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归 作者:桃之幺【完结】(22)

2019-04-09  作者|标签:桃之幺 宫廷侯爵 布衣生活

  “殿下!殿下!”一个老太监追得上气不接下气,在后面偷听的人正是碰巧来给母后请安的陆兼。

  “母后为何要去当这个替罪羊?明明父皇他并没有——”陆兼一甩袍袖,手指遥指着河清殿。

  “诶诶诶!”老太监急得直跺脚,“殿下,此话说不得呀。”

  陆兼一张小脸满是怒意:“孤要去找父皇问个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的自称更适合去掉“妾”,自称“臣”,捂脸。

第30章

  八十八、无家事

  “说完了?”陆渊看着陆兼气鼓鼓的小脸。

  陆兼不甘不愿道:“儿臣说完了。”

  “哦,说完了就出去吧。”陆渊点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

  “父皇!”陆兼不敢置信地看着正在看公文的陆渊。

  “太子,你来跟朕对峙,总要拿出点真东西来。”陆渊淡淡地看着他,“你记得你那一r.ì跟朕怎能说的?没有人证物证如何能C_ào率定案?”

  “可……她是我母后!”

  陆渊起身看着已经到自己腰际的儿子:“可她是一国之母,而朕是国君,你口中的另一个当事人是当朝丞相,然后你意有所指的人是大内总管……而你是太子,是储君。”

  陆渊蹲下身子,看着逐渐长开的陆兼,将手掌按在他的头顶,沉声道:“兼儿,皇家无家事,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能影响的是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天下。”

  八十九、帝心忧

  待陆兼离开后,沈言从后面屏风走了进来。

  “刚刚怎么不出来?”陆渊知道他在,沈言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像青C_ào的香气。

  沈言干笑,他一直都在,但是陆兼的话让他不方便出现。

  “吓唬吓唬他怎么了?”陆渊挑起嘴角,一点没有坑儿子的意思。

  沈言无奈,陆渊倒像是个大孩子:“太子还小,而且太子所言非虚……”

  “太子不小了。”陆渊叹了一口气,他拉着沈言的手摆弄着,“朕记得大哥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听朝了。”

  “可太子还未到八岁的生辰。”沈言忍不住提醒他。

  “阿言。”陆渊捉住他的指尖,“朕的大哥……你还有印象吗?”

  沈言抿了抿唇,点了点头。废太子陆玺,骄奢 y- ín 逸,滥杀无辜,最终谋逆失败,被先帝所废,圈禁至死。

  “朕明白你心疼兼儿,朕也知道是朕太心急了。”陆渊揉了揉额角,“可大哥少年时期并非如此,聪慧伶俐,文武双全。他是太子,身边自然名正言顺地聚集着各路能人。当父皇意识到他走歪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想让他改正,可大哥一意孤行认为父皇是在削他权利……最终才酿成了宫变。”

  “阿言,易地而处,朕未必不会变成大哥那样。”陆渊第一次告诉沈言自己的担心,“地位与自身实力一旦失衡,带来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九十、一差事

  时隔四天,陆兼才踏进御书房。

  “儿臣给父皇请安。”

  “免礼。”陆渊这一次停下了手中的笔,认真地看向陆兼。

  “父皇那r.ì所言,儿臣回去想了又想,是儿臣莽撞了,儿臣知错了。”陆兼拱拱手,随后从袖中抽出一沓宣纸呈给了陆渊。

  陆渊看完后,点了点头,至少比之前长进了。

  “朕知道了。”

  “父皇。”陆兼跪了下来,“求父皇善待母后,母后既无争宠之心,也无害……”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沈言还是换了措辞,“也无害人之意。”这其实与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说辞大致相似,只不过这一次带了沉甸甸的证据来。

  “你是怨朕让你母后当了挡箭牌。”陆渊起身,背着手走到了他的面前。

  “儿臣不敢!”陆兼毕竟还小,语气还是难以掩饰地不平。

  “兼儿,你如果要给此事定个x_ing,你觉得是什么?”

