 穿越时空 相爱相杀 宫廷侯爵

第214章 这么一倒,就没再醒。

  给京中陛下的信到底如何写, 饶是黄疏这样的人物也觉着甚是棘手。

  可这信定是要速速送出的, 谁人不知这位十一郎君在陛下那处的地位?他随身也带了几位自家的门人来,也是纷纷皱眉。商议到最后, 也只是请他赶紧将那信写来送到京中, 生怕晚一步就出了大差池。

  向来镇定非凡的黄疏被催得差点就拿起砚台砸人, 他不知道急?

  这信实在难写!

  黄疏没了法子,先是写了一堆“恭祝陛下圣安, 恭维陛下万福”的废话, 最后全又撕了,到底沉下脸, 写下几个字:十一郎君身已亡, 失于火。随后皱眉, 将信折好,塞入信封当中,派人回京送信,且护送十一郎君的“尸身”回京。

  送信与送“尸身”的人一走, 黄疏立即站起来, 一拍桌子:“今夜拿下宜州城!”

  “相公, 百姓们还未遣散,今儿一早,龙光澄还吊了城中一百来个百姓于城门上头……”有人小心翼翼开口。

  黄疏心想,赵世碂都给折腾没了,要再不能快些拿下宜州城,他亲来一趟还有什么用?不拿下宜州城, 十一郎君的死算什么?

  黄疏平素看起来脾x_ing十分不好,实际心中十分懂得人情世故,只不过有资本不在意罢了。他在宜州当了八年的知州,有多少条路能够通往宜州城,城门外又有多少平地能够摆阵,等等,他都熟得不能更熟。

  顾不上用膳、休息,他当下就叫人将所有兵士全部聚集,他亲自去鼓舞兵士。

  于兵士而言,为陛下,为皇族效忠是第一要事。

  十一郎君是陛下的钦定继承人,竟然被烧死了,还是被自己的父亲给烧死的,谁不怒?他们就站在城门下,却顾忌城中百姓不能杀进去,已是忍耐多时。此时,黄疏没说上几句,个个纷纷叫好,恨不得立刻手持盾与枪就冲进去。

  宜州到底在西南,城外的平地不如北方多,能够摆的阵到底有限。

  黄疏鼓舞完之后,便与几位将军细细商量晚上如何攻城。

  黄疏派回京的人,直接走水路,路上一刻也不敢停歇,用的是官船,由禁兵开道,本该谁也不敢拦。偏偏他们一路上阻碍不少,不时有船只上来碰撞,甚至起了冲突。对方不伤人,只想着抢赵世碂,他们身为禁兵,本就不能胡乱杀人。

  况且,都到了这个份上,谁还敢出事?禁兵们拿出百般功夫也要护住十一郎君,对方的人身手很不错。禁兵这方,到底身置官船,很是醒目,他们行事也不能太过分。两方争夺着,眼看将要进开封城,禁兵依然牢牢护住了“赵世碂”。

  赵琮很信黄疏,黄疏一路往宜州走,一路给他递信,向他汇报情况。

  这让他踏实不少,他坚信赵世碂定能好好护着自己。小小年纪就知道躲进宫的人,不该这般傻。他先是为了安慰自己,分析赵世碂是为了使什么计,安慰得多了,自己倒真的信了。

  这一日,他正劝赵宗宁回去:“哥哥都好了,你放心回去歇着。腿也无碍。”

  赵宗宁这些日子也不敢提赵世碂,见哥哥的确平静不少,心里却还是不踏实。她不似赵琮那般魔怔,魔怔得自我安慰,再安慰得自己都信了。她是一直清醒着,既清醒,就要为一切后果做好心理准备。

  她不愿回去,也想趁他回了神,想把田娘子的事拿来说一说。

  她给赵琮倒了盏杏仁茶,轻声道:“待哥哥脸色再好一些,我就出宫去。”

  赵琮还想再劝,福禄进来给他送信,他接过来一瞧,是段平然的信。他撕开来看,段平然向他保证,绝不会干涉龙光澄等人的事。若是他们向大理求救,他断不会应下,甚至主动提出若有需要,他们可出兵。

  赵琮不允五姓蕃等人进京朝贡时,便已想好了要动一动西南。

  只是谁又能预先知道,端午时,赵从德给逃去了那处。

  大理不掺和,到底是好事,赵琮放下信,闭目休息。自从太原回来后,一直没能好好休息,又伤着了腿,他的精神头的确不好,脸色不好看。

  兴许是刚收了段平然的信,赵宗宁亲手给他倒的杏仁茶比较温和,喝到肚里,浑身都暖了起来。赵琮闭眼之后,渐渐有了睡意,浅睡过去。

  赵宗宁悄悄起身,走出内室,正要叫人去看田娘子,钱月默先来了。

  “陛下可好?”她行礼,问道。

  “好容易能睡个觉。”赵宗宁叹气,她如今与钱月默说话越发熟稔,这是真当自家人了。

  钱月默倒是难得没有在意赵宗宁的语气,她心中有事。

  其他人不知,她是知道的,当年刚入宫时,在宝慈殿,太后给她们喝了绝嗣的茶汤。她没喝,是因她知道那茶汤内有蹊跷,她也无法告知其余三人。若无特殊情形,其余三人应该都喝了。

  田娘子何来的身孕?

