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穿越 三)【完结】(29)

2019-05-16  作者|标签:

这少年虽然不过中人之姿,出身也不高贵,但是他伸手仔细抚平纸上皱褶的小动作以及专注的神态,却别有一股子动人的韵味。

清浅的阳光落下来,少年脸上细微的绒毛都可以看清楚。袖子在纸上摩挲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魏显不由得愣了愣神。他心思繁复,为人却懒散,如今被照顾得舒服,连二公子来请,都不肯搬回府中去了。

心里念头一转,魏显放下药碗,招手让阿衡到身旁来:今天教你认这几个字。说着,饱蘸浓墨,在纸上随意的落下几个小篆。

阿衡在旁边略显局促的站着,嘴角却忍不住露出一个浅浅的笑意。

你木工活做得好,屡有奇思妙想,足见聪慧,若是能将这份心思放在读书上,状元探花也是手到擒来。魏显握住少年的手,谆谆教导。好了,自己试着写一下吧。

先生教得认真,徒弟却学的三心二意,半天没写几个字,隔一会儿听见门外有叫卖豆花的,就搁了笔出去买豆花回来与先生吃。

听说是尝味阁里的买了来到处叫卖哩。

魏显哂然一笑,豆花的味道虽然好,不过一文钱一碗,说尝味阁出品,不过是小贩随口扯得谎,全为了做成生意,也就这傻孩子才相信。但是见阿衡认真的模样,魏显便没有说破。

没见过阿衡之前,以魏显的智商,绝对不相信这世上有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傻子,或者说,天才。

伺候魏显吃完,阿衡又去外头摆弄他的那些木头,对着一幅图看得没完没了,魏显饶有趣味的在旁边给他递锤子榔头,在旁边比比划划出馊主意。

魏显也是三十郎啷当岁的人了,一直没成亲不说,还婉拒了别人送来的那些容貌绝色、才情绝世的男男女女,甚至被人怀疑有某种难言之隐,可他却依旧我行我素,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懒!懒到了极点!还极度怕麻烦。

如今偶然遇见的阿衡性情聪慧,来历又单纯,善于应付柴米油盐,且又做得一手好木工,能够养家糊口。魏显不由动起了歪脑筋,想要以身相许,赖在黄家报这救命之恩。

这图上的机器也是巧妙,可比前几日你拿回来的那几台好。魏显虽然是个外行,但是他聪明,看了几日也看出些门道来。

这个时代的织布机,还需要人将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经过阿衡改良后的织布机有了机架,织布的人可以坐着操作,手脚并用,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

阿衡得意的露出一颗小虎牙,笑道:那当然,图是公子给的。我家公子举世无双么。

魏显皱了皱眉头,心里有些吃味阿衡最崇拜的人不是自己:可不是谁都可以被称作公子的。

阿衡小孩子一样争辩道:我知道,你家那位公子来找过你么,不论是长相气度,都不如我家公子!为了自家公子,气得脸都红了。我们公子是很好很好的。比你的公子好!

魏显不紧不慢道:周天子分封以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其中,只有公爵的儿子才能称公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的庶子也称公子,用来区别世子。不过那时候战乱,礼法崩坏,所以渐渐泛指诸侯之子。可再怎么泛值,商户人家,谈何公子?

尽管魏显说的有理有据,阿衡却依旧有听没有懂地坚持:就算主家不该称公子,也是比公子还要好的人。

这孩子赞美一个人只会用好来形容,傻得有点可爱。

这般死鸭子嘴硬,引得魏显暗笑,怜爱之心大起,自然不肯和他继续争这个。

阿衡知他不相信自己的话,气呼呼地瞪了对方一眼,低头摆弄木头,不肯搭理魏显了。

见阿衡忽视了他,过一阵魏显也觉无趣,再次贱兮兮地去逗阿衡:你这老主顾也是麻烦,每隔几日就要让你去修机器,他有多少机器可修呢?

阿衡随口道:好多机器。城南的纺织作坊都是我家主人的。

得了,不叫公子,改叫主人了。这个称呼更叫魏显郁卒。

哦,这么说,是城南新崛起的布坊。你可得叫你家那什么公子小心树大招风,得遇小人啊。顿了顿,魏显继续逗这小傻子:罢了,那么多机器叫你一个人修,我还是别给他出主意了。

阿衡一听着急了:要出,要出。主家对我可好哩,对工人也好,要努力干活嗯,给先生买笔墨纸砚,还有豆花!

魏显微微一笑,忍不住捏了捏阿衡的脸。又不是绝色,怎么就这样招人爱呢。

心里一开心,魏显便俯身在阿衡耳边,低声说了一计。

阿衡拍着巴掌道:对啊,二狗叔和张姐一定会同意。我怎么没想到。先生真好。

就算被二公子奉为座上客,魏显都没有此刻来的开心,开心之余又开始百般叮嘱:商户对你们好,不过是邀买人心。也就你这小傻子会当真,商人多女干滑,可别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这话阿衡可不爱听:胡说。公子才不是这样的人呢。我们作坊和别家作坊不同,不仅不克扣工人薪资,一天五十钱,一文不少,还免费提供一顿早饭和一顿午饭。早饭是小米粥和黄面饼子,就是上回我拿回来的那种,你吃了都说好,别处没得卖,还是我们公子托人从西域带回来的。午饭是杂面的大馒头,管饱,隔三差五吃顿稻米饭,红烧肉炖土豆。

土豆是什么?

哎呀,说了你也没吃过。炖肉可香啦。下回我偷偷请张姐给你留一碗。

虽然有些怀疑,但是魏显知道阿衡傻是傻,看人也只凭借直觉,却出人意料地一向很准。所以他心里对这位作坊主不由起了好奇之心。

观其行事,的确有国士之风,难道是某位隐于市的高人?

阿衡口里敬如天人的公子自然就是楚昭。

黄面饼子其实就是老玉米粒打粉做成的饼子,至于魏显没见过的新鲜吃食,也的确就是今天的土豆,学名马铃薯。

系统上次给了楚昭一批食物种子,里面有土豆、玉米、杂交水稻。楚昭自己在临淄有块封地,派了心腹前去试点。因为这些都是高产作物,头一年就使临淄的百姓不挨饿,第二年就多得能够让燕归来运出来卖了。

当然为了保密,只做内部供应,几个工厂分了一部分而已。军队都没吃上,因为不够分。

当时大楚除开王谢这样的顶级豪门,普通官员都不能天天吃大米,至于老百姓,前年闹瘟疫的时候,南城外是灾民聚集地,他们吃的一般都是老鼠,树皮,腐肉,树根,有时候还有人肉。

所以说,在这个时代,能够解决辖内的百姓温饱问题,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据说临淄王封国内的宰相大人,在头年玉米和土豆丰收的时刻,忍不住痛哭失声。

三年前的伏阙,最后虽然圆满解决,但是君臣间的裂痕已经存在。郭全灰心失望,和林轩在两年前自请告老,安靖帝不许。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一番讨价还价,皇帝终于同意让俩老头子去临淄王的封地内,一个做宰相,一个做郡守。不过家属还是得留在都城,这也是大楚的惯例了。两位老臣一走,倒是迅速给卫霁和公车丘明这些人腾出了位置。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9/6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