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穿越)下【完结】(71)

2019-05-15  作者|标签:

安王说的不全对,却也有些道理。

小半年过去,季宣和在新世界网中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已经步入正轨,若不出差错,这日子就能过下去。

而他在元穹联邦连载的小说也已进入尾声,之后的小说,他决定将新世界网中的小说搬过来。在新世界网连载的小说都有限制,只有创作者本人才能在其他地方发表,读者是不行的,规则直接起作用,他们就是想发也发布不了。

如此一来,季宣和晚上的时间也空出来了,除了必要的修炼,其他时间都可以任他安排,做什么都行。如此一来,他的生活比起去年秋冬那段时间,闲暇时间的确多了许多。

不知不觉中,锦安郡悄悄发生了变化。初时不显,等时间一长,各郡间的差距就会显现。

时光飞逝,又到了新一年丰收的时节,田野上到处充斥着象征收获的金黄色。今年除了气温低点,难得的风调雨顺,农户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昭示着今年收成差不到哪去。

杨柳村杨树林家的人笑容尤其刺眼,简直刺痛了整个村人的心扉,特别是那些没有购买季家良种的佃户,更是后悔的想吐血。悔不该当初啊,要是他们照着东家的意思做,现在也该轮到他们畅怀大笑,哪里用得着眼红别人。

老头子,你说多少?我耳朵没坏吧,你再说一遍。杨老太眼睛瞪得溜圆,满脸的褶子都似乎被抹平了不少。

娘,爹说的没错,还是儿子几个一起称的,出不了错。杨家老大黝黑的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容,谁都不会想到,当初他家堵上全部家当,得到的回报竟是如此丰厚,平均亩产比往年高了一倍,一倍啊,这个数目连他都吓住了。

那卖了粮,咱家今年岂不是能过个好年?这次聚会连媳妇们都捎上了,说话的是杨老二家的。

其他人听了皆点头附和。

爹,之前东家不是说这粮食可以制成粮种卖吗?粮种可是比粮食价格贵多了。东家也说了,他们愿意回收粮食,超出粮食价格的部分,和咱们六 四分成,咱们只要将粮食晒成半干,然后交给东家处置就行。市价部分,东家直接付款,剩余钱银则等粮种卖出去后再交付。爹,您觉得呢?杨老三想起之前东家让庄子管事捎的话,整个人都神采飞扬,跟当初和媳妇成亲时有得一拼。

六 四分成,这,咱家得的会不会少了点?有人表示异议。

哪里少了,这是东家厚道。你们想想,粮食收购价那么低,可粮店里卖的一点都不便宜。粮商转一道手,一出一入,就比我们辛苦半年所得还多。要这么想,那些粮商岂不是黑了心肝?可那又如何,我们还不是得乖乖卖粮给他们。东家那边不一样,咱家没人会制作粮种,你看着吧,要是不卖给东家,那些粮商必会闻着血腥味过来收购,给咱们的价格只会更低。杨老三心里明镜似的,士农工商,别看农比商排位高出不知道多少,可睁眼细瞧,只要有点经商能力的,哪个过的日子会比农家人差?

132.

其他人听了杨老三的话,都闭嘴不说了。他说的没错,事实确实这样,他们没有门路,又团结不起来,碰上那些女干诈的粮商,只有被他们剥削的份。

话说到此,决定已不难下,杨老汉最终拍板定下,新出的粮食都卖给东家,还不能滥竽充数,必须将不好的挑出来,免得东家看了觉得品质不好而不收。

有了杨家带头,杨柳村其他几家佃户也纷纷照做。

邵云辰其实看不上这点收益,他这么做,不过是想让佃户多赚点,就像杨老三说的那样,真要钻到钱眼里,必不会按照分成结算价钱,没有哪家会如此。

有人种出亩产五六百斤的水稻,玉米产量更是夸张,亩产最少的田地都有六七百斤,最高甚至能达到近千斤,见过的没有一个舍得移开眼睛,一个个都想方设法要买这些佃户的粮种,以便明年也能分一杯羹。

杨柳村个别几户粮食亩产翻番的消息很快传遍周遭,没亲眼见过的人大都不信,却千方百计打听消息来源的真实性。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探探消息不过费点时间,万一消息属实,他们要是错过来年,捶胸顿足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懊丧。

杨家从丁口来看,在杨柳村排名非常靠前,奈何祖祖辈辈都靠田吃饭,人口一下子膨胀,赚钱能力跟不上人口发展速度,导致家境愈发贫寒,和他们真正交好的也就那么几户人家,其他人自是能不沾身就不沾身。

和杨家走得近的几家,这回可真是沾光了,明年春播时的良种一早定下,到时候不说赚个盆满钵满,至少家里可以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了。

负责宁庄的张庄头,看着堆得满满的粮仓,一张满是褶子的老脸上像是要笑出花来,从第一批粮食入仓开始,嘴角就没见他平复过。

民以食为天,翻番的产量足以让某些人不顾一切。

季宣和考虑到这一点,最主要是为了省心,少赚点他不在意,要是为此引得众人觊觎,进而让与自家相关的人丢了性命,这就有违他的初衷了。

由此,季宣和同邵云辰商量决定,将良种晒制完成后,立刻卖给庄子附近的农户,还有剩的,就直接放到二舅家粮铺售卖,方便得很。

文卓成大部分产业都分布在各省,远一些的地方赶不上农时,所以最终种植新品种的田庄并不算多。他看着各庄子管事递上来的账目,脑中想的却是大外甥和他大妹一家的事,眉头皱得死紧。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还真不好办。良种是给还是不给呢?给了对不起大外甥,不给,又说不过去。

最终,文卓成还是决定直接把良种放粮店里卖,限制了每家购买的数量,他大妹家能不能买到,纯看天意。

现在外头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到处都是有关良种的事。有人信,有人不信,不少粮商都打出了自家粮种品质优良的牌子,还有些黑心的,甚至直接就说他们家的粮种就是那高产粮种。

直到中央官府派人肃清,这种乱糟糟的情况才得以遏制。

百姓不明真相,只是道听途说,传言虽然甚嚣尘上,到底没有亲眼所见,也就跟着瞎凑合,大多就看个热闹,真正盯着良种的是那些消息灵通人士。

安王的皇庄同样分布甚广,好在他提前做了安排,在锦城附近购置了不少田庄,其他一些过远的庄子,占据比例不多,他所提出的七成皇庄,已经是能赶上农时的极限,再远,铁定得误不少农时,本就是北方,成熟时间长,如今气候仍然严寒,耽误农时过久,不说收成多少,能不能有收获都还是个未知数。

安王那么多庄子,粮食丰收时,难免被庄子附近的农户看到,这种事无论如何瞒不住。比起季宣和他们,安王才是被骚扰最多的人。谁让他官最大,不烦他烦谁?

当然,能和安王扯上关系的,除了锦安郡少数人之外,就只剩下其他四郡王爷。自己臣下他可以随意应付,其他四郡王爷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一阵扯皮下来,各自得到相对满意的价格,才算分配完良种的份额。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71/7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