  除非田娘子当初也已得知那茶汤有问题。

  由此可见,田娘子并非平常看来那般木讷。

  只是这孩子当真是陛下的?

  钱月默常在宫中,比赵宗宁知道很多,陛下就连她都从未碰过,会去碰田娘子?

  难道田娘子还是被人陷害?

  她心中百般猜测。

  她觉着,陛下心中也是有数的。后宫由她管,一个不慎就是大罪,子嗣问题,她不敢不过问。只是陛下如今这副模样,她又要如何问呢。

  她暗暗叹气,与赵宗宁闲散说了几句,外头澈夏匆匆进来,附耳到赵宗宁耳边说话。赵宗宁也不知听到什么,立刻瞪圆了眼睛,站起身,抬脚就要往外走。她又停下脚步,回身对钱月默小声道:“若是哥哥醒了,就说我回公主府拿些物件。”

  随后也不待钱月默再多问一句,她即刻就走了。

  赵宗宁边走边问澈夏:“什么叫小十一死了?!”礼仪刻在心中,她的步子迈得不大,却迈得极快。

  澈夏加紧跟上,低头掩去要哭的表情,急速道:“婢子也不甚清楚,张眷不敢进宫面见陛下,去了公主府。”

  赵宗宁心慌,出宫赶紧回公主府。

  张眷是殿前司,更是赵琮的亲信,遇到这种事却也不敢直接见陛下。见了赵宗宁,立刻跪下把事情给禀明了,随后问她:“公主,这该如何办?”

  赵宗宁还没从他的话中回神,张眷又叫她一声“公主”,赵宗宁回神,抓紧高椅把手,依然是瞪圆了眼睛问道:“那人确定是小十一?”

  “是黄疏黄相公亲自查看的,的确是十一郎君不假。”

  赵宗宁脸色瞬时变得灰白,却还记得说:“什么人,禁兵都敢杀?!小十一的尸身又有什么用处,他们都要抢?!”

  张眷满脸苦涩:“臣也不知。”

  赵宗宁立刻起身,焦虑地在屋中转圈。

  眼看就要进开封府,那些带着尸身与信件的禁兵还是拦不住,穆扶索x_ing豁了出去。能拖一日就是一日,决不能叫京中陛下真的信了他们郎君的确身亡。拿下宜州城,解决赵从德不过就一两日的事,解决完毕迅速赶回,便什么事儿也没有。

  趁着他们放松警惕,夜里水面上正好有雾,穆扶带人蒙面,游水偷偷上了船,放倒一船的人。穆扶带着的这些人,未被赵世碂收编前,大多数都是山贼,干的向来是杀人越货之事。虽这次并未杀人,只是一拳打晕,他们的身手也极其利索。

  放倒之后,他们抢了尸身回身就跑。

  原也想找到黄疏的亲笔信,只是怎么也找不着。他们在船壁上凿了个洞,将船推至水浅的地方,再检查一遍船上的人,确定的确都已昏迷。也看船已开始下沉,船上所有的人也被汴河水淹了大半个身子,不论是什么信件,都该浸s-hi无用了。

  天也将亮,他们急速离去。

  却未料到有一人没晕透,忍到他们离去,他从水中游了上来,将弟兄们再往岸边拉了拉,便赶回京中。

  此人不巧,还曾随赵琮去过太原,是赵琮的亲卫之一。黄疏信任他,派他带头,将人带回开封府。

  赵宗宁要求见此人,此人面色惨白,头上似乎受了些伤,进来要跪,赵宗宁赶紧拦了他,向他仔细询问。

  亲卫知无不言,赵宗宁问了个清清楚楚,心道,小十一怕是真的没了。

  只是这事要如何与哥哥说?!

  她继续在屋中焦躁绕圈,亲卫思索片刻,虚弱道:“公主,属下还有一事要禀。”

  “说。”

  亲卫将穆扶的事儿说了。

  赵宗宁听罢便沉默不语。太原时候救了哥哥一命,据自己说是由高丽来的太监,如今不惜杀害禁兵,也要抢走小十一的尸身?!

  这又是什么局?!

  赵宗宁脑中一团乱,只是再如何乱,她最惦记的还是赵琮。

  哥哥已许久不曾好好睡上一觉,今日段平然确保不一同生事,他好不容易才能浅睡片刻。

  此时若是告诉哥哥,小十一没了?

  赵宗宁的脸色依然白,连她都有些受不住,哥哥要如何受得住?

  她立刻回身,一字一句道:“此事先瞒着,陛下实是再受不得这层打击。”

  张眷与亲卫都点头,他们都是常随陛下的,五年前,那位十一郎君“死”时,陛下如何疯魔,他们记得清清楚楚。

  当时陛下就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如今是真的死了,还真有尸。

  只是尸还被人给抢走了。

  赵宗宁脑中既混乱又清晰,小十一与那所谓的高丽太监到底有无关系,谁也不知。大宋国内本就多细作,没准又是个想要趁机兴风作浪的。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8/8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