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 作者:大风刮过【完结】(69)

2019-05-14  作者|标签:大风刮过

  

  我不得不赞叹道:“贵地的风俗真非同寻常。”

  

  白如锦翻着菜谱,摸摸唇上的短须:“惯了。”

  

  承州离长江不远,又靠着两条河,看样子时常发水。

  

  各点了两个菜后,等上菜的空闲时,白如锦看着窗外络绎不绝的小船筏子又向我闲话道:“承州这地方,到了夏天年年闹涝灾,为了保沿河的另外几个大些的城,还时常拿这里当泄洪的地方用,大家就都惯了,过个十来天水就退了。”

  

  白如锦摸了两颗五香豆嚼,又道:“不过,往年的水都没这么大,顶多淹半个人,就从三年前起,水就特别大。”头往前伸一伸,压低了声音,“人都说,是那个倒霉鬼怀王的冤魂在作祟。”

  

  我怔了怔,道:“不至于吧,怀王和这个地方有何关系。”

  

  白如锦的脖子伸得又长了些,声音越发低:“老弟台,这你就不知道了,我们承州名字里,有个承字,城南又有条郡河。怀王的字,好像就是承浚……”

  

  我干笑两声:“这个……”

  

  白如锦捻着短须稍儿道:“有时候,这种邪门的事情,不能不信。你知道,那位冤鬼怀王,他是个瘸子。结果就是三年前,他死了后不久,这里的水发得特别大,城外有个水伯庙被雷劈倒了。因为犯了个‘跛’字。后来那个水伯庙怎么都重修不起来,等到京城里皇上降旨给怀王修大陵墓,又做法事后。我们这里把水伯庙改成水神庙,才又修了起来。”

  

  我道:“这样说起来是蛮邪乎的。”

  

  恰好此时菜上来,白如锦略停了停,我夹了一筷肉丝,白如锦哧溜灌了杯酒,窗外街道又有一群州府衙役站在船上漂过,白如锦望着一船船的衙役道:“前些时日,汛期将至,知府大人便上报朝廷请款粮,据说今年朝廷派了一位了不得的钦差大人过来治水,可能是快到了,府衙这几天戒备的挺严。”

  

  几年不怎么打听朝廷事,不知道朝中的峥嵘砥柱们有没有变几根,我忍不住问:“是哪位大人,如此大阵仗。”

  

  白如锦举着酒杯,低声道:“据说是工部侍郎云毓,来头够不够大?自从柳丞相引咎辞官后,朝廷中年轻的官除了张屏张大人,哪个还能比得过他?可惜他是云棠的儿子,怀王的冤案,虽然过错几乎是柳丞相扛了,但听说也有他一份。否则柳相辞官后,丞相之位说不定轮不到今天的张大人。”

  

  我握着酒杯呵呵两声。

  

  白如锦摇头:“只是不知道这位大人过来,水会不会越发越大。”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一章。

看,叔他真的没死,叔还去贩卖高丽参了思密达。

那啥,等下的一段时间要更龙缘了,皇叔可能暂时几天不会更新。

还好起码停在一个我觉得不会被扁得太厉害的地方。

皇叔这篇文我一开始写的时候,本来打算拿这章的这段情节做开头滴,但是穿插回忆这种穿着穿着容易凌乱,所以最后还是正叙了,嘿嘿。

这段时间为了把这个情节赶出来更的比较猛。

证明我也是有潜力可挖的吼吼~~

——————

昨天晚上更新脑残了,白大哥的名字打出来两个版,统一成白如锦吧,白如锦比较好听(*^__^*)

36

36、第三十六章 ...

  

  云毓治水,应该是最近几日就来,我在承州大概要呆到八月初,说不定能瞄见一眼,说不定瞄不见。

  

  瞄得见瞄不见都那么回事了。

  

  人生几十个年头还挺长远,云毓也罢,柳桐倚也罢,甚至是启赭,昔日熟人,不一定哪天就会打个照面。怀王早变成了一把灰,埋在京城的墓里,还是许多人看着烧的,料想不会怀疑有诈。如今世上只有商贾赵财。就算打个照面,又能怎样?

  

  不晓得如今当日的那些人都过得如何。

  

  云毓和我那堂侄,啊不,已经不是堂侄了,是圣上,处得还好么。

  

  皇上这两年精神头很足,据说添了好几个皇子。云毓实在可叹,三年前的那事,他全家除了他,都成了罪民,他其实是个孝顺人,保了全家的命,可全家说不定都恨他入骨。看上的人偏偏还是皇帝。

  

  所以说,什么锅配什么盖都是命中注定的,云毓除了启赭,应该没谁降得住,启赭除了云毓,也没谁绑得了。

  

  至于柳桐倚,我听说他辞官回家了,有些歉意。朝廷的一个根梁柱子,算折在我手里。后来,隐隐听说他归隐山野,又有一说他云游去了,想来比在朝廷潇洒随意。他也曾说过,想做个闲散人,这样一想,我心里的歉意少些。

  

  于是,我这次在承州遇见云毓治水,算是上天安排。过了这一回,说不定这辈子还能碰巧碰见几次,也说不定从此见不着了。

  

  在酒楼中吃了饭,白如锦又引我去他家中坐了坐,商谈店铺中的事宜。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69/1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