  陆兼想了想,大着胆子道:“后宫之争。”

  “你既然能查出来这么多东西,就该知道这不是后宫之争。”

  陆渊将那沓证据递了回去:“你明白朕的x_ing格,在南巡路上你也应该知道了沈言的个x_ing,你的母后你更是最为了解,而岳丞相的行事风格你也应该知道。”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只听宫人的闲言碎语,便不会再来质问朕了。”

  “父皇。”陆兼脸上满是迷茫,“儿臣不明白。”

  “不明白就慢慢看,朕最多再指导你十几年。此事就当作你的第一份差事,不需要你做什么,只需要你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  陆渊最后说的话里有个小彩蛋——

第31章

  九十一、天子诺

  朝野之事瞬息万变,有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让人做应对。陆兼还在苦思冥想之时,三道旨意就砸了下来——

  一是岳承则结党营私,与前兵部尚书徐尉勾结,犯通敌叛国谋逆大罪,凌迟处死。岳家满门五代以内不予录用。通敌柔然粮米一案j_iao由大理寺彻查。

  二是岳承则长女岳氏妄图混淆皇室血脉,又与岳府私通消息,废除其妃位,处鞭刑五十,赐鸩酒一杯。

  三是兵部侍郎王旭与其老师徐尉勾结,现被贬为庶人流放边关。

  三道旨意再次震惊朝野,之前摸不着头脑的众位大人,终于知道晖南王府一案不是结束,是一个开始。

  一时之间人人自危,不仅是前朝,后宫亦是如此。平时花枝招展没事总要去陆渊面前晃两眼的妃嫔们此时都消停了,不停地递消息给自己的娘家,要安分守己莫要连累整个家族。

  就在所有人都夹着尾巴做人之时,陆渊大刀阔斧地对朝堂进行了调整,兵部尚书告老还乡,接任的却是在柔然一战中立了大功,皇上却迟迟没有给予赏赐的大将军薛明。

  这一旨意整个大昱的官场都为之震动,皇上明面上收回了兵权,但却破了祖宗规矩,第一次让将军以文官身份进入朝堂。至此,再也没有人说平武帝重文轻武,过河拆桥。

  从陆渊即位时的大动兵戈,众人一直认为他好大喜功。用时八年,大家才逐渐明白他的风格——雷厉风行却不好杀人,任人唯才不拘一格,待内宽和却不重女色。

  有人认为陆渊没有对岳府满门抄斩已属皇恩浩d_àng,也有人却说陆渊对待丽妃的旨意有些摸不着头脑。

  既然已经打算处死,为何还要行鞭刑?而且行鞭刑又何须放到圣旨上宣读?

  只有一个人最先明白陆渊的用意,看着圣旨的沈言突然想起那一夜陆渊的话,陆渊说——“往后朕疼你。”

  君子一诺值千金,天子一诺重于山。

  九十二、后宫祸

  平武八年的粮米一案震动了整个大昱朝堂足足两年,直到平武九年年末才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至此,整个朝堂已尽在陆渊的掌控之中。

  但是对于沈言来说,平武十年这一年,并不像前两年那般顺遂。

  先是丽妃一案已经被人忘之脑后,朝臣们看着陆渊妃位空缺的后宫蠢蠢欲动。按照大昱的惯例,三年一选秀,这一年已是第三年了。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陆渊驳回了众人的奏折,这其中包括这两年最为他倚重的薛明。

  也有人根本没有上奏,一个是刑部侍郎程煜,另一个则是大理寺卿夏子榆。

  可这二人,其余朝臣皆不敢上前搭话,一个黑脸十棍打不出一个字,一个白脸笑眯眯地坑死你不偿命。最后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头作罢。

  而薛明却是若有所思看着同样上奏被驳回的陆兼。

  所有人都有理由上书,唯独太子没有理由。谁不知道现在陆渊独宠皇后,虽然后宫没有子嗣降生,但是也没见陆渊去过其他嫔妃宫中。

  但陆渊拒绝广开后宫一事终究还是留下了祸端。

  平武十年,夏,皇后中毒。

  九十三、开弓箭

  “沈公公!”

  正急着去处理投毒案的沈言停住了脚步,他看见了正大步向他走来已经十岁的太子殿下。

  “奴才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

  “别。”陆兼一抬手,语带讽刺道,“孤可无福消受。”

  沈言顿住了,意识到这位已经开始听朝的太子殿下并非有事找自己。

  “母后病危你可知道?”

  “奴才知道,所以奴才正在处理此事。”沈言叹了一口气,迟了两年的火气终究还是被陆兼发了出来。

  “那你可知母后为何招致人投毒?”

  沈言抿唇未作声,他没有拿出惯用的一套去敷衍陆兼。他知道陆兼足够聪慧敏锐,就像他也知道此时陆兼不过是明知故问罢了。


加入书架    阅读记录

 22/6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