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长留传+谢长留+番外 作者:菖蒲(凤凰)【完结】(31)

2019-05-10  作者|标签:菖蒲(凤凰)

但是,後来还是在番外里尽量交代了(──早知道还是要写番外,正传就不节约了啊……),还有就是长留之所以可以顺利出宫,其实是因为重华特意派去了应四,交代得比较隐晦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我想重华对长留的了解应该是超过长留所能想象的程度的,这也是後来他敢用裴章的原因吧?

综上所述,就是,这个故事必须前传、正文、番外这样一路读下来才能完全弄明白。

一贯认为文章是为了自娱而非娱人。《谢长留》是自己写得很开心的文章,兴之所至便涂抹几笔,若没有心情就任由它闲置一旁,所以,结构失於零散,很多线索开头提到,後来因为种种原因也就略过不提了。

但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涉及政治或者宫廷斗争的内容。

个人的意见,所谓历史,不是看几本小说,或者二十四史一路看下来就可以了的,要写历史题材没有四五十年的人生历练实在是自取其辱,笑。再者,历史是一个大的轮回。比如,唐,兴於女祸,亦毁於女祸;而,欺人孤儿寡妇者,孤儿寡妇又被欺。一朝一代的历史,也决不是可以与整个大的历史阶段相割裂的。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决不是表面看来的简单,其中因缘有的时候可以追溯上百年,牵涉到的各方势力纠葛与斗争,更是难以想象。所以,我从来是不敢碰这类题材的。

凤凰写文,纯为自娱,亦自有坚持:一坚决清水不碰H,二不肯白烂,三决不弱智低能,四女子当妩媚男子当飒爽,是断不肯写出人妖来的。

有人问:长留为什麽不愿意回去?

其实文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相爱并不一定可以相守,世间多的是身不由己,这样的结局也算是自己的一点感慨吧?!

有大人问是不是对重华的惩罚。我觉得不是。在我个人的观点,重华并没有作错什麽事,男子汉大丈夫难道不该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麽?在他所处的地位,我觉得他所做的正是他该做的。我读金庸,最恨的就是不能嫁郭靖为妻,郭靖为国为民,正是好男儿的典范。打个比方,他难道会为了黄蓉弃襄阳於不顾麽?重华也是如此,就我个人的观点,他若是一味偏袒长留致朝纲不顾,我是看不起的。而那个时候的长留,虽有豪气,但终究并不成熟……

重华的戏份不多,据说甚至不如沈江,笑,这倒是有意为之了。重华是舜名,取名重华,就是寓意明君。由於篇幅所限,也因为不写政治历史宫廷斗争,确实是难以表现的,所以,只好希望借由这个名字可以看到一点点人物风骨。也因为这样,干脆安排写他的地方都淡淡扫过,一点一点的淡墨,把他放在离故事稍远的地方,再借由长留、应四、柳三公子等人的眼睛和舌头来描述他。

最後,“攻受不明”──这一点我是坚决不同意滴!重华是攻,长留是受,多明显?^^

三个番外,各写一人。

重华篇最失败,大约是因为关於他有太多话想说,提笔的时候反而就不知道说什麽了。〈醉笑陪君三万场〉,写应四,我很喜欢她,大约是和我有些相似吧?(汗)柳三篇,本来取名〈千江有水千江月〉,正好和〈十年踪迹十年心〉对应,不过最後还是改作了〈落花时节再逢君〉,一是对游子言,指柳三在落花时节重回江南,再来,就是他心里唯一的愿望,也是各位看官的愿望──在某一年的江南,正逢落花时节,又再见长留……

承蒙各位看官大人不弃,《谢长留》至此正式完结。包括前传《长留传》,正文《谢长留》以及三个番外《醉笑陪君三万场》、《十年踪迹十年心》、《落花时节再逢君》。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31/